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
末调研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2014.0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 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读图1所示的甲、乙两幅地图,完成1—2题。
图1
1.与图甲比较,图乙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2.图甲中A城与图乙中B城市的比较,正确的是
A.均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A城市在热带,B城市在温带 C.均位于在非洲 D.B城市位于A城市的西南方向
图2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3—4题。
M 3.R、M两点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
4.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平均坡度最陡的是
图2
A.50~350米 B.380~650米 C.350~450米 D.450~550米 A.① B.② C.③ D.④ 图3为“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图3
5.图示信息说明,北京市
A.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C.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 D.产业结构呈现优化趋势 6.北京市今后应着力发展
A.重化工业 B.加工制造业 C.轻纺工业 D.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省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由 2000年的 12.65m加深到 2008年的 15.57m,年均下降速率 0.36m,这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据此完成7—8题。 7.张北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用水总量急剧增加 D.水资源调出量大于调入量 8.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快土地退化 C.导致土壤盐碱化 D.促进水循环
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据此完成9—10题。 9.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市场 ①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②
B.输出技术
C.降低运费
D.保护环境
10.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上海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②利于环境保护 ③促进产业升级 ④促进市场繁荣 B.①④
C. ③④
D.②③
图4为“亚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66°34′ -10 0 10 ●0 B 23°26′ A ●20 图4 11.影响图中等温线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12.关于A、B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大于10℃ B.A地小于0℃ C.B地小于0℃ D.B地小于A地 图5中的曲线表示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总量随时间变化规律,读图完成13—14题。 13.对三条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人口曲线 ②资源曲线 ③环境污染曲线 B.①人口曲线 ②环境污染曲线 ③资源曲线 C.①资源曲线 ②人口曲线 ③环境污染曲线 D.①环境污染曲线 ②资源曲线 ③人口曲线
14.2000年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天人合一 图6为“2010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5
图6
15.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A.吉安 B.长沙 C.都昌 D.仙桃 16.图示区域洪灾严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多——修建水库 B.地势低平——开挖入海河道 C.围湖造田——退耕还湖 D.上游来水量大——跨流域调水
2018年与202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 700多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图7、图8完成17—18题。
图8
图7
17.俄罗斯河流众多,但航运价值不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径流总量小 C.封冻时间长
B.通航里程短 D.流域内运输需求小
18.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垦殖指数(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都不高,共同原因主要是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工业发达,占用耕地多 D.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
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图9为“我国某城市1980年和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读图完成19—20题。 铁 矿 煤 矿 铝土矿 铜矿 1980年
铁 矿 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煤 矿 铝土矿 铜 矿 水电站 钢铁工业 煤化工 有色金属废热 废气 废渣 铝材铜材 2010年 化工产品 建筑材料 铝铜制品 图9 19.与1980年相比,2010年该地区工业生产优势特征表现为
A.传统工业大量转移,优势消失 B.发展科技,实现循环经济 C.禁止煤炭开采,大力开发水电 D.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0.该城市工业结构变化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有
A.已无环境污染 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资源利用率提高 D.就业岗位明显增加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右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表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表完成21—22题。
3→2 2→2 2→2 3→2 3→3 3→3 1→3 3→3 1→1 1→2
3→3 1→1 1→1 1→4 1→2
3→3 1→3 1→1 1→3 3→2
3→3 2→2 2→2 3→3 1→3
21.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年降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河流径流量变幅增大 D.湖泊水质变好 22.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C.以旅游业为平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图10为“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甲、乙、丙、丁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甲—热带沙漠气候 B.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10
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