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 点燃 SO2?
B.CuO+H2 Δ Cu+H2O
C.CuSO4?2NaOH?Cu(OH)2?Na2SO4 D.Mg+O2【答案】B 【解析】 【分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详解】
A.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O2 点燃 SO2,选项错误;
点燃 MgO2
B. 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CuO+H2 Δ Cu+H2O,选项正确;
C.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CuSO4?2NaOH?Cu(OH)2??Na2SO4,选项错误;
D. 镁燃烧生成氧化镁:2Mg+O2故选B。
2.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点燃 2MgO,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医疗急救过程中,应该给病人提供大量的氧气以供给呼吸。 故选B。
3.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煤的浪费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煤的浪费,故选A。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序号 A B C D A.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HCl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氢气不与硝酸银反应,故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氢气,符合题意;
B、硝酸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虽然除去了硫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和碳酸钠均能溶于水,故无法通过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不符合题意;
D、三氧化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是铁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
物质 H2 NaNO3溶液 NaC1固体 铁粉 B.B
杂质 HC1 Na2SO4 Na2CO3 Fe2O3 C.C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通过足量的AgNO3溶液,干燥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D.D
B.减少氧气的消耗 D.减少酸雨的形成
去了三氧化二铁,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量筒量取液体时应读取凹液面的最低处,故A错误,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且瓶口紧挨试管口,故B错;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空,故C错误;给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用外焰加热。故D正确。 考点:实验的基本操作。
6.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的结构如图所示,甲烷分子(CH4)被包进水分子构成的“笼子”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可燃冰作燃料会大大减弱温室效应 B.“笼子”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 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何存在间隔 D.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第一次押题试卷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