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蚕后期饲养技术要点等
秋蚕饲养由于受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产量往往 很不稳
定,效益难以保证。秋蚕饲养其关键在于抓好秋蚕后 期饲养管理,能显著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通过多年的实践, 我们认为应把好“四关”来抓好秋蚕饲养管理。
、严把温湿关
控制调节好温湿度,确保蚕儿在适温适湿条件下健康发
育,是养好秋蚕的首要措施,秋蚕饲养由于受气候影响比较 大,尤其是遇到低温,连续阴雨的天气。在大蚕后期饲养时
定要保证温湿度,在低温多湿时,可采取加温,多撒干燥 材料的方法,来增加温度,降低湿度,室内养蚕要经常打开 门窗、换气,室外大棚养蚕要注意保温, 尤其是夜晚要保温, 有条件的要采取煤炉升温,保证适温适湿饲养。
、严把桑叶关
对于秋蚕后期用叶,在各龄起蚕阶段一定要选择适熟偏 嫩桑叶饲喂,对于龄中饲喂过老或含水率偏低干燥的桑叶时,
可添加葡萄糖来改善叶质和提高桑叶含水率,也可结合添食 氟哌酸、灭蚕蝇时进行添湿补充水分。
、严把防病关
秋蚕是养蚕中最后一季,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较多,而
且桑园中桑病虫易产生交叉传染,往往会污染部分桑叶。因 此在秋蚕后期饲养过程中要严把防病关,尤其要防细菌病、 僵病和中肠型脓病,从四龄期, 1、3 日要添食氟哌酸或红霉 素,五龄期 1、3、5 日要添食红霉素或氟哌酸以防细菌病, 对室外大棚养蚕,五龄 2、4、6 日要添食 500倍或体喷 300 倍灭蚕蝇,以防蝇蛆为害。如五龄后期遇到低温连阴雨时, 要多撤防僵粉或用漂白粉,灭僵灵等自己现配制的防僵粉, 预防僵病。对发现少量中肠型脓病原体的蚕儿群体要添食漂 白粉,石灰等澄清液或添食脓微灵进行防治,同时要做好养 蚕环境的保洁工作,对蚕沙要及时长期处理,饲养人员进入 蚕室时要先洗手,脚踏石灰,换衣进室,以防外源病菌流入 蚕室,影响蚕儿发育。
四、严把蔟中关
秋蚕后期往往会遭遇寒流,出现温度急降等不良气候,
对室内、室外饲养的秋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上蔟阶段,没 有适宜的温度,蚕儿很难正常上山结茧。因此要特别注意提 高温度,上蔟时,蚕室一定要保持 24 度左右的温度,方能
保证蚕儿正常上山吐丝,蚕茧形成后 24 小时要立即打开门 窗通风换气,上山时要适期上山,先熟先上,后熟后上,先 上高蔟,后上低蔟,方格蔟上山可采取室外预挂,待茧形成 后再移至室内,经过 7 至 8 天,蚕儿化蛹后方可采摘,售蚕 要先熟先采,轻采轻放,保全茧质,硬包装售茧。
(作者单位: 224600 江苏省响水县林业局蚕桑站、小尖 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集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稻田泥鳅的捕捞新法 田养殖的泥鳅,一般在水稻即将黄熟之时捕捞,也可在
水稻收割后进行。 捕捞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 1、网捕法 在 稻谷收割之前,先用三角网设置在稻田排水口,然后排放田 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 水,反复捕捉。 2、排干田水捕捉法 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 把田中鱼沟、鱼溜疏通,将田水排干,使泥鳅随水流入沟、 溜之中,先用抄网抄捕,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 捞起,除掉淤泥,留下泥鳅。天气炎热时可在早晚进行。田内捕剩的部分泥鳅,长江以南地区可留在田中越冬,
中泥土
次年再养;长江以北地区要设法捕尽,可采用翻耕、用水翻 挖或结合犁田进行捕捉。
3、香饵诱捕法 在稻谷收割前后
均可进行。于晴天傍晚时将田水慢慢放干,待第二天傍晚时
再将水缓缓注入坑溜中,使泥鳅集中到鱼坑 (溜 ),然后将预 先炒制好的香饵放入广口麻袋, 沉入鱼坑 (详见池塘捕捞中的 食饵诱捕法)诱捕。此方法在5?7月期间以白天下袋较好, 若在 8月以后则应在傍晚下袋, 第二天日出前取出效果较好。
放袋前一天停食,可提高捕捞效果。如无麻袋,可用旧草席 剪成长 60 厘米、宽 30 厘米,将炒香的米糠、蚕蛹粉与泥土 混合做成面团放入草席内, 中间放些树枝卷起,并将草席两 端扎紧,使草席稍稍隆起。 然后放置田中 再铺放些杂草等,泥鳅会到草席内觅食。 用须笼或鳝笼捕捞。
5、药物驱捕法
部稍露出水面, 4、笼捕法 是采 通常使用的药物为茶
粕 (亦称茶枯、茶饼,是榨油后的残存物, 存放时间不超过
年) ,每亩稻田用量 5? 6公斤。将药物烘烧 3? 5分钟后取出, 趁热捣成粉末,再用清水浸泡透 (手抓成团,松手散开 ), 3? 5 小时后方可使用。将稻田的水放浅至
3 厘米左右,然后在 田的四
角设置鱼巢 (鱼巢用淤泥堆集
而成,巢面堆成斜坡形, 由低到高逐渐高出水面 3? 10 厘米 ),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
而定,巢面一般为脚盆大小,面积 0.5?1 平方米。面积大的 稻田中央也应设置鱼巢。施药宜在傍晚进行。除鱼巢巢面不 施药外,稻田各处须均匀地泼洒药液。施药后至捕捉前不能 注水、排水,也不宜在田中走动。泥鳅一般会在茶粕的作用 纷纷钻进泥堆鱼巢。
施药后的第二天清晨,用田泥围一圈拦鱼巢,将鱼巢围
圈中的水排干,即可挖巢捕捉泥鳅。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可 直接上市,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鳅继续留田养殖。若留田养 殖需注入 5 厘米左右深的新水,有条件的可移至他处暂养,
7 天左右待田中药性消失后,再转入稻田中饲养。此法简便 易行,捕捞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且无污染
(须控制用药
量)。在水温10?25 C时,起捕率可达 90%以上,并且可捕 大留小,均衡上市。但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 先是用茶 粕配制的药液要随配随用;其次是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药
定要均匀地全田泼洒 (鱼巢除外 );此外鱼巢巢面必须高于 水面,并且不能再有高出水面的草、泥堆物。此法捕鳅时间 最好在收割水稻之后,且稻田中无集鱼坑、溜的;若稻田中 有集鱼坑、 溜,则可不在集鱼坑、 溜中施药, 并用木板将坑、 溜围住,以防泥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