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以及实现路径
王剑剑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是因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是更令人担忧的。为了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许多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有很多实际问题成为大学生前进路途上的障碍。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就业、创业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途径,以期保障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7(000)033 【总页数】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实现路径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从19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向大众教育方向发展,进而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招生工作。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999年招生人数高达160万人,相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到2009年,招生人数已经达到629万人,在历史上招生人数首次超过600万;相对比就有,2001年高校毕业生数为115万,到2010年达到631万人。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多数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就业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主要问题是需求与供给不一致[1]。 大学毕业生对于工作也有自主选择权,他们知道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前途以及发展状况,毕业后就业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父母和国家的事情,
更多的是自己的事情。经过大学四年的锻炼与对人生的思考,大学生从思想、认知到心理等方面都渐渐成熟起来了。他们对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追求上拥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2]。在众多的毕业生中,精英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上可以说是没有压力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可以由国家安排或者企业招聘来获取,但是普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存在明显差距,不论是从毕业院校还是毕业学历都存在诸多就业压力,很多人只为一个职位进行竞争的情况愈演愈烈。还有就是因为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毕业生对于毕业后就业地点的选择有所不同,人才需求旺盛、经济发展雄厚的城市是多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选择,而那些本身就来自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为了走出去已经花费了上万的学费,肯定也不愿意回到生源地或者发展不够好的地区就业,这就致使就业人口过于集中,从而引发出结构性矛盾问题[3]。刚走出校园寻找工作机会的大学生,他们还未完全长大,在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选择的时候,他们内心会自相矛盾,犹豫不决,甚至会感觉彷徨。总而言之,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现状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社会对于就业的需求相矛盾的现实。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尽情施展创业的平台已经搭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仍是不容乐观的。以发达国家之首美国为例,美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率达到20%,而近几年我国的就业创业率逐渐下降,也就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比率,致使这样差距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 (一)教育方面错误的认识
1.扩招方面。自1999年我国为了普及教育并开始大规模的招生,相对应的毕业生数量也持续增长。普及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毕业生
的数量猛增导致了就业创业难,大批学生毕业后不能在社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前途,进一步说对我国高校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了经济和社会人力的发展[4]。
2.学历方面。我们传统的思维定式就是高学历代表着高能力,而且许多家长以及用人单位对此也是认同的,认为学历与能力是成正比的[5]。这样的思维就导致了好的单位竞聘者过多,而相对条件低的单位竞聘者寥寥无几。这就要让广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给一个适合自己的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最大价值地发挥自己,为了未来向更好的职位发展打下基础。
3.教育方式方面。我国教育方面仍然是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注重学术方面的教育,却忽略了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这就致使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匹配。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寻找工作的时候会显得与社会所要求的招生层次格格不入[6]。对于毕业生和社会而言总的来说是供大于求,但就实际而言是供不应求,这就提醒在今后的教育方面应该将所学到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才能平衡社会的发展,被社会所需要。
(二)工作经验不足
应试教育仍然是我国目前对于高校普遍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试教育下,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步入社会后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7]。虽然为了让学生多方面共同发展,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技能比赛、演讲比赛等,但是由于缺少教师的加入,导致学生所能学到的都只是肤浅的,也未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这就致使各种活动开展的作用微乎其微。
除了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个学生也通过考取各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