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20% =60×20% =12(人)
优秀人数占的圆心角是90度;若表示获得良好的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72°,则有12人获得良好.
35.【答案】(1)旅游和服装;饮食;教育;(2)5250;4500 【解析】
解:因为旅游和服装所占的面积最大,所以旅游和服装的支出最多,而饮食和教育分别占总体的30%和28%,所以饮食和教育支出相差不大。去年教育支出为4200元,占总体的28%,所以总支出为4200÷28%=15000元,所以旅游和服装支出15000×35%=5250元,饮食支出15000×30%=4500元。 36.【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意义可知圆代表整体,即单位“1”,各个扇形代表部分.
解:绘制扇形统计图时,是把圆看做一个单位“1”,所以所有的百分比之和必须等于1,
37.【答案】总数、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解析】
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由此可知答案。 38.【答案】横,纵 【解析】
解:条形统计图从形式上分为纵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式条形统计图,据此解答。 39.【答案】多少 【解析】
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是能很清晰的看出不同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 40.【答案】相同 【解析】
解:在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的数量是相同的,可以以一当一,也可以以一当二,当五等,据此解答。
41.【答案】(1)甲 (2)乙 28.6 (3)乙 善于思考和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认真观察统计图,从中找出对解题有利的信息。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别计算甲、乙两人在家学习的时间,再作比较。甲在家学习的时间是25+10+25+5=65;乙在家学习的时间是20+15+15+10=60。因为65﹥60,所以甲在家学习的时间多一些。(2)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两条折线,可知虚线比较陡,所以乙的成绩提高的快。要求他第五次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百分之几,实际上是要求90比70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即(90-70)÷70≈28.6%。(3)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可知,甲的思考时间是10,乙的思考时间是15,故乙的思考时间多一些。比较甲、乙两人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时间,可知乙的思考和交流时间较多,所以乙的成绩提高的快,可能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和交流。 42.【答案】扇形,折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折线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具体数目。
根据题意,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信息的特点与规律,扇形统计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折线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具体数目,所以,表示老年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人数与全校教师总人数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表示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43.【答案】4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的应用。
解决此类型的题目可以使用假设法,通过假设总人数,再依据及格人数算出总分及格的总分,据此算出不及格人数的总分,最后算出不及格人数的平均分。用假
设法,假设有40人,40×=30(人),70×40-30×80=400(分),400÷(40-30)=40(分);或70×4-80×3=40(分);也可使用方程解。
44.【答案】112.6 25.9% 9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其运用。要求各地区人数所占的百分比,首先得求出所有地区志愿者申请人的总人数。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百分比。所以总人数应该把各个部分的人数加起来:77.2+29.2+2.2+2.8+0.7+0.2+0.3=112.6万人,其中“京外省区市”志愿者申请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约为29.2÷112.6约等于25.9%,它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约为25.9% ×360约等于93度。 45.【答案】中位数 众数 众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众数、中位数特点的掌握情况。
一般来说,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所以中位数只有一个;而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当有的数据出现次数相同时,众数就有多个,当这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时,就没有众数,所以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 46.【答案】3 3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及应用。 告诉了平均数是4,我们可以用平均数×数据的个数(5个数)来求出这组数据的总和,是4×5=20,然后用20-3-4-7-3=3,所以x是3。然后我们就很容易找到众数是3,中位数得先排序:3、3、3、4、7,然后找到是3。 47.【答案】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3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我们知道折线统计图可以明显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同时条形统计图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但是无法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这题要表示某个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所以首选的是折线统计图,其次就是条形统计图。
48.【答案】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特点的掌握。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所以这题答案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49.【答案】形象具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统计图特点的掌握。
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50.【答案】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但一些分段整理以及动态的数据用数一数的方法就不行了,所以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51.【答案】3m m
【解析】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与求平均数的知识。要先用中间的数m分别表示出前一个数与后一个数是多少,再求出三个数的和,最后用求平均数的公式“平均数=所有数字之和÷数字的个数”。
由于中间一个数是m,并且三个数是连续的,故前一个数就是m-1,后一个数就是m+1,3个数的和就是m-1+m+m+1=3m,3个数的平均数就是3m÷3=m. 52.【答案】(1)32;(2)大风车,新闻联播;(3)焦点访谈,42。
【解析】第(1)小题需要明确把整个圆看作单位“1”,已知的三个项目占总数的68%,则未知的一项所占的百分比为1-68%=32%;第(2)小题以及第(3)小题中“喜欢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少”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扇形面积的大小得出结论;最后一个填空是利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3【答案】故答案为:600;122
【解析】根据统计图可以得知,售出图书最多的是990册,最少的是390册,用990-390=600册。用周三售书的数量减去周四售书的数量,即可求出。即:522-400=122册。
54.【答案】(1)折线;2012;
(2)25; (3)6125.
【解析】解:(1)这是折线统计图,2012年的利润最高; (2)(5000﹣4000)÷4000 =1000÷4000 =25%
(3)5000×(1+25%) =5000×125% =6125(万元)
55.【答案】解:(1)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26℃.
(2)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6分钟;从90℃上升到100℃用了 5分钟. (3)如果继续加热5分钟,水温大约是 100℃. 故答案为26;6;5;100.
【解析】(1)观察此统计图,横轴表示的是加热的时间,纵轴表示的是温度,在时间为0时对应的温度是26摄氏度,由此得出未加热时水温是26摄氏度; (2)90度对应的时间是6分,故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6分钟.100℃对应的时间是11分,11﹣6=5(分).
(3)当水沸腾了以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发生变化.还是100℃.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56.【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57.【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