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美学原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般情形下,美育并不直接传授抽象的知识或道理,而是让受教育者从审美对象中领悟知识和道理。

而智育和德育的基本手段是理性的教导,即运用逻辑方法向受教育者直接传授抽象的知识或道理以使之明了和接受。它们不能说是枯燥乏味的,但至少可以说是不那么轻松愉快的。 2. 融理于感

从其教导方式看,美育具有融理性于感性(感觉和情感)之特性。 美育以欣赏美妙和塑造心灵为主,它基本上是感性的。但美育诉诸的不是单纯感性,而是审美感性,即渗透着理智和意志等理性因素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情感。 而智育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为主,德育以道德劝说和培养德性为主,它们基本上是理性的,其中智育是理论理性的,而德育是实践理性的。 3.潜移默化

从其作用方式看,美育具有潜移默化之特性。

在智育、德育和美育中,智育之生效最快捷,德育之生效次之,而美育之生效最缓慢。

智育是以知识诉诸理智,而理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各类稳定的心理成效中是最快的;

德育是以道理诉诸意志,而意志对道理的信服和接纳显然比理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慢一些;

至于美育则以审美感性诉诸心灵,而整个心灵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 4.尊重个性

就其基本要求而言,美育更加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 美育不对任何特定的群组提出任何普遍的要求,它不会要求受教育者就某个审美对象产生一样的感觉或情感,领悟一样的知识或道理,它也不会要求受教育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达到同样的可衡量的水准。

而智育和德育虽然也讲究因材施教,但它们照顾的不是每个个体的个性,而是特定群组的差异性。就特定的群组而言,智育在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一样的,德育在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方面的要求是一样的,它们根本不会顾及某个人的个体差异而向他提出不同的要求。 5.全面发展

就其根本宗旨而言,美育以人类精神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的心灵使之趋于完美,它涉及的不是人类精神的某个方面,而是包括感觉、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要素在内的人类精神整体。 而智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智力使之更高超,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使之更高尚,它们所涉及的只是人类精神的一个方面。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目的

1.内在的直接目的

·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的审美意识 ·提升其鉴赏能力 ·训练其创作能力 2.内在的间接目的

·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 ·激发其科学创造力 ·促进其德性完善 3.外在的直接目的

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人生态度。这一目的包括: ·培养其崇尚自由、追求超越的精神, ·培养其博爱人类、亲和万物的态度,

·培养其达观洒脱、豁达大度的胸怀, ·培养其执着专注、锐意进取的意志。 4.外在的间接目的

改造现实世界。这一目的包括: ·改善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和世界和平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过程和途径

1.审美教育的过程

审美教育可以贯穿整个人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手段和目的不尽相同。 终生审美教育的过程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胎儿期审美教育 ·婴幼儿期审美教育 ·青少年期审美教育 ·中年期审美教育 ·老年期审美教育 2. 审美教育的途径

审美教育可以在各种场合中通过各种手段进行。 就场合而言,其途径主要有五条: ·家庭审美教育 ·学校审美教育 ·职场审美教育 ·社区审美教育 ·公共审美教育

第八章 审美素质

引言 素质系统中

1. 素质的含义和构成

素质是对人的一切后天的生理的和精神的性能之统称。 它主要由生理素质(或身体素质)、狭义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含哲学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或审美素质]等等)、道德素质、政法素质、人文精神素质构成。

2. 审美素质在素质系统中的定位 审美素质是

·一种精神素质(与生理素质相对),

·一种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政法素质、人文精神素质相对), ·文化素质中一种中介性的素质(介于哲学素质与科学素质之间)。

第一节 审美素质概说

1.审美素质的内涵、结构和类别 (1)内涵

审美素质可以被界定为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获得的,由美学艺术知识、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人生态度四个方面构成的心理品质的总称。 (2)结构

在审美素质的四个要素中, ·美学艺术知识是其基础, ·审美能力是其主体, ·审美人生态度是其目的, ·审美意识是其纽带。

审美意识贯穿在其他要素中,把它们联结起来

(3)类别

从艺术门类角度看,审美素质首先可以被分为:

建筑素质、雕塑素质、绘画素质、音乐素质、文学素质、舞蹈素质、舞台戏剧素质、电影艺术素质、电视艺术素质、电脑艺术素质。

其中,文学素质、音乐素质、绘画素质构成审美素质的主干,

建筑素质、雕塑素质、舞蹈素质、舞台戏剧素质构成审美素质的下端枝桠, 电影艺术素质、电视艺术素质、电脑艺术素质构成审美素质的上部枝桠 2.审美素质的特性

与哲学素质、科学素质等其他文化素质相比,审美素质显现出: (1)独特的形象性 (2)纯粹的亲切性 (3)心灵的完整性 (4)以审美感性为主

第二节 审美素质的要求

1.美学艺术知识的要求

美学艺术知识的要求随人们的目的和职业而异。 就审美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而言,一个人至少应掌握

·美学和主要部门艺术学中的关键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

·美学史和各门主要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刻、舞蹈、舞台戏剧、电影艺术)的历史中的著名人物、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典型形象等方面的知识, 才能被视为具有了基本的美学艺术知识。 2.审美能力的要求

审美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能力,广义的审美能力除审美鉴赏能力之外,还包括艺术创作能力、艺术表演能力、审美评判能力。此处取其广义。

这四种审美能力各有其要求,而每种能力对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就审美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而言,一个人应拥有 ·出色的审美鉴赏能力、 ·良好的审美评判能力、 ·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 ·一定的艺术表演能力。

(3)第三个系列是自我关系系列:自在-自觉-自主-独创,分别对应于审美主体的独立、觉悟、主动、创造四种状态。

(4)第四个系列是物我-人我关系系列:平和-友善-仁爱-天人合一,分别对应于审美心态的恬静、亲和、迷恋、沉醉四种样式。 就审美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而言,一个人在审美人生态度方面应达到其每个系列的第二个层次,即 ·对理想的执著、 ·对境况的自觉、 ·对他人的友善、 ·对生活的乐观。

有一种人生仿佛在地上爬滚, 有一种人生犹如在山上攀登, 有一种人生就像在雾里摸索,

还有一种人生宛若在云中漫行,这就是审美人生。

第三节 审美素质的培养

1.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审美能力中,对于一般人,最重要的是鉴赏能力,其次是创作能力,特别是与生活和劳作相关的创作能力,至于表演能力和评判能力则不必专门加以训练。 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就一般人而言,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中最重要的和最可行的就是鉴赏艺术作品和尝试艺术创作。 (1)鉴赏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包括以下一些步骤: ·首先是了解和选择艺术作品, ·其次是感受和品味艺术作品, ·再次是判断和评议艺术作品。 (2)尝试艺术创作

在尝试艺术创作时,人们应留意以下三件事情: ·以审美眼光打量世界, ·在日常活动中创造,

·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超越。 2.审美意识和审美人生态度的培养 (1)审美意识的培养

审美意识的培养包括改良审美趣味、净化审美态度、变革审美观念和塑造审美理想。

·要改良审美趣味,人们就得多鉴赏高雅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要净化审美态度,人们就得尽可能摆脱生活欲望和日常冲动对审美活动的干扰。 ·要变革审美观念,人们就得经常在审美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审美观念,并及时抛弃那些过时的、反常的和悖理的审美观念。 ·要塑造审美理想,人们就得广泛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属的国家或民族和所处的时代里关于各类审美对象的占主导地位或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审美理想。 (2)审美人生态度的培养

培养审美人生态度是审美素质教育的最高目的。审美人生态度有人生追求、人生情态、自我关系、人我—物我关系四个方面的表征,因此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应当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欲在人生追求方面养成审美人生态度,人们就应当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并矢志不渝和尽己所能地追求之。 ·欲在人生情态方面养成审美人生态度,人们就应当尽可能达观超脱地看待人生的一切得失成败毁誉祸福。 ·欲在自我关系方面养成审美人生态度,人们就应当在一切重大人生事务中独立自主地做出决断并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欲在物我-人我关系方面养成审美人生态度,人们就应当尽可能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和其他一切生命。

美学原理

一般情形下,美育并不直接传授抽象的知识或道理,而是让受教育者从审美对象中领悟知识和道理。而智育和德育的基本手段是理性的教导,即运用逻辑方法向受教育者直接传授抽象的知识或道理以使之明了和接受。它们不能说是枯燥乏味的,但至少可以说是不那么轻松愉快的。2.融理于感从其教导方式看,美育具有融理性于感性(感觉和情感)之特性。美育以欣赏美妙和塑造心灵为主,它基本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mlv9w4aq2i4cx3q5al1oirv327pb00pm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