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品保部测量系统分析(MSA)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系统名称 SYSTEM: 质量管理系统 项 目 ITEM 1 2 3 4 5 6 7 8 BY DATE *

*

*

*

*

*

主 题SUBJECT: 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CPBQQA-08-004 PAGE 1/9 REV E * * * * * 目 录 * * * * * 内 容 DESCRIPTION 目 录 修 订 履 历 目范周职作作附业业属流方文期规的 围 定 责 程 法 件 页 次 1 2 3 3 3 3 3 3 9 9 ISSUEDBY 实施与修订 APPROVED CHECKED PREPARED 系统名称 SYSTEM: 质量管理系统 主 题SUBJECT: 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CPBQQA-08-004 PAGE 1/9 REV E * * * * * 修 订 履 历 * * * * * 版次 A ECN NO. BC-09-00124 新版发行 1. 增加“三 周期规定”。 BC-10-00105 2. 增加“五 作业流程”。 BC-11-00109 修改“五 作业流程” 修 订 项 次 发行日 备 注 原『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2009.08.05 (EB9-NY06-006)作废 2010.04.12 2011.08.04 B C D E 1. 将SOP中“再生性”修改为“重复性” 2. 修改6.2测量系统分析时机 3. 修改GR&R判定标准 4. 修改偏倚分析方法及判定标准 5. 修改线性分析方法及判定标准 BC-13-00069 2013.06.18 6. 修改计数型分析方法及判定标准 7. 增加量具稳定性分析 8. 修改GR&R分析报告、偏倚报告、线性分析报告、计数型量测系统报告 9. 增加稳定性分析报告 1、修改6.8.1.D Gauge R&R之判定 BC-13-00090 2、修改6.8.2.B偏倚之判定基准 3、修改6.8.3.C线性之判定基准 一 目的: *

*

*

*

*

*

系统名称 SYSTEM: 质量管理系统 主 题SUBJECT: 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CPBQQA-08-004 PAGE 1/9 REV E 评估量测系统之量测能力,并以此统计分析结果作为对操作者、量测设备变异状况之改善参考。 二 范围: 适用于PCBG产品事业处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之量测设备。 三 周期规定: 仪器MSA周期同仪器校正周期。 四 职责: 4.1 使用单位:负责资料搜集。 4.2 品保仪校室:负责量测分析及归档。 五 作业流程: 六 作业方法: 6.1 定义: 6.1.1 量测系统构成要素:量具,设备(软、硬件);操作(人员、过程);测试环境;待测试件。 6.1.2 鉴别力:量测系统发现并真实地表示被测特性很小变化的能力。 6.1.3 重复性(Repeatability):又称量具变异,指同一量具,同一位作业者,量测相同零件的相同特性数次所产生测量数据之变异。 6.1.4 再现性(Reproductability):又称作业者变异,指不同作业者使用相同量具量测相同零件之同一特性数次,所得到操作者量测数据平均值间的变异值之差。 6.1.5 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是量具在不同时间,量测相同零件之同一特性所得之变异(在人相同,标准件相同,量测工具相同之条件下,于不同时间点之量测值,其平均值之差)。 6.1.6 偏倚性:是指量测数据的平均值与真值之间差异的程度。 *

*

*

*

*

*

系统名称 SYSTEM: 质量管理系统 主 题SUBJECT: 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CPBQQA-08-004 PAGE 1/9 REV E 6.1.7 量规量测变异的主要来源:人为之判断误差, 量测环境因素(温度,震动等),量规之精密度,量测方法之标准化。 6.1.8 线性:指一项量具对其可能使用的量测范围所得的偏差。 6.1.9 准确度:重复量测的平均值与设定值之差。 6.1.10 精密度:重复量测时,其量测数据差异之程度。 6.1.11 量测系统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6.1.12 全变异GR&R:Gaug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tability。 6.2 量测系统分析时机: 6.2.1 新制品开发小量试产后量产生产前实施。 6.2.2 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 6.3 量测原理: 6.3.1 量测系统读值精度要求是被量测特性公差精度10倍以上。 6.3.2 量测人员已接受合格的训练。 6.3.3 量测仪器被事先校验合格。 6.4 样品要求: 6.4.1 样品应在能代表整体作业范围的制程中有选择地选取(包括超出规格的样品)。 6.4.2 样品之待测特性应为未知,不可采用已知样品(如标准片)进行评估。 6.5 仪器要求: 6.5.1 需做量测系统分析之仪器必须为各厂各课管制计划中所述仪器。 6.5.2 量测仪器应能辨别1/10的制程变化。 6.5.3 确保量测仪器是依照正确的国际认可的最新标准事先被校验合格。 6.6 操作者要求: 6.6.1 每位操作者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训练,能熟练正确地操作量测仪器。 6.6.2 确保每个操作者完全明白量测系统分析的每一个步骤及注意事项。 6.7 GR&R实验方法: 6.7.1 此处采用均值-极差法操作。 6.8 具体步骤:(此处以3人3组为例) 6.8.1 量具再现性与重复性制作方式: A 计算方式使用量具再现性和重复性数据表。 B 数据收集方式: B.1 仪校人员选定3人填入“量具再现性与重复性数据表”,评价人名单内,及按照6.4.1要求选定量测部品10个并编号。 B.2 第一人第一次量测之10个数据,列入量具再现性与重复性数据表内,第二次量测时,仪校人员应将原先之编号更改,并不告知第一人。而仪校人员必须了解,第二次编号与第一次编号之对照性且第二次之编号量测结果必须填入第一次编号内。 B.3 第三次量测方式如第二次,第二、第三人量测方式依第一人之作业。 *

*

*

*

*

*

系统名称 SYSTEM: 质量管理系统 主 题SUBJECT: 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CPBQQA-08-004 PAGE 1/9 REV E C 数据收集的计算方式: C.1 将第1、2及3行的最大数值减少最小数值,将结果记录在第5行、第6、7、8 行作法相同,而将其结果分别记入应为正值。 行及第11、12、13C.2 第5、10及15行之记录应为正值。 C.3 将第5行加总并除以量测零件数,则得第一位作业者的平均全距 Ra,以相同方法。 C.4 将第5、10行及15行的平均值(Ra、Rb、Rc)记录到第17行,将其加总后除以作业人数而得的数值记入R(所有全距的平均值)将R(平均值)记入第19、20行。计算平均值的上下管制界限UCLX、LCLX (A2可由右表查得),若为三次量测则A2=1.02。计算极差值的上下管制界限UCLR、LCLR,若为三次量测D3=0, D4=2.57。 C.5 如有全距超过计算的UCLR,则依原来方法请相同的作业者将相同的零件重测一次,或将其值删除,再依修正过的样本数量重新计算平均值R及管制界限值UCLR。将导致失去管制的特殊原因改正。如果使用先前讨论的管制图法,则此情况已改正且不会在此发生。 C.6 将各行加总(第1.2.3.6.7.8.11.12及13行),将各行的总和除以取样零件数,将此值记录在最右边一列标示为“平均值”处。 C.7 将1.2.3行的平均值加总,并除以量测次数,将其值记录在第4行Xa方格处,以相同方式处理6.7.8行及11.12.13行,而将其值分别记入第9.14行的Xb、Xc处。 C.8 将第4.9.14行的最大、最小平均值记录在第18行的适当位置并计算其并记录在第18行标示为Xdiff处。 C.9 将每个零件的各次量测值加总,除以量测总数(量测次数乘以作业者数),将其结果记入第16之零件平均值处。 C.10 将零件平均值的最大减最小的差记入第16行标示Rp处,Rp是零件平均值的全距。 C.11 将R、Xdiff及Rp的计算值转记在报告表的预留位置。 C.12 执行报告表左边标示为“量测单元分析”的各项计算。 C.13 执行报告表右边标求为“%制程变异”的各项计算。 C.14 分别计算出%EV, %AV, % R&R及%PV等数值。 C.15 检查结果,确认没有错误。 C.16 三个评价人量测值的平均值、极差值绘成平均值管制图及极差管制图。 D Gauge R&R之判定(以%EV, %AV, % R&R的数值来判定)。 D.1 %EV,%AV判定标准。 D.2 数值<10%量测系统很好。 D.3 10%≦数值<20%量测系统可以接受。 *

*

*

*

*

*

品保部测量系统分析(MSA)

系统名称SYSTEM:质量管理系统项目ITEM12345678BYDATE******主题SUBJECT:品保部量测系统分析(MSA)作业规范文件编号DOCUMENTN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j1j2mr5a6tck19hpxv8jj329nz7x003m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