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救规》、《事规》考试题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

号)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道部令第30号)

考试题库

单位: 姓名 分数 时间: 一、 填空题: 1、

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

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2、

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

故四个等级。

3、 故。

4、

因事故死亡、重伤人数7日内发生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变化的,相应改变事一般事故分为:一般A类事故、一般B类事故、一般C类事故、一般D类事

故等级。

5、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立即向邻

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公安机关或者相关单位负责人报告。有关单位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企业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办安全监察值班人员报告,安全监管办安全监察值班人员按规定向安全监管办负责人报告。

1

6、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由铁道部办公厅负责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

并通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有关部门。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或者有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安全监管办应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7、 报。

8、

特别重大事故按《条例》规定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事故报告后,人员伤亡、脱轨辆数、设备损坏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

进行调查。

9、

重大事故由铁道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组长由铁道部负责人或

指定人员担任,安全监察司、运输局、公安局等部门和铁道部派出机构、相关安全监管办等部门(单位)派员参加。

10、 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办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组长由安全监管办负责人或指定人员担任,安全监管办安全监察部门、有关业务处室、公安机关等部门派员参加。

11、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条例》规定由上级机关调查的,原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报告上级机关。

12、 事故调查组在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一般B类以上、重大以下的事故(不含相撞的事故)发生后,应当在12小时内通知相关单位,接受调查。

13、 事故调查组到达后,发生事故的有关单位必须主动汇报事故现场真实情况,并为事故调查提供便利条件。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物证。

14、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2

15、 事故调查组应在下列期限内向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提交《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一)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60日。 (二)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30日。 (三)较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20日。 (四)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10日。

16、 事故调查组形成《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报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同意后,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即告结束。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应在事故调查组工作结束后15日之内,根据事故报告,制作事故认定书,送达相关单位。

17、 一般B类以上、重大以下事故(相撞事故为较大事故)的档案材料,应报铁道部备案(3份)

18、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调查信息。

19、 《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事故赔偿、事故处理以及事故责任追究的依据。 20、 事故责任单位接到《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如有异议,应在7日内向签发《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机关提出重新认定的申请。

21、 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22、 铁路运输企业或相关单位发布的文电,违反法律法规、铁道部规章或铁路相关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定发文电单位责任。

23、 因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定设备管理单位责任。

24、 因产品质量不良造成事故,定产品供应商或制造、检修单位责任;应采用经行政许可或强制认证的产品而采用其他产品的,追究采用单位责任;采购不合格或不达标

3

产品的,追究采购单位责任。

25、 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事故,因防范措施不到位,定责任事故。确属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事故,定非责任事故。

26、 营业线施工中发生责任事故,属工程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定上述相关单位责任;同时追究设备管理单位责任。

27、 已经竣工验收的设备,因质量问题发生责任事故,确属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责任的,定上述相关单位责任;属设备管理不善的,定设备管理单位责任。

28、 涉嫌人为破坏造成的事故,在公安机关确认前,定发生单位责任事故;经公安机关确认属人为破坏原因造成的,定发生单位非责任事故。

29、 因货物装载加固不良造成事故,定货物承运单位责任;

30、 自轮运转设备编入列车因质量不良发生事故时,定设备配属单位责任;过轨检查失职的,定检查单位责任;违规挂运的,定编入或同意放行的单位责任。

31、 因临时租(借)用其他单位的设备设施、人员,发生事故,定使用单位责任。 32、 产权单位委托其他单位维修设备设施,因维修质量不良造成事故,定维修单位责任;产权单位管理不善的,追究其同等责任。

33、 事故发生后,因发生单位未如实提供情况,导致不能查明事故原因和判定责任的,定发生单位责任。

34、 事故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管理的相关设备,设备质量均未超过临修或技术限度时,按事故因果关系进行推断,确定责任单位。

35、 事故调查组未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接受事故调查,不得定有关单位责任。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派员而未派员接受事故调查的,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定责。

36、 铁路作业人员在从事与行车相关的作业过程中,不论作业人员是否在其本职

4

岗位,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纪律,或铁路运输生产设备设施、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或安全管理不善等造成伤亡,定责任事故。具体情形按以下规定办理。

37、 事故发生过程中,作业人员在避险或进行事故抢险时因违章作业再次发生伤亡,应按同一件事故定责;事故过程已终止,在事故救援、抢修、复旧及处理中又发生事故导致伤亡的,按另一件事故定责。

38、 作业人员在工作或间歇时间擅自动用铁路运输设备设施、工具等导致伤亡的,定该作业人员所在单位责任事故,同时追究设备设施配属(或管理)单位的责任。

39、 作业人员因患有职业禁忌症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伤亡的,定该作业人员所在单位责任。

40、 两个及以上铁路运输企业在交叉作业中发生伤亡,定主要责任单位事故;若各方责任均等,定伤亡人员所在单位责任,同时追究其他相关单位责任。若各方责任均等且均有人员伤亡,分别定责任事故。

41、 作业人员发生伤亡,经二级以上医院、急救中心诊断或经法医检验、解剖,证明系因脑溢血、心肌梗塞、猝死等突发性疾病所致,并按事故处理权限得到事故调查组确认的,不定责任事故。医院等级不够的,须经法医进行尸表检验或尸体解剖鉴定。法医尸检或解剖鉴定报告结论不确定的,定责任事故。

42、 作业人员伤亡事故原因不清,或公安机关已立案但尚无明确结论的,定责任事故。暂时不能确定事故性质、责任的,按待定办理。若跨年度仍不能确定或处理时间超过法定期限的,定伤亡人员所在单位责任。在年度统计截止前,该事故已查清并作出与原处理决定相反结论的,可向原处理部门申请更正。

43、 事故当事人违章通过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或者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造成人身伤亡,定事故当事人责任。

5

69iyt18x5i0zn011pbb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