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内)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
A、肯定了大运河的客观作用 B、否认了开凿大运河是隋亡的原因之一 C、揭露了隋亡的本质 D、认为隋炀帝与禹功劳一样大 2、下列朝代都是结束分裂统一国家的政权,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 D、隋朝、元朝、西晋、秦朝
3、肖明要写一篇介绍我国科举制的文章,他收集到的下列资料不正确的是
A、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B、宋朝时,科举制有所发展 C、唐玄宗时诗赋考试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D、明清时,反对八股取士
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大运河开凿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 5、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皇帝住在 A、宫城 B、京城 C、皇城 D、外城 6、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我国古代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开始设置和最后废止的朝代分别是在
A、秦朝、明朝 B、西汉、明朝 C、秦朝、唐朝 D、唐朝、明朝 7、“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 B、《宋书》 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 8、如果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比作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枝叶繁盛的时期应是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9、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安石 10、我们要加大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力度,这是因为
A、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壁画和大量佛经、文书 B、里面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它的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部分洞窟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年代久远 1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2、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14、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15、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16、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北庭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新疆行省
17、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8、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9、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江南长城 20、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明太祖,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1、下列对清代“文字狱”的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从思想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 B、大兴“文字狱”的皇帝是顺治、康熙、雍正 C、“文字狱”是指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罗织罪状 D、“文字狱”的影响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危害同等 22、一位姓秦的杭州县令在瞻仰了岳飞墓后写了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主要表达了
A、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对岳飞的无限崇敬C、对秦桧的无比憎恨 D、对南宋灭亡的叹息 23、“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4、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①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④清朝设立台湾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下列古代工程和建筑在河北或部分在河北境内的是 ①赵州桥②长城③故宫④京杭大运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下列作家创作风格均以“豪迈”为主要特点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苏轼④辛弃疾⑤李清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27、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契丹族 B、女真族 C、畏兀儿族 D、回族 2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29、小林看到一则介绍火药武器在战争中广泛应用的古籍材料,可是它没有注明作者的生活年代,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书的作者最早可能生活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0、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名称,下列称谓不正确的是
A、涿郡 B、燕京 C、临安 D、大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请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填写)
31、指南针在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32、科举制在隋炀帝时正式诞生,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
33、唐太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4、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
35、西藏在唐朝时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三、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8分,第37题8分,第38题9分,共25分) 36、材料一: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3分) (2)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在宋代各达到了怎样的水平?(3分)
(3)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技术?(1分)该印刷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1分) 37、阅读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1分)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1分) (2)宋朝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请写出三个。3分)
(3)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要从成都购进50匹上等丝绸待售,你将选择使用下列哪一种货币进行支付?(1分)为什么?(2分)
你所选择的货币:A、铜钱 B、铁钱 C、交子 ——— ( ) 理由:
38、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结合已学知识,回答:
⑴下面是李华同学未设计完的一幅清朝前期疆域结构图,请你在字母处帮助李华同学补充完整。(友情提示:答案统一写在下方的横线上。)
西北达 A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 B 、库页岛 西跨葱岭
清 朝 东临时太平洋
喜马拉雅山 东南到 C 及其附属 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A: ;(1分)B: ;(1分) C: 。(1分) ⑵结合李华设计的结构图,说一说清朝政府是怎样加强对A、B、C所处边疆地区的管辖。 (相关链接: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 ;(2分)B: ;(2分) C: 。(2分)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 正确选项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请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填写)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三、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8分,第37题8分,第38题9分,共25分) 36、(1) 。(各1分,计3分)
(2)①
。(1分)
②
。(1分)
③
。(1分)
(3) ;(1分) 。(1分) 37、(1) ;(1分)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 。(1分)
(2) 。(各1分,计3分)
(3)你所选择的货币是 。(1分)理由:
。(2分)
38、(1)A: ;(1分)B: ;(1分)
C: 。(1分)
(2)A: ;(2分)B: ;(2分)
C: 。(2分)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