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单选题250题附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单选题250题附答案

201、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C)造成。

A、地裂缝 B、灾后疫情 C、建筑物倒塌 D、飓风

202、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 )表述是错误的? ( C )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 B、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C、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

203、 以下( )方法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 ( C ) A、止血 B、减少细菌感染 C、止痛

204、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C )向国务院报告,不得迟报、缓报、瞒报和漏报。

A 、2小时内 B 、3小时内 C、 4小时内

205、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信息报告极为重要。信息报告的基本原则是“三敏感”和“四早”, “四早”是指(A )

A、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B、早发现,早控制,早报告,早解决 C、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早处置

206、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 )

A、不变 B、增加一倍 C、增加两倍 207、( B )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 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C、防汛抗旱

208、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情况下,选择应急避难场所,妥当的是( A )。 A、在室内遭遇地震时选择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 B、遭遇泥石流时快速跑到山脚下躲避 C、在树林里遭遇雷电时选择大树下躲避 209、( B )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210、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 B )、现场预案。 A、单位预案 B、专项预案 C、个体预案

211、发布( C )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

A、二级、三级 B、三级、四级 C、一级、二级

21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 A )超过临界量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数量等于或者 B、种类等于或者

C、危险度等于或者

21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 ( B )。 A、潜藏着的祸患

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C、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214、下列物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B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农药杀虫剂 215、下列 ( A ) 情况为Ⅱ级应急响应。

A、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 B 、100人以上中毒(重伤) C、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

216、在确定地级启动响应级别条件时,其中有一个重要条件指标是死亡人数,请问一般二级响应时这个指标是( B )。

A、死亡人数为20人以上40人以下 B、死亡人数为20人以上50人以下

C、死亡人数为10人以上40人以下

217、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类Ⅲ级的对应颜色是( A )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218、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 C )。 A、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数量 B、危险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19、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

A. 温度 B. 空气 C. 环境 D. 湿度

220、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B )。 A. 着火点 B. 闪点 C. 燃点 D. 自燃点 221、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B ),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A. 越高 B. 越低 C. 大于45℃ D. 等于45℃ 222、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 C )固体。 A. 易燃 B. 难燃 C. 可燃 D. 不燃 223、下列( C )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A. 粉尘 B. 炸药 C. 钢瓶 D. 炸弹

224、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 B )。 A. 着火点 B. 火灾 C. 爆炸 D. 燃烧

225、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A )。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D. 热传播

226、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 )。(中)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D. 热传播 227、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 C )。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D. 热传播

228、在灭火战斗中,各级指挥员要贯彻( B )的指导思想。 A. 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B. “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C. 先控制、后消灭 D. 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229、“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是灭火战斗中的( A )。

A. 战术原则 B. 指导思想 C. 战术方法 D. 组织指挥原则

230、与破拆目的不一致的是(D)。

A. 形成“隔离带” B. 改变烟气流向 C. 阻止火势蔓延 D. 形成大面积燃烧 231、堵截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基本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堵截战术的是( C ) A. 火势向单个方向蔓延时 B. 火势向多个方向蔓延时

C. 开辟救人通道抢救人命时 D. 多层建筑火灾和大面积、立体火灾

232、分割是将大面积燃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分别部署力量逐个消灭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分割战术的是( D )

A. 大面积易燃建筑密集区、露天堆场或森林、草原火灾时 B. 多层建筑或高大的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 C. 大面积易燃液体流淌火

D. 建(构)筑物或物体内部燃烧时

233、监护是为防止发生意外对火灾现场或作战行动进行监视和守护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监护战术的是( D )

A. 易燃气体泄漏燃烧现场的监护 B.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的监护 C. 火灾现场的监护 D. 自然灾害的监护 234、不是警戒器材的是( B )。

A. 警戒标志杆 B. 方位灯 C. 警戒灯 D. 警戒带

235、火场供水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任务,下面不符合火场供水原则( D )。 A. 就近停靠使用水源 B. 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C. 快速准确,科学合理 D. 掌握辖区水源情况

236、扑救火灾时,扑救选择正确进攻路线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下面不是考虑因素是( B )。

A. 应根据着火对象的特点 B. 火灾调查 C. 火势蔓延方向 D. 作战环境 237、建筑火灾内攻路线的选择错误的是( D )。

A. 敞开楼梯间 B. 封闭楼梯间 C. 防烟楼梯间 D. 客运电梯 238、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内攻路线的选择应是(C)。 A. 地下建筑内进风的安全出入口 B. 扶梯

C. 避难层 D. 选择有利于直攻火点的位置进行 239、火场需要疏散和保护的物资,不应根据(A)来确定。 A. 个人好恶 B. 物资的价值 C. 危险性 D. 重要程度 240、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B)。

A.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B. 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C. 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D. 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241、火场需要照明的部位不正确的(C)。 A. 疏散路线 B. 作战区域

C. 装备器材储存区域 D. 被困人员可能所处的区域

242、室内火灾发生后,局部燃烧形成后,可能会出现情况不包括(A)。 A. 不断释放出可燃气体,便会发生轰燃 B. 以最初着火的可燃物烧尽而终止

C. 因通风不足,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较弱供氧条件的支持,以缓慢的速度维持燃烧

D. 有足够的可燃物,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火灾迅速发展至整个房间。 243、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多,不包括(B)。

A. 内墙门、间隔墙、楼板孔洞 B. 厨房、卫生间

C. 闷顶、外墙窗口 D. 穿越楼板、墙壁的管道和缝隙 244、火灾中,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原因不包含(D)。 A. 冷热骤变和外力冲击 B. 高温作用、爆炸作用 C. 附加荷载 D. 自然灾害 245、不属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D)

A. 易形成立体燃烧 B. 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C. 灭火作战难度大 D. 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容易

246、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蔓延的因素多,不包括(C)。 A. 有火风压、烟囱效应 B. 热对流、热辐射 C. 热传导 D. 爆燃、风力

247、高层建筑人员疏散非常困难的原因不包括(B)。 A. 烟雾扩散影响 B. 客运电梯拥挤 C. 疏散距离影响 D. 人员拥挤影响 248、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A) A. 着火层下一、二层 B. 着火层

C. 着火上层 D. 着火层上一、二层 249、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任务(A)。 A. 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B. 有效进行排烟

C. 有效进行火情侦查 D. 有效进行人员疏散 250、高层建筑火灾战斗力量部署原则(A)。

A. 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 B. 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下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

C. 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着火层下层大于着火层上层。 D. 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着火层。 251、钢结构建筑着火时,(B)是导致建筑发生倒塌的最主要原因。 A. 钢结构的冷热骤变 B. 火场高温

C. 结构应力关系的破坏 D. 建筑物荷载过大 252、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内部侦察错误的是(D) A. 查明被困人员的数量、位置以及受烟火威胁的程度。

B. 查明着火点的位置、火势燃烧的范围、蔓延的主要方向以及对承重钢构件的威胁程度。

C. 查明燃烧部位局部钢构件发生变形倒塌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D. 伸手接触燃烧部位附近的钢构件受热情况

253、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选择进攻路线、确定主攻方向错误的是(B)。

A. 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着火时,消防人员应尽可能选择靠近燃烧部位的出入口进入室内 B. 钢结构高层建筑着火时,应携带器材优先选择消防电梯进行登高;火灾中起阶段,可使用客梯、货梯、观光电梯等进行登高;

C. 单层钢结构厂房着火时,应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出入口作为进攻起点位置 D. 多层钢结构厂房着火时,应首先利用内楼梯登高进攻 254、叙述砖木结构建筑火灾特点错误的是(A)。 A. 伤亡小 B. 火灾荷载大

C. 火势发展蔓延快 D. 易倒塌的

255、扑救大型商场火灾灭火作战难度大的原因错误的是(D)。 A. 战斗展开受限 B. 救人任务艰巨

C. 内攻作战困难 D. 道路狭窄、围观人群多。

256、影剧院火灾易造成大量人员因浓烟毒气造成伤亡,错误的原因(D)。

A. 影剧院内有幕布、窗帘、背景、道具、沙发座椅等化纤织物和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高温烟雾和有毒气体

B. 影剧院一般建筑高大密闭

C. 火灾时产生的浓烟高温不易散出

D. 人流会在短时间内向有限的安全出口迅速聚集,极易出现拥挤、踩踏、堵塞通道等现象

257、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 C )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

A、必须 B、可以 C、应当

258、关于露天堆场的火灾特点错误的是(B)。 A. 堆垛大,储量多;堆垛之间没有防火分隔物 B. 露天堆场很受建筑空间限制

C. 底部有搁栅,空气流通充分,处于完全敞露状态

D. 有火势发展迅猛、燃烧面积大、易形成飞火、扑救时间长、灭火用水量大

259、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B)材料。 A、阻燃 B、 不燃、难燃 C、不燃 260、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火灾特点,不正确的(A)。 A. 燃烧猛烈,不易爆炸 B. 物性各异,火势多变 C. 毒害性大,扑救困难 D. 化学灼伤,危及人体

261、我国有关规范要求,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要小于多少米?(C) A、6米 B、7米 C、9米

262、氨具有强烈刺激性、毒性和可燃性,与空气混合时有爆炸危险,遇高温产生氢气和氮气,浓度达到(B)会爆炸。

A. 1.5%~10% B. 15.7%~27.4% C. 10%~90% D. 20%~80%

263、沸溢的形成原因,以下不正确的是(B)。

A. 油罐发生火灾时,热辐射除向四周扩散外,也加热了液面 B. 油品具有热波特性,温度不下传,高温区域未增厚 C. 油品含有水分或由于灭火时向着火油罐内喷射了水

D. 油品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黏度,水沸腾汽化被油薄膜包围形成油泡沫

264、油罐在一定条件下,不仅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同时原油和重质油由于含有一定的水分,在火灾时,容易发生(A),扩大燃烧面积,造成人员伤亡。

A. 沸溢或喷溅 B. 流淌火 C. 立体燃烧 D. 猛烈燃烧

265、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中,疏散和救助遇险和遇难人员的基本顺序是(A)。 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266、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要求是(A)。 A.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 B. 内攻近战 C. 救人第一 D. 上堵下防

267、在对密闭房间进行排烟时,为防止发生轰燃应采取的措施是(A)。 A. 逐渐开启排烟口,使用开花水枪掩护 B. 先开启进风口,再开启排烟口 C. 先开启排烟口,再用大量水稀释 D. 减少排烟口数量和面积

268、扑救原油罐火灾进攻有利时机是:( A )。(中) A. 沸溢、喷溅之前 B. 沸溢、喷溅之时 C. 局部发生燃烧 D. 灭火剂准备充足 269、消防队要在接警(B)分钟后到达责任区边缘。 A、3 B、 5 C、 7

270、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应( C) A、可计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B、 应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C、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271、具有“热波特性”的油品是( A)。 A. 原油 B. 汽油 C. 柴油 D. 航空煤油

272、火灾时易发生沸溢、喷溅现象的油品是(A )。(易) A. 原油 B. 煤油 C. 柴油 D. 汽油 273、扑救油罐火灾首选灭火剂是( C )。

A. 二氧化碳 B. 水 C. 氟蛋白泡沫 D. 干粉

274、扑救相互毗连的大型商场火灾时,力量部署应以(A)为主,并设立第二道防线。 A. 下风方向 B. 上风方向 C. 重要目标 D. 蔓延方向

275、扑救露天堆垛火灾,保护邻近未燃堆垛时,应用(B)全面覆盖未燃堆垛,降低堆垛表面温度,防止成为新火点。

A. 直流水枪 B. 开花水枪 C. 泡沫管枪 D. 喷雾水枪 276、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 C )。 A. 毒性 B. 比重 C. 浓度 D. 质量

277、当发现有大量毒气扩散,且短时间内难以控制时,消防人员应协同有关部门及时疏散可能遭遇毒气侵害的人员,特别要先疏散毒源( B )受威胁的人员。

A. 上风方向 B. 下风方向 C. 沾染区域 D. 扩散区域

278、扑救有毒区域的火灾,水源的选用、水枪阵地的选择,在不影响火灾扑救效果的前提下,坚持从( A )方向进攻为主的原则。

A. 上风 B. 下风 C. 侧上风 D. 侧下风

279、消防人员在有毒区域进行侦察、排险、灭火等行动时,应以( D )为单位,不可单独行动。

A. 2~3人 B. 分队 C. 班 D. 小组

280、有毒区域是指存在或通过( A )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区域。 A. 燃烧 B. 化学反应 C. 分解 D. 化合反应

281、在扑救列车火灾时,在数节车厢同时起火的情况下,要运用( C )等战术方法灭火。

A. 堵截包围 B. 两侧夹击 C. 确保重点、按轻重缓急 D. 逐节消灭

2020年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单选题250题附答案

2020年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单选题250题附答案201、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C)造成。A、地裂缝B、灾后疫情C、建筑物倒塌D、飓风202、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表述是错误的?(C)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B、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C、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203、以下()方法不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bqc3el9t77xpo5846y5ap1c1kzfj00qg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