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见习教学规范
一.临床见习准备
1.根据临床教学与见习计划、大纲和指导要求,教研室在学院下达见习任务后,组织进行个人和集体备课,确定本学期见习课内容、时间和专职带教老师,填写临床见习授课计划表。 2.临床见习带教应具有主治医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一名教师一次见习带教学生不超过20名。 3.个人备课
(1)见习带教老师需事先填写见习教案、讲稿及制备课件,明确见习的病例、目的、内容、步骤、时间分配及需强调的重点。见习课结束交教研室教学秘书留存。
(2)见习带教教师应参加相关理论课的听课,以保证见习教学与理论课讲授内容的一致性、互补性。 4.集体备课
(1)在教研室主任或教学组长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
(2)对每一次见习课的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共同讨论并详细记录备案,教研室主任审阅并签署意见。 5.病例准备
(1)按照《教学病种收集使用规定》的要求,带教教师应事先确定见习病种、床位,预先准备、熟悉病例。
(2)准备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和教具(如X光片、心电图和教学模具等),可播放录像或准备多媒体课件。
(3)对病人做好思想工作。以保证见习的顺利完成。
6.诊断学实验的带教教师须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外科学总论实验的带教教师须熟练掌握实验用动物解剖。
7.每次见习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及带教教师,应事先明确,通知学生。 8.师生均要穿白衣,戴工作帽、口罩,携带见习用具。注意保护性医疗措施。 二.临床见习过程及要求
见习教学内容应包括临床病史采集、检体示范、相关医学资料展示、病史综合分析讨论、学生分组练习及教师组织病例讨论,分三个阶段:
1.在示教室进行,带教教师检查并记录学生出勤,简要复习见习病种理论授课相应的内容,简短说明本次见习的目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见习方案、病例、程序以及注意事项。 2.教师带领学生在床边问诊和查体
(1)指定一名学生问诊,其他学生点评和补充,教师点评、纠正与指导;
(2)学生代表查体,其他学生点评和补充,教师点评、纠正和指导;或教师示教查体,学生分组分病人见习与操作。 3.示教室讨论
病例讨论应简要的全面分析典型病例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讨论。
(1)学生代表报告病历摘要,其他学生对病历报告和病例特点进行补充和点评,教师点评、纠正与指导,给出正确答案;
(2)对照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结合所选择的具体病例逐段分析与讨论;判断辅助检查的结果,临床意义,启发学生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如何判断预后、观察病情和进行随访。
此阶段教师应不断进行启发、引导、提问,组织讨论、归纳和小结,师生互动,教师答疑,可插入小演习或思考题。并从见习病例扩展开来,顺理成章地传授疾病和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拓展知识面。
(3)临床见习小结:每次见习完毕,教师要对本次见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及小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所见习的内容。 三.临床见习成绩记录
1.见习结束时,学生要根据临床见习要求书写见习报告和病历,按照《临床见习医师书写住院病历检查评分标准》进行仔细修改、作出评语及百分制评分,不合格者应责令其重写,直至合格。
2.带教教师将见习报告、病历批改、考勤成绩记录在“临床见习成绩册”(一式三份)上,教研室、教学办公室、临床医学部各留存一份,作为学生临床见习考核成绩按规定比例记入本学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临床见习报告、病历作为教学管理档案在各教研室保存。教学秘书要做好每次临床见习记录。 四.临床见习质量监控 1.质量评价
(1)教学态度:仪态端庄,精神饱满,授课有激情,准备充分。
(2)教学内容与文件:组织到位,秩序良好,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时间安排合理,使用外文词汇,教学计划、大纲、教案、课件、教材、参考书籍齐全。
(3)教学方法:语言流畅、师生互动有亲和力,规范操作,巩固“三基”,培养技能,教具充分,巧妙答问,纠错总结。
(4)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出勤,主动实践练习,参加问答讨论。
2.医院:教研室、医院教学管理者要定期检查见习报告和病历批改情况,开展临床见习质量评价,及时反馈和解决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每学期将临床见习带教教师的见习质量评价表评价结果报临床医学部。
3.学院:教务处、临床医学部组织教学督导检查组定期进行抽查性听课并检查临床见习报告、病历批改、成绩记录等,了解师生总体见习情况。 五.临床见习注意事项
1.切忌把临床见习课当作理论课的翻版或自习课。 2.避免学生未预习,未使用病历及相关资料。 3.避免见习病例太少或不典型。
4.避免未联系具体病例讲理论,师生互动不够。
临床教学查房规范
教学查房是培养学生观察诊疗病人,提高临床思维、诊断和治疗能力,巩固、深化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实习生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和严格的要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查房准备
1.承担毕业实习任务的临床科室要有计划地安排进行教学查房,每周至少一次。每次:60分钟-90分钟。查房主持人要求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备课:主持教学查房的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撰写教学查房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研室(科室)主任应事先听取查房教师准备情况的简要汇报。对于新任教师,教研室可组织集体备课,给予指导。
3.保证教学查房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查房应提前3天以上确定病例,并通知实习学生。
4.病例准备:教师应事先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典型代表性,或便于对某一症候群进行鉴别分析的病例1-3人。
5.查房教师准备:预先熟悉病情,全面掌握病情的近期演变情况以及疾病相关知识。参考相关专业知识和学科新进展资料。要提前看病人,并取得病人的合作。
6.实习学生准备:查房前实习生要提前熟悉掌握患者当前的病情,掌握病情演变、发展、近期存在的问题,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好病史汇报的准备。
7.查房时各级医师的站位及进出病房顺序:病人右侧从头到脚的方向依次站位为:汇报病历的学生(1名)、管床医师、其他参与教学查房的学生(约5-9名);病人左侧从头到脚的方向依次站位为:教学查房主持人、检查专家、护士长;病人床脚处站立的是随同检查的学院及医院教学管理人员。进出病房时按照职称高低依次进出病房,检查者等最后进出病房。 8.教学查房时,师生须穿着整齐,白衣整洁,戴白帽、口罩,佩戴胸卡;注重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
二.教学查房过程及要求 (一)报告病历
1.教学查房主持人开始教学查房,实习医生将携带的病历及有关辅助检查资料交给教学查房主持人。
2.实习学生向病人问候,简明扼要报告病历,如病情内容对病人可能有不良心理影响,也可在示教室进行,其他学生补充。汇报病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主诉、简要病史体征、入院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案等,住院后病情变化、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疗效果。
3.管床医师补充汇报:重点补充近期病情演变以及实习生汇报中遗漏的情况。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4.查房主持人核实汇报内容:根据实习生和管床医师报告病历中的不足补充询问,进一步了解、掌握病情。查房主持人应引导学生掌握报告病历的要领并予以讲评。 (二)检查病人
1.由学生做体检操作,可由管床实习学生全部完成或几名学生分别完成各部位的检查,主要是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体检。学生边操作边叙述查体内容及结果,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2.查房主持人示范对患者进行重点查体,验证学生的查体结果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结合病情进行规范的操作示范,引导学生注意所查病例重要阳性体征及其在病程演进中的变化。示范时站在病人右侧,示范完毕后再回到原位。检查过程中注意手法规。
在教学查房中,教师应言传身教,关爱病人,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
风。
(三)分析讨论
1.查房主持人分析讲解,针对病例展开启发引导式讨论
回到示教室,围绕教学查房的目的,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包括病史、重要辅助检查、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医嘱的格式、内容和依据的逐段剖析。适当结合医学前沿的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眼界。学生应参与提问、回答甚至辩论,通过问答、分析、讲解、讨论、点评、小结,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
2.查房主持人布置2-3道相关思考题及前沿参考文献。思考题可课后思考,也可当堂讨论。 3.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实习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由带教教师综合查房全过程,总结归纳应掌握的内容,对在报告病历、查体、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 4.查房记录 :教研室要做好教学查房记录,并归档保存。 三.教学查房质量监控
1.教学准备:师生均熟悉患者病情,准备必要的相关材料,撰写查房教案,制作相应课件,选择病例符合大纲要求。
2.计划目标:重视“三基”的培训,掌握、熟悉、了解内容要求,层次分明。
3.查体指导规范,及时纠错,结合病例综合分析资料,正确诊治。善于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主动性,培养临床思维,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和收获。 四.教学查房注意事项
1.切忌把教学查房当作小讲课、临床查房、见习带教或病例讨论。 2.避免学生未复习病人病情和相关疾病知识。 3.避免脱离病人病情大讲理论,师生互动不够。
诊断、治疗、预后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实习生学习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
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实施以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媒体,知识为客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包括典型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一般每月安排1-2次。 一.病例讨论准备
1.教研室(科室)应将临床病例讨论安排列入教学实习计划,记录实施情况,对于新担任此项工作人员,教研室应给予指导,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示范性观摩教学。 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典型病例
(1)病情较复杂曲折的常见病,或是较疑难的少见病,如果病情简单,让人一看病历摘要就知道是什么病,就失去了要讨论的意义。
(2)一定要有明确的诊断,若是临床病例讨论,则要有活体组织检查材料或者其它临床确诊依据;如果是临床病理讨论,要有病理诊断。 3.教师要写好病历摘要
(1)要求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可单发资料或用课件显示。 (2)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3)体格检查的重要阴性结果应该写出,以备在讨论时鉴别诊断参考。为了引导思维,对
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
(4)如同时存在多种疾病,每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均应描述,以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讨论的难度。
4.教学病例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应选择典型、疑难或死亡病例中有助于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病例。凡属实习生经管病人的病例讨论,实习学生事先必须分工作好资料准备,,由学生针对讨论重点进行问诊、查体和查阅资料,围绕讨论要点,提出具有针对性讨论依据(包括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要点所涉及其它相关知识。 二.病例讨论过程
1.临床病例讨论主持人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教师承担。
2.主持人向学生介绍整体病例资料,提出讨论重点,可是一个或几个。 3由学生针对讨论要点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疑点。 4.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或疑点进行点评答疑。
5在讨论中按教学意图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组织学生分别讨论。
6.讨论的问题给予总结,讨论结束后,实习生应根据讨论情况,复习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
7.讨论全过程应有书面记录,由教学秘书全面总结讨论情况,形成文字材料,入教学档案。 三.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时要有深入分析,全面综合,实事求是的对待客观临床资料
2.一般采用鉴别法。先提出临床表现的临床特点,后提出一些可能的疾病作为鉴别对象相互比较,根据疾病的共性和个性进行鉴别.
3.注意发现疾病的特殊病征,不要忽视某些重要的阴性所见,对否定某些疾病、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有帮助。
4.疾病的临床表现尽量用一个疾病去解释多种临床表现,这样就可以减少误诊。如证实确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也应实事求是,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5.发扬争鸣精神,要求参加讨论者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对诊治的看法,组织者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如何开动思维,提出问题,诊断才能越辩越清楚。 四.临床病例讨论质量监控 1.实事求是对待临床资料。
2.选出鉴别疾病,以发病率和疾病谱选择诊断。 3.发现疾病的特殊病征、重要阳性所见起鉴别作用。 4.临床表现一元解释,讨论、发言结合文献。 5.发扬争鸣辩论精神。 五.注意事项
切忌把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当作医疗病例讨论、大会诊或讲大课。
临床小讲座规范
毕业实习小讲座是专门为毕业实习学生组织安排的讲座,主要是为了扩展学生的思路,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