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区域经济学》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 学院期末考试卷 《 区域经济学 》 学号:201121050153 : 康 班级: 2011级经济班 成绩: 评语: 装 考试题目:飞地经济模式 考试形式:学术论文(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 要求: 符合当前经济热点,论点鲜明,论据确凿,有一定实用价值;结构严谨,逻辑合理,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订 线 .

.

飞地经济模式

摘要:飞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将政治意义上的飞地概念引入到经济领域,分析两个区域在资源禀赋和发展差异较大的背景下两者如何各取所长,达到双赢的一种发展模式。本文从飞地经济理论产生背景及其理论渊源出发,通过分析其基本特征和产生条件进而揭示出飞地经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飞地 飞地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聚集效应

一、飞地经济产生背景及原因 1、背景

飞地经济”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与原来区域在空间上相分离,容上相互联系的地区。具体而言就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飞地经济”并非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区域协作形式,早在十五世纪欧洲进行殖民掠夺时就已产生,只是当时没有“飞地经济”这一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史足以说明这一点,可以说西方殖义者是最早“飞地经济”的实践者。我国地最早出现“飞地经济”这一经济术语始于2004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20多年,主导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并存。东部沿海的经济高速发展与“塌陷的”中部、落后的西部以及背着“包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巨大反差。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这使得沿海城市或区域成为国外企业的海外飞地,飞地的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不长,在一定程度上与地经济缺乏密切联系,同时还频频遭到国外对华的贸易报复,最终给当地及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原因分析

按飞地形成的原因,可分为:

(1)集约用地型。该类型是“飞地经济”模式的最早表现形式,以市永泰县建立马洋工业集中区为代表。它不仅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更是探寻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

(2)优势互补型。该类型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能够达到双赢。典型案例如市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的合作。 (3)产业梯度转移型。该类型中,飞入地主要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往往飞出地具有雄厚的

.

. 资金优势、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但由于飞出地商务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有一部分产业需要外迁,此时飞地经济工业园成为首选之地。转出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基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飞入地的成本优势。

二、飞地经济的理论渊源

飞地概念主要是建立在“增长极”理论和飞地及飞地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曾经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Polesofgrowth)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并经过其他几位如罗德文、布德维尔等经济学家完善而成。“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或大城市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

具有规模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通过具有‘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进而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增长极强调要与整个区域之间都建立起一种和谐地适宜于经济成长机制与环境。如果周围地域的技术力量、地方市场及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严重滞后,且没有成熟的产业体系,那么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扩散效应所形成的乘数效应就难以在区实现,并有可能使增长极成为地域经济中的‘飞地’或‘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地域经济的成长。”这是区域经济学在关于增长极论述中对飞地概念最直接的表述。

2、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比较优势是同区际贸易、区域分工密切相关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不同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益存在差异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区域间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差异;二是区域间外部经济的差异。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解决了一个子系统在大系统中如何定位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和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区域之间不同的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利用比较优势来发展自己,专注优势产业的发展,每一子系统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发挥了自己的这种比较优势,才能在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飞地经济理论

1、飞地的含义“飞地”有多种含义,其经济含义是指一个在经济结构、经济作物、经济状态都与周围不同的一小块经济区域。可以称为土地“飞地”、作物“飞地”或经济“飞地”。

2、飞地经济城市经济学家认为,飞地经济是与飞地本身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比较优势和产业关联与飞地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论的综合运用。飞地经济是与某一特定的飞地有着密切联系,部具有不同的经济形态,具体地说,飞地经济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模式,它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整批输出项目,而另一些偏远的不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提供生产要素交由前者管理,产生的利税以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共享,进而实现地区间发展的双赢目的。同时,这种发展模式也是区域之间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结果,其优势在于可以绕过行政区划壁垒,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同时有效避免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飞地经济发展的最后结果必然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飞出地”和“飞入地”具有以下基本

.

.

特征:

(1)发展空间的分离性两地在空间的分离性,即两地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区位环境的限制,飞出地在规模扩展时无法选择在原区所在地进行扩,只能寻找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地区进行合作,从而出现两者空间上的分离。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城南发展受到局限,进而在毗邻郫县的金牛区里划出专有的地方设立高新西区。

(2)环境差异性由于“飞入地”和“飞出地”处于不同的行政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造成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区域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可能造成两地人文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3)优势互补性在选择新的发展空间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资源禀赋、经济潜力、社会环境和政策等等,以充分做到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拓展空间、降低成本。因此,“飞入地”必然与“飞出地”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使两地能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产生互补,促进两地的共生、共赢、共荣。

(4)产业关联性飞出地在进行规模扩的时候,必然不会脱离原有的特色和产业优势,它必然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重点,进而发挥其管理优势和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考虑到区位因素,开发区一般会对“飞入地”进行原有产业的延伸和转移,“飞出地”着重从事研发、设计等附加值较大、辐射力较强的产业分工环节“,飞入地”则致力于制造环节,从而在区域之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飞地经济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飞地经济”模式有着不同的分类。

1、按飞地建设的投入方式,可分为:(1)飞出地投资型,即由飞出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2)飞入地投资型,即由飞入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3)两地共投型,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基础建设投入。

2、按飞地工业基地的管理方式,可分为:(1)飞入地管理型,对工业基地进行属地化管理。优点是管理方熟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形成对企业服务的不连续性,没能有效利用飞出地的管理经验。(2)飞出地管理型,由飞出地派遣管理团队对基地进行管理,对企业进行服务。优点是保证了服务、政策的连续性,使企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缺点是管理方需要时间来理解当地经济文化环境。(3)两地共管型,设立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机制,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双方共同派驻人员。这样既能保证基地服务管理的延续性,又能充分利用飞入地的资源。

3、但按飞地形成的原因,可分为:(1)集约用地型。该类型是“飞地经济”模式的最早表现形式,以市永泰县建立马洋工业集中区为代表。它不仅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更是探寻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2)优势互补型。该类型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能够达到双赢。典型案例如市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的合作。(3)产业梯度转移型。该类型中,飞入地主要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往往飞出地具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但由于飞出地商务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有一部分产业需要外迁,此时飞

.

.

地经济工业园成为首选之地。转出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基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飞入地的成本优势。

五、飞地经济模式的现实探索——“飞地经济”的三个成功实例 1、市永泰县发展“飞地经济” 实现集约用地 (1)相关背景

2001年8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在永泰县调研时发现,永泰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不发展工业就没有出路,而在山区搞工业,如果不集中就引不来项目,更谈不上效益。于是,他提出了在永泰县城关建工业集中区的想法———马洋工业集中区,规定永泰县境各乡镇引来的项目都得安排在该集中区。

(2)合作方式

“飞地工业”与其载体工业基地关系处理方面。要求引进的项目必须符合工业基地的产业、功能定位;基地日常管理由基地管理机构统一进行;基地以优惠和地价提供土地,减免多项建设收费;基地所有飞地企业享受基地税收优惠的同等待遇。

有关政绩考核的指标统计归属方面。对引进的落地项目形成的引资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全部归属引资县(市、区)或乡镇,据此享受考核奖励。

有关税收分成方面。在市属工业区中落地的新办项目,引进投资的县(市、区)与项目落地区实行7:3 分成,其中,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的项目,三年市财政不参与分成,第四年开始按市、区财政规定的体制进行分成,对隶属四城区的原工业企业迁入各工业区的项目,除保底基数外,增收部分实行与各工业区7:3分成。税收分成的具体操作上,税收先实行属地征收,年终通过财政结算办法进行划转。 [合作结果]

通过飞地经济模式,使永昌县的飞入飞出地双方取得了如下成效:(1)集约用地,扩大了工业基地的相对规模;(2 )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3)加快飞入地城镇化建设;(4)扶贫帮困新思路———给贫困地区在较好的地区取得一定的厂房,用于发展经济。

2、 市长海县与普兰店市——资源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1)相关背景

市长海县以海洋捕捞业、海水增养殖业和苗种业为主体。渔业既是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但由于长海县地理位置特殊,淡水资源匮乏,交通瓶颈制约,以及对外不开放等因素,致使海岛丰富的资源优势始终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而与之一海相隔的普兰店市南接,北通,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但其经济落后,海岸线一带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2)合作方式

长海县在普兰店市皮口镇规划出8平方公里皮口临港工业区,并采用一次买断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形式,在其中购买了4平方公里土地,成立了长海(皮口)渔业加工区。加工区主要规划为三个区域:一是海洋科技、产品研发区;二是海产品深加工区;三是物流及综合服务区。此举充分发挥了长海县的渔业潜能,并利用普兰店市的交通便利,达到了双赢。

.

《区域经济学》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经济学院期末考试卷《区域经济学》学号:201121050153:康班级:2011级经济班成绩:评语:装考试题目:飞地经济模式考试形式:学术论文(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要求:符合当前经济热点,论点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8v50ty3m37lyd0yjbf83hrt8bf8q008q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