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初三数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三数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 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22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bx+c=0 (a≠0)时,Δ=b-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Δ≥0 <=>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2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当ax+bx+c=0 (a≠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1)x1,2?b?b2?4acb?;(2)x1?x2??,2aa2

2

x1x2?c. a※ 5.当ax+bx+c=0 (a≠0) 时,有以下等价命题:

bc2

(以下等价关系要求会用公式 x1?x2??,x1x2?;Δ=b-4ac 分析,不要求背记)

aab(1)两根互为相反数 ? ?= 0且Δ≥0 ? b = 0且Δ≥0;

ac(2)两根互为倒数 ? =1且Δ≥0 ? a = c且Δ≥0;

acb(3)只有一个零根 ? = 0且?≠0 ? c = 0且b≠0;

aacb(4)有两个零根 ? = 0且?= 0 ? c = 0且b=0;

aac(5)至少有一个零根 ? =0 ? c=0;

ac(6)两根异号 ? <0 ? a、c异号;

acb(7)两根异号,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 <0且?>0? a、c异号且a、b异号;

aacb(8)两根异号,负根绝对值大于正根绝对值? <0且?<0? a、c异号且a、b同号;

aacb(9)有两个正根 ? >0,?>0且Δ≥0 ? a、c同号, a、b异号且Δ≥0;

aacb(10)有两个负根 ? >0,?<0且Δ≥0 ? a、c同号, a、b同号且Δ≥0.

aa6.求根法因式分解二次三项式公式:注意:当Δ< 0时,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

??b?b2?4ac?ax+bx+c=a(x-x1)(x-x2) 或 ax+bx+c=ax??2a?2

2

2????x??b?b?4ac??2a????. ??7.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2

x-(x1+x2)x + x1x2 = 0. 注意:所求出方程的系数应化为整数. 8.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2

(1) 第一年为 a ,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

(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 第三年=第三年 或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9.分式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法两边同乘最简验增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原方程的每个分母),值?0.公分母(2)换元法凑元,设元,验增根代入原方程每个分母,值?0.

换元.10.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方程组中含有一个二元一次方程;(2)分解降次法???方程组中含有能分解为(?(1)(2)?0(3)注意:应分组为?(3)(4)?0?())?0的方程;

?(1)?0?(2)?0?(1)?0?(2)?0.????(3)?0(4)?0(4)?0(3)?0????※11.几个常见转化:

22222(1)x1?x22?(x1?x2)?2x1x2;(x1?x2)?(x1?x2)?4x1x2;x?12?(x?)?2;2xx

11或x?2?(x?)2?2;xx21?(x?x)2?(x?x)2?4xx(x1?x2)?121212x1?x2??;22(x1?x2)???(x1?x2)??(x1?x2)?4x1x2(2)x1?x2??1.分类为x1?x2?2和x1?x2??2 ; ?2??2?2.两边平方为(x?x)?412?x14x14?(1)分类为?和??16?x23x23(或2?)?? ;

9x2?(2)两边平方一般不用,因为增加次数.?2x1(3)x14?x23(4)如x1?sinA,2可推出x1?x22?1.x2?sinB且?A??B?90?时,由公式sin2A?cos2A?1,cosA?sinB注意隐含条件:x1?0,x2?0.(5)x1,x2若为几何图形中线段长时,可利用图形中的相等关系(例如几何定理,相似形,面积等式,公式)推导出含有x1,x2的关系式.注意隐含条件:x1?0,x2?0.

(6)如题目中给出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比例式、等积式等条件,可把它们转化为某

些线段的比,并且引入“辅助未知元k”.(7)方程个数等于未知数个数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解三角形

1.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ΔABC中,如∠C=90°,那么

对a对bsinA=?; cosA=?;

斜c斜ctanA=

邻b对a?. ?; cotA=

对a邻bBacCbA2.余角三角函数关系 ------ “正余互化公式” 如∠A+∠B=90°, 那么:

sinA=cosB; cosA=sinB; tanA=cotB; cotA=tanB. 3.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sinAcosA ※ cotA= cosAsinA4. 函数的增减性:在锐角的条件下,正弦,正切函数随角的增大,函数值增大;余弦,余切函数随角的增大,函数值

反而减小.

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图:这是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通过设k, 它可以推出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函数 值,要熟练记忆它们.

sinA+cosA =1; tanA·cotA =1. ※ tanA=

2

2

∠A sinA cosA tanA cotA 0° 0 1 0 30° 45°2 22 21 60° 90°

A 60° 1 232 1 3 2 0 1 23 KCA 2K30° 3KB3 33 不存在 KC2K 45° 不存在 1 0 3 3※ 6. 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在0° 90°时.

正弦函数值范围:0 1; 余弦函数值范围: 1 0;

正切函数值范围:0 无穷大; 余切函数值范围:无穷大 0.

7.解直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中的五个元素,可以“知二可求三”,但“知二”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是边.

※ 8. 关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公式: Rt△ABC中: 若∠C=90°,

KBa?b?cc;R??mc.r:内切圆半径,R:外接圆半径,mc:斜边上中线. 229.坡度: i = 1:m = h/l = tanα; 坡角: α.

i=1:m10. 方位角: h北北偏西30a l

南偏东70

11.仰角与俯角:

仰角铅垂线 水平线俯角

12.解斜三角形:已知“SAS” “SSS” “ASA” “AAS” 条件的任意三角形都可以经过“斜化直”求出其余的边和

角.

※ 13.解符合“SSA”条件的三角形:若三角形存在且符合“SSA”条件,则可分三种情况:(1)∠A≥90°,图形唯

一可解; (2) ∠A<90°,∠A的对边大于或等于它的已知邻边,图形唯一可解;(3)∠A<90°,∠A的对边小于它的已知邻边,图形分两类可解. 14.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 (1)“斜化直,一般化特殊” ------- 加辅助线的依据; (2)合理设“辅助元k”,并利用k进一步转化是分析三角形问题的常用方法-------转化思想;

(3)三角函数的定义,几何定理,公式,相似形等都存在着大量的相等关系,利用其列方程(或方程组)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方程思想. r?函数及其图象

一 函数基本概念

1.函数定义:设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对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 2.相同函数三个条件:(1)自变量范围相同;(2)函数值范围相同;(3)相同的自变量值所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

2 2

※3. 函数的确定:对于 y=kx(k≠0), 如x是自变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如x是自变量,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

y-- ++ +x

人教版初三数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初三数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0时,ax+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b、c;其中a、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8ylx7wedi3sk4u09qt56trx0171wu00ey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