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02 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习作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但是,一到作文课教学时,教师教学起来费时又费力,教学效果甚微。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又能把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还能写出自己内心最深、最真的感受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做某件事的兴趣,做起事来往往会事半功倍。写作更是这样,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写作的误解和盲从。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带着对体验到的事物的直观感受进行写作,这样的作文才能体现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对自己所了解和喜好的事物进行作文,争取在每一次布置作文前,创设生动的情境,多提供素材进行教学。例如,我让学生帮助低年级同学打扫卫生,学生争先恐后,有的拿扫帚,有的拿抹
布,有的提水桶。在劳动中,男同学提水,女同学拖地板,矮的同学扫地,高的同学擦窗子等。通过这次集体活动,我对全体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并要求学生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写出来。学生在写作中,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得具体,还写出了做好人好事的乐趣,并且在写作的思想上得到提高。因此,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懂得作文是自身对日常生活学习的感悟,进而爱上作文,乐于作文。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读和写是不能分开的。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并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去分析、理解课文,让学生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重点是什么。例如,我在教授课文时,往往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课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了什么来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加以引导、点拨,最后学生归纳。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路,启发学生在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三、培养学生多读多写,积累丰富的语言和词汇
众所周知,提高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学生注重素材和字词的积累,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学习和借鉴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精妙词语为我所用。此外,在多读的基础上,更要多思多想,然后多写,达到练笔的效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要达到多写的目的,教师就应该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用心去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把好的词汇抄摘下来。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和积累,写出的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多彩,写作的速度才会提高。因此,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写日记,多写读后感。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写作文交给教师,然后教师批改,再返还给学生,学生得到作文本后,看都不看就装到书包里。这样的作文,即使写得再多,写作能力也很难提高。其实,修改作文本来就是写作的一部分,只会写而不会改,最多说作文才学会了一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在每次写好作文后,一定要认真地念一念,如发现有不妥的地方要修改,改过之后,再念,再改。只有这样做,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明显提高。
五、加强作文练习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