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施工—管道安装—阀门井工程—变电器房工程——蓄水池工程——恢复及移交工程。 2.3
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
2.3.1 测量定位
一、施工测量:
我项目部将组建一个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测量组。测量组设组长1名,测工1名。测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施工测量工作。
<一>、测量工作组织及人员职责如下: (1)、项目部测量职责
对测量规范及测量文件充分学习掌握,并依此制定项目部针对工程的具体测量方案。领导项目部的测量工作,对具体工作实行监督指导。制定项目部测量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并贯彻检查落实。
(2)、测工测量职责
接受项目部的领导,认真学习测量知识、施工图纸及调解出工程测量方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具体操作,直接为现场提供服务,对自己所从事的测量工作负责。
<二>、测量施工:
(1)、接桩、布置轴线及高程控制桩
进场后,立即进行由业主提供的工程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接桩任务,并布置场区内的平面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并以适当的比例绘制成图。
场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线,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并设立红色警示牌,提醒车辆及行人注意。
(2)、原始地形、地貌测量
测量接桩后,立即进行本工程范围内原始地貌的测量工作,详细掌握现有设施等的位置、标高,并绘制出详细的成果图,为以后土方施工等提供依据。
(3)、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①管道施工过程中要依照施工图纸,认真钉出管道中心轴线及管道流水面的高程线。
②管线沿线管槽的定位、定线均按设计院给定的位置确定。以采取整体放线,统一开挖。以统筹调整施工中遇到的地上、地下障碍。
③放线前,应对路由地形及高程进行测量,发现误差较大时,通知建设单位及设计院,进行调整修改。
④放线前应结合管线综合图,对管线关键点坐标及高程进行测量复核,经复核关键点无误再进行放线。
⑤根据业主提供的桩点位置及测量控制点,每100m引测一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须经闭合后方可使用。业主提供的桩点,施工现场测量人员应作好栓桩,临时水准点应放在附近建筑物上或牢固的桩上。
⑥管网工程施工定线测量满足以下要求:
主干线起点、终点,中间各转角点在地面上定位;管网中的地下检查小室在管线定位后,用钢尺丈量的方法定位。
⑦直线段上中线桩位的间距不大于50m,根据地形和条件,可适当加桩。 ⑧管线定线完成后,点位按顺序编号,对主要的中线桩进行加固或安放标识,并做好拴桩和记录。
⑨管网转角点与附近永久性工程相连。在永久性工程上标志点位,对控制点的座标进行记录。
<三>、竣工测量:
项目部根据施工进度委托有竣工测量资质的单位进行本工程的竣工测量,并将有关竣工测量单位情况报工程师。竣工测量单位进入施工现场后,项目部测量组与其密切配合,按相关竣工测量的程序,使竣工测量有序进行,尽早完成。
<四>、测量过程中与工程师的配合:
测量前向工程师提供本工程所用测量仪器的年检证、合格证及仪器清单,在测量过程中做好与工程师的配合工作,认真听取工程师对测量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将布设好的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资料,报工程师审批,并邀请其到现场进行实地核测,得到批准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对需要报工程师进行复核的工序或部位,认真填报有关表格,及时上报。施工过程中随时接受工程师的复核及日常检查。
需要工程师核验的测量工作,在测量开始前48小时,及时通知本工程工程师,以便其在场检查。
2.3.2 提灌站进水孔道竖井工程施工
一、竖井开挖: <1>施工准备:
1、竖井中线已经弹放在锁口冠梁上,高程控制点已引测至基坑四周易测处; 2、潜水水泵等抽排水设施已备齐,排水明沟、集水井等各项防雨措施已到位; 3、机械设备已进场,作业队伍准备就绪;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严禁超挖;施工场地应安装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在基坑周边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2>操作工艺及方法:
竖井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垂直提升系统出碴。开挖时人工将碴土装运入提升土斗,提升架电葫芦提升至井口外,水平运输堆卸在临时囤土场,再采用装载机装入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的碴土消纳场。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超前注浆预加固土层→分层、分部人工开挖→架设钢筋格栅→喷射混凝土→循环开挖至设计标高及基坑清理→临时集水井设置→基坑验收。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平面图及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由项目部测量人员进行基坑定位放线,测定出开挖基坑纵、横中心线外,现场施工员依此定出初期支护的开挖位置线。标高、轴线应经过复核、检查验收后方可用于施工控制。
(2)土方开挖
①竖井土方开挖与初期支护循环进尺应严格按设计格栅间距进行,做到随挖随支,每挖一步立即支护格栅一榀,严禁超挖。根据设计图纸钢筋格栅步距,土方开挖每步深度为0.5m,局部随格栅加密步距减小;土方开挖时,将基坑内部分为四部分,对角、分层开挖,每部分都应首先开挖中部土体,在临近竖井侧壁四周暂时预留不小于0.5m的台阶,待中部土体开挖完成后再开挖预留台阶及初支轮廓部分土体,
以尽量缩短竖井侧壁的悬空时间,避免产生较大沉降;然后,及时架设钢筋格栅和I40b工字钢横撑,及时喷射砼形成封闭支护,保证围护结构符合设计。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分析处理监测数据,以更好的指导施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竖井结构和人员施工安全。
②土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开挖斜对角部位土体,待安装钢筋格栅并挂网喷射混凝土后,继续开挖土体另一斜对角,架设剩余钢筋格栅完全封闭成环,再循环重复进行下一步的土方开挖和初衬支护施工。同时,上下竖井的钢爬梯应同步跟进搭设。
③随着竖井基坑的开挖,对隔离桩桩间土体需及时施做网喷混凝土进行初喷封闭,在架设好钢筋格栅、型钢支撑后再复喷至设计厚度。在竖井中部设置80cm*80cm临时集水坑,开挖始终超前1m,以便采用潜水泵将竖井内积水及时抽排出基坑。
④当土方开挖至马头门以上0.5m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马头门大管棚位置进行放样,随初期支护进度逐步设置预留孔;待土方开挖至马头门拱脚以下约1.0m时,搭设脚手架和操作平台,在确保支架稳定和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再采用洛阳铲在马头门拱部挖探大管棚孔,及时打设7m长108×5mm大管棚并注浆加固。大管棚环向间距300mm,水平倾角10~15°。
⑤竖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进行封底砼施工。 (3)设置集水井
在竖井底板施工时,应在距离竖井侧壁不小于1.0m位置设置800×800×500mm的临时集水坑,以汇集基坑内明水,方便采用潜水泵进行抽排。
(4)基坑验收
①基底平整、坚实,无杂物;排水系统良好,无水浸泡; ②基坑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③基底标高符合要求; ④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二、顶管顶进施工
1.下管前应先对管子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的管子方可用起重设备吊到工作坑的导轨上就位。
2.第一节管子下到导轨上,测量管子中心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安装合格后方可顶进,头节管作为工具管,顶进方向与高程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
3.顶管施工时控制管前挖土,管前50厘米和管下135度角范围不得超挖,一定要保持管壁与土基表面吻合。
4.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点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外运,及时顶进,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本原则进时如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大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5.在一个施工段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对于加强顶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因此,应认真填写施工记录,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时掌握顶进动态,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有对策、自理及时。 2.3.3 上水管道安装施工
1、沟槽开挖及回填: <一>沟槽开挖:
按照设计管道铺设方向设置探制网点,在管道中心线上每隔30—50m打一木桩,并在管线的转折点、出水口、闸阀等处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加桩,并在桩上标注开挖深度。基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根据基槽大小选择1.0m3或0.6m3挖掘机配合人工修整的方法。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A挖土施工方法
①挖土至设计标高时应及时检查沟深、沟宽及土质情况,以保证铺管质量。 ②沟底保持平直,不得超挖。如发现超挖,其复土宜超高并夯实到设计标高。 ③挖土至沟底设计标高时应做到当天铺管,否则保留适当深度厚土层,待铺管当天开挖。
④挖掘机顺沟方向设置,随挖随后退。 B挖土技术要求
①沟槽深度应同时满足外部承压、冬季泄水和设备安装的要求。 ②在满足设备安装的前提下,沟槽应尽量窄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