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俞小兰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9年第05期
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开发隐性资源,有时可以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何开发、利用课程中的“隐性”资源成了当前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隐性”课程资源是一种亟待开发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合适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与实现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互动的不断加强,隐形资源的种类和数基也将越来越多,作用必将越发突现。
隐性课程资源本身具有双重作用,既可能对显性知识起到一种基础性、向导性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显性知识的获得。隐性课程资源亟待我们去开发与利用。首先,从隐性课程资源的特性而言,它具有内生性和两重性。一方面,它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它又表明教育价值的产生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我们要正确认识隐性课程资源的双重功能,剔除其中无益成分,合理利用有益成分。否则,它不仅不可能产生教育价值,而且可能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隐性课程资源应该而且必须获得开发。其次,从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而言,目前主要存在两大共同性的问题:一是素材性课程资源大量缺失,二是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隐性课程资源正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作为课程的素材或条件的作用却来得到普遍的认同与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因此,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形势下。隐性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可能的课程资源,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成为当前课程资源建设的新的生长点。
二、“隐性”课程资源流失的原因及分析
由于隐性课程资源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常常是不易觉察的,直面这类宝贵课程资源的流失,很多教师深感遗憾,继而产生这样的困惑:如何把握与捕捉那些来自学生、来自教学
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