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综合模拟(2)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综合模拟(二)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石油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取肥皂

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2.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25s2,它是第五周期ⅣB族元素 C.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D.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1的原子和位于第四周期ⅠA族的原子是同一种元素 3.某学生提供的实验数据如下,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 ①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67.60 mL的液体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22.5 g KCl

③酸碱中和滴定时,消耗0.100 0 mol·L

-1

的盐酸23.25 mL

④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4.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机物是制备镇痛剂的中间体。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一氯代物有五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的名称为2-甲基-2-戊烯

5.某物质A的实验式为CoCl3·4NH3,1 mol A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中能生成1 mol白色

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3只与NH3形成配位键 B.配合物配位数为3

C.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D.此配合物可写成[Co(NH3)4 Cl2] Cl

3

6.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可将有害的Cr2O27转化为Cr,然后再加入

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从废水中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随着反应的进行,该废水的pH会减小

C.若该反应转移0.6 mol 电子,则会有0.2 mol Cr2O27被还原 D.除去废水中含铬元素离子的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7.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m是生产、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r是一种强酸,p是来自于煤的一种常见有机物,s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B.W的氧化物仅含极性共价键

C.常温下,可用m制的罐槽车运输浓硫酸 D.从煤中制取p的操作是裂解

8.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肉桂醛分子中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苯丙醛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

9.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下。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桥中Cl向Y 极移动 B.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电子由X 极沿导线流向Y 极

D.Y 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周围pH 增大

10.紫草宁(Shikonin,见下图)是从生长在亚洲学名叫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一种植物的根部提取出来的红色化合物。几个世纪以来用作民间药物,如今用于配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紫草宁的分子式为C16H16O5

B.等量的紫草宁与NaOH溶液、浓溴水反应,消耗NaOH、Br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紫草宁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D.常温下紫草宁不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12.将5 mL 0.005 mol·L1FeCl3溶液和5 mL 0.015 mol·L1KSCN溶液混合。达到平衡后溶液呈红色。再将混合液等分为5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滴加4滴水,振荡 实验②: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振荡 实验③:滴加4滴1 mol·L1 KCl溶液,振荡 实验④:滴加4滴1 mol·L1 KSCN溶液,振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为了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正向移动 B.对比实验①和③,为了证明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逆向移动 C.对比实验①和④,为了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正向移动 D.对比实验①和⑤,为了证明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逆向移动 13.已知氧化性Fe3>Cu2,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

-1

---

实验⑤:滴加4滴6 mol·L1 NaOH溶液,振荡 -的Fe2(SO4)3、CuSO4的1 L混合

液中加入a mol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1时,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 B.当固体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存在Fe2、Fe3 C.当1≤a<2时,溶液中n(Fe2)=(2+a)mol D.若有固体剩余,则固体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铜

14.(2018·全国卷Ⅱ,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23+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15.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为2NO(g)+2CO(g)

N2(g)+2CO2(g) ΔH=-746.5 kJ·mol1,下

图为在不同初始浓度的CO和不同催化剂 Ⅰ、Ⅱ作用下(其他条件相同),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n(N2)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催化剂 Ⅰ、Ⅱ作用下CO的转化率相等 B.0~6 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好

C.0~5 h内,催化剂Ⅰ作用下CO的反应速率为0.32 mol·L1·h1 D.0~12 h内,催化剂Ⅱ作用下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催化剂Ⅰ的多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CO、SO2等影响环境的气体。如何综合利用这些气体一直是科研单位研究的热点。 (1)已知:2CO2(g)+6H2(g)CO(g)+H2O(g)2CO(g)+4H2(g)

CH3OCH3(g)+3H2O(g) ΔH1

CO2(g)+H2(g) ΔH2 CH3OCH3(g)+H2O(g) ΔH3

用ΔH2、ΔH3表示ΔH1,ΔH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催化剂可以使烟气中的CO、SO2转化为CO2、S。反应原理为:2CO(g)+SO2(g)

2CO2(g)+S(l) ΔH=-270 kJ·mol1。

①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发现,分别选取Fe2O3、NiO、Cr2O3作上述反应的催化剂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研究得出,应该选择Fe2O3作催化剂,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模拟(2) - 图文

综合模拟(二)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叙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8lkd8ewry3gzju6vsv034ka295j7z00cz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