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 3.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4.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最早出现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文艺复兴时期 D.近代社会 5.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教师资格条例》
6.1918年( )的《课程》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A.泰勒 B.斯腾豪斯 C.博比特 D.施瓦布 7.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颁布于( ) A.2002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6年
10.教师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高尚性 B.奉献性 C.全局性 D.导向性 11.心理现象分为( )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12.某学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子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这是由于该学生曾经受到(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1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成功律 D.成功—成功律
14.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15.假设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谩骂时你愤怒的心情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16.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存在于人脑中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的是( ) A.知觉 B.感觉 C.表象 D.后像
17.报告、讲演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 )
A.独白言语 B.表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18.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
A.指向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选择性 C.选择性与整合性 D.整合性与集中性
19.“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20.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是为了锻炼学生( )的意志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择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表现在( ) A.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 B.具有经济功能
C.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 D.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2. 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E.控制人口流动 4.素质教育的三要义是指( )
A.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B.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C.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让学生主动发展 5.关于师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C.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D.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6.口渴了要喝水体现的是( )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7.“拔苗助长”教育方式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规律 C.互补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E.阶段性规律
8.“学习”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以下对“学习”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习是后天的 B.学习中必然包含某种改变 C.看电视一定不是学习 D.学习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 9.“鹤立鸡群”现象反映的是( )
A.感觉对比 B.无意注意 C.注意的选择性 D.兴趣
10.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这主要是人的(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
三、填空(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中,__________是主导性的要素。
2.现代社会中“拔苗助长”的教育案例很多,它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3.历史上教育制度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_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模式主要有专制型、__________、民主型。
5.教学大纲又称__________,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________、系统化与具体化。 7.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的成败经验。 8.________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9.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________。
10.课堂的三大要素是学生、学习过程和________,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是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本能的无意识模仿。( ) 2.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理论属于实用主义教育流派。( ) 3.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 )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
5.老师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 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个性心理特征。( ) 7.条件反射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 8.首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
9.维果斯基提出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
10.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观察学习。(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个体身心发展 2.课程
3.诊断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