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用一元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体育赛事与一元一次方程

情景导入

置疑导入

归纳导入

复习导入

类比导入

悬念激趣

情景导入 我们来看两张图片(教师出示课件)

图3-4-7

(1)你知道它们蕴含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什么问题吗? (2)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图片的形式揭示生活中蕴含着我们数学的一个常见问题——追及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思维和问题意识,进而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建议: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路程公式的变形,让学生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复习导入 问题导入:1.若小明每分钟走60米,那么他4分钟能走__240__米.(路

程=速度×时间)

2.小明用4分钟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每圈400米),那么他的速度为__200__米/分.(速路程度=)

时间

3.已知小明家距离火车站2400米,他以4米/秒的速度骑车到达车站需要__10__分钟.(时路程间=)

速度

[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入路程、时间、速度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复习了相关知识,同时降低了学生对于此类问题的畏惧感,便于新知识的学习.建议:从基本题目入手,让学生熟悉路程公式,并引导学生对公式灵活变形,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教材母题——教材第112页第5,6题

1.(我国古代问题)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

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2.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 m.小健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骑350 m;小康练习跑步,平均每分跑250 m,两人从同一处同时反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又经过多少时间再次相遇? 【模型建立】

行程问题中常见的是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1)熟悉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2)理解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相遇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甲、乙的距离;追及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甲、乙的距离.

【变式变形】

1.小彬和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彬每秒跑4米,小强每秒跑6米. (1)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2)如果小彬站在小强前10米处,同时同向起跑,那么几秒后小强追上小彬? 解:(1)设x秒后相遇,根据题意得:

4x+6x=100,解得x=10.答:10秒后两人相遇. (2)设x秒后小强追上小彬,根据题意得: 6x-4x=10,解得x=5. 答:5秒后小强追上小彬.

2.A,B两地相距6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甲的速度是8千米/时,乙的速度是6千米/时.

(1)若两人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半小时,乙才出发,问乙出发几小时后与甲相遇? (2)若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后,乙在前,问甲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乙? (3)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距0.4千米? (4)若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距1.8千米?

11

解:(1)乙出发x小时后与甲相遇,根据题意得:8×+8x+6x=6,解得:x=.

271

答:乙出发小时后与甲相遇.

7

(2)设甲用x小时可以追上乙,根据题意得:8x-6x=6,解得x=3.答:甲用3小时可以追上乙.

(3)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0.4千米,根据题意得:8x+6x=6-0.4或8x+6x=6+0.4,

1616

解得:x=0.4或x=.答:经过0.4小时或小时两人相距0.4千米.

3535

(4)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1.8千米,根据题意得:8x-6x=6-1.8或8x-6x=6+1.8.

解得:x=2.1或x=3.9.答:经过2.1小时或3.9小时两人相距1.8千米.

3.一架飞机加满油后最多能在空中飞行11小时,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是550千米/时,风速为5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远飞出多远就应返回?

xx

解:设这架飞机最远飞出x千米就应返回,根据题意得+=11,解得x

550+50550-50=3000.

答:这架飞机最远飞出3000千米就应返回.

[命题角度1] 胜、负、平积分问题

本类题一般题意会明确胜、负、平某类情况的场次,关键是通过设未知数找到另两类型

之间的关系,而后根据题意求解. 例 某中学七年级举行足球赛,规定胜一场记3分,平一场记1分,负一场记0分,七年级(九)班在比赛中共积16分,其中胜的场数与平的场数相同,负的场数比胜的场数多1场,问七年级(九)班在比赛中共负了多少场?

解:设胜了x场,同样平了也是x场,负了(x+1)场.依题意可得3x+x=16,x=4. 所以x+1=5.

答:七年级(九)班比赛中共负了5场. [命题角度2] 环形跑道问题

环形跑道问题类似于直线跑道,也涉及同向与反向,同向是追及,反向是相遇. 例 [雅安中考] 甲、乙二人在一环形跑道上从A点同时同向匀速跑步,甲的速度是乙的2.5倍,4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乙还需要跑300米才跑完第一圈,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及环形跑道的长.

解:设乙的速度为x米/分,则甲的速度为2.5x米/分,根据题意,得2.5x×4-4x=4x+300,解得x=150.

∴2.5x=2.5×150=375,4x+300=4×150+300=900.

答: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为375米/分、150米/分,环形跑道的长为900米. [命题角度3] 相遇、追及问题

路程问题包括相遇与追及,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相遇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甲、乙之间的距离,追及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甲、乙之间的距离.借助线段图分析此类问题,可以化繁为简,便于解决.

例 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甲的速度为6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0千米/时.

(1)如果甲、乙相向而行,甲先行50千米,乙再出发,问:乙出发几小时后与甲相遇? (2)如果甲、乙同向而行,甲在后,乙在前,乙先行驶两小时,甲再出发,问乙在距离B地多远处被甲追上?

解:(1)乙出发x小时后与甲相遇,根据题意得: 50+40x+60x=200,

解得x=1.5.答:乙出发1.5小时后与甲相遇. (2)设甲出发x小时后追上乙,根据题意得: 60x-40x=200+40×2, 解得x=14.

∴40×(14+2)=640(千米).

答:乙在距离B地640千米处被甲追上.

[教材习题答案]详见光盘内容

[当堂检测]

1. 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队打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共胜了( ) A.6场 B.5场 C.4场 D.3场

2. 一份数学试卷,只有25个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同学做了全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用一元一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体育赛事与一元一次方程情景导入置疑导入归纳导入复习导入类比导入悬念激趣情景导入我们来看两张图片(教师出示课件)图3-4-7(1)你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8ihm7st4h02ra61x73m28mwx147wg01cs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