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投喂颗粒饲料,按鱼的存塘量的比例投喂,每10天调整投喂量比例。 高温季节勤换水,7~8月份2天加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加强防逃工作,进、排水口和较低易逃埂段加铁丝网或聚乙烯网,并深埋土中,防鳅、鳝逃逸。
从养殖中体会到,在大水面混养中,鱼产量宜设计在200~300千克/666.7平方米,便于进行水质控制。黄鳝产量设计在10~15千克/666.7平方米,避免过密而互残。饲养泥鳅可利用残饵,繁殖的小泥鳅可作黄鳝活饵料。
从鳝、鳅经济效益分析:黄鳝苗成本为3200元,泥鳅苗成本为2000元;鳝、鳅销售收入91000元,获利85800元,每666.7平方米平均获利858元。
3.8 泥鳅的越冬管理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除我国南方终年水温不低于15℃地区,可常年饲养泥鳅,不必考虑低温越冬措施以外,其他地区一年中泥鳅的饲养期为7~10个月不等,有2~5个月的低温越冬期,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泥鳅就会进入冬眠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泥鳅一般会钻入泥土中15厘米深处越冬。由于其体表可分泌粘液,使体表及周围保持湿润,即使1个月不下雨也不会死亡。 泥鳅在越冬前和许多需要越冬的水生动物一样,必须积累营养和能量准备越冬。因此,应加强越冬前饲料管理,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让泥鳅吃饱吃好,以利越冬。泥鳅越冬育肥的饵料配比应为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各占50%。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要开始下降,这时投饵量应逐渐减少。当水温降至15℃时,每天只需投喂泥鳅总体重1%的饵料;当水温降至13℃以下时,则可停止投饵;当水温继续下降至5℃时,泥鳅就潜入淤泥深处越冬。
泥鳅越冬除了要有足够的营养、能量及良好的体质外,还要有良好的越冬环境。
3.8.1.选好越冬场所
要选择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底淤泥厚的池塘作越冬池。为便于越冬,越冬池蓄水要比一般池塘深,要保证越冬池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条件。越冬前要对越冬池、食台等进行清整消毒处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泥鳅越冬。
3.8.2.适当施肥
越冬池消毒清理后,泥鳅入池前,先施用适量有机肥料,可用猪、牛、家禽等的粪便撒铺于池底,增加淤泥厚度,发酵增温,为泥鳅越冬提供较为理想的“温床”,以利于保温越冬。
3.8.3.选好鳅种
选择规格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鳅种作为来年繁殖用的亲本。这样的泥鳅抗寒、抗病能力较强,有利于越冬成活率的提高。越冬泥鳅的放养密度一般可比常规饲养高2~3倍。
3.8.4. 保温防寒措施
第 10 页 共 31 页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加强越冬期间的进、排水管理。越冬期间的水温应保持在2~10℃,池水水位应比平时略高,一般水深应控制在1.5~2米。加注新水时应尽可能用地下水。在池塘或水田中开挖深度在30厘米以上的坑、溜,使底层的温度有一定的保障。若在坑、溜上加盖稻草,保温效果更好。如果是农家庭院用小坑道使泥鳅自然过冬,可将越冬泥鳅适当集中,上面加铺畜、禽粪便保温,效果更好。
此外,还可采用越冬箱进行越冬。其方法是:制作木质越冬箱,规格为(90~100)厘米×(25~35)厘米×(20~25)厘米,箱内装细软泥土18~20厘米,每箱可放养6~8千克泥鳅。土和泥鳅要分层装箱。装箱时,要先放3~4厘米厚的细土,再放2千克左右泥鳅,如此装3~5层,最后装满细软泥土,钉好箱盖。箱盖上要事先打6~8个小孔,以便通气。箱盖钉牢后,选择背风向阳的越冬池,将越冬箱沉入1米以下的中,以利于泥鳅安全越冬。
四 泥鳅病害防治 4.1 鳅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水产动物病害发生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病原体存在及水产动物本身体质三方面相互协同作用而引起的。水质、底质是其生存的主要环境。环境不适、投饵不足或营养成分不平衡,会使水产动物体质下降。投喂过量又会引起水质、底质恶化。恶化的环境又使养殖对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病原体也容易繁衍,这样便会引起病害发生。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就会引起病害蔓延,病症家中,形成爆发性死亡。病害防治的原则是以防为主,治疗为辅,以免经济损失。
4.2 常见疾病的防治
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所以水质容易恶化。在防病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饵、施肥,放养密度要适当,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爽”。如是外购苗种,要做到预先消毒防病、剔除病弱苗种。稻田养殖时,防止药、肥伤害。现把泥鳅常见的疾病既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4.2.1水霉病
此病的病因是有水霉菌寄生。病鳅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肉眼可见体表簇生白色棉絮状物,最后衰弱而死。在孵化季节流行,能引起大批受精卵死亡。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防治办法主要有:① 避免鱼体受伤,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水霉病菌往往在受伤部位寄生繁衍。② 鳅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10分钟。③ 受精卵受感染,用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连续2天,鱼巢使用前预先用食盐水浸泡。④ 泥鳅感染时用0.04%小苏打和食盐混合液全池泼洒。
同时还有一些方法供参考:
① 水深1米每亩用食盐0.5~1公斤,尿素0.5公斤、漂白粉1公斤(含氯为30%)化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连用2~3天。
② 水深1米每亩用五倍子1公斤捣碎用开水浸泡12小时后加盐0.5~1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第 11 页 共 31 页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③ 旱烟叶10公斤煮水后全池泼洒,连治3天。
④ 菖蒲2.5~5公斤加人尿5公斤或加尿素0.5公斤混合后全池泼洒(菖蒲与0.5~1公斤食盐捣烂成液体)。 ⑤ 每亩水深1米用盐1公斤和3公斤菖蒲汁化开后全池泼洒。 ⑥ 二氧化氯,浓度为20ppm(1方水配20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⑦ 每立方米水体用2~3克亚甲基蓝全池泼洒,隔2天再泼洒1次。 4.2.2烂鳍病
此病是由短杆菌引起的。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肌肉外露,停食,衰弱致死。夏季易流行。
防治办法主要有:① 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② 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15~20分钟,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天,或1%~5%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容易浸浴病鳅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2天见效,5天即愈。
4.2.3 打印病
此病由嗜水单胞杆菌中嗜水亚种引起,病鳅主要表现为身体上病灶浮肿,椭圆或圆形,红色,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故名之为打印病。7~9月份为主要流行季节。
如遇此病,可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的浓度为1×106。 4.2.4 车轮虫病
病因为车轮虫寄生。车轮虫主要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感染后病鳅食欲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死亡。5~8月份流行。 防治此病的方法主要有:①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放养鳅种。② 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4.2.5 三代虫病
病因为三代虫寄生。主要寄生于体表和鳃,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5~6月份流行,对鳅种危害极大。
防治此病的方法主要是用浓度为2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病鳅15~20分钟,浓度为10×10-6时则浸浴30~50分钟。根据水温、体质情况选用以上浓度。或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4.2.6 气泡病
病因为水中溶氧不足或含气体过多。表现为泥鳅吞吸气泡,浮于水面不能下潜,腹部鼓气,苗期易发生。
平时应注意合理投饵,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防止水质恶化。发现此病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加注新水,并用食盐水泼洒,每
第 12 页 共 31 页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666.7平方米水面用量为4~6千克,或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
4.2.7 舌杯虫病
病因为舌杯虫侵入鳃或皮肤。舌杯虫附着在泥鳅鳃或皮肤时,平时摄取周围水中食物,对寄主组织没有破坏作用,感染程度不高时危害不大。如果与车轮虫并发或大量发生时,能引起泥鳅死亡。对幼鳅,特别是1.2~2厘米的鳅苗,大量寄生时妨碍正常呼吸,严重时使鳅苗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出现,以夏、秋两季较为普遍。
发生此病时,流行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特合剂挂袋;在泥鳅放养前用8×10-6的硫酸铜溶液浸浴鳅种15~20分钟;或用0.7×10-6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4.2.8 小瓜虫病
发生此病是因为多子小瓜虫寄生。病鳅皮肤、鳃、鳍上布有白点状孢囊。 病鳅用浓度为1×1-6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浴,或用溶度为(0.1~0.2)×10-6的硝酸亚汞溶液全池泼洒。
4.2.9白身红环病
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 防治办法为:① 鳅种放养时用食盐溶液浸洗15~20分钟;② 食盐溶液全池泼洒;③ 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除常规病害防治之外,敌害生物的清除也很重要。在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清除蛇、蛙、乌鳢、水蜈蚣、红娘华等敌害生物。
五 养殖泥鳅的捕捉
泥鳅的捕捉一般在秋末冬初进行,但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可根据市场价格、池中密度和生产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泥鳅捕捞上市的时间。作为繁殖用的亲鳅则应在人工繁殖季节前捕捉。一般泥鳅体重达到10克即可上市。从鳅苗养至10克左右的成鳅一般需要15个月左右,饲养至20克左右的成鳅一般需要45个月。如果饲养条件适宜,还可以缩短饲养时间。
5.1 池塘泥鳅的捕捉
池塘因面积大、水深,相对稻田捕捉难度大。但池塘捕捉不受农作物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随时捕捉上市,比稻田方便。池塘泥鳅捕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食饵诱捕法:可用麻袋装入炒香的米糠、蚕蛹粉与腐殖土混合做成的面团,敞开袋口,傍晚时沉入池底即可。一般悬着在阴天或下雨前的傍晚下袋,这样经过一夜时间,袋内会钻入大量泥鳅。诱捕受水温影响较大,一般水温在25~27℃时泥鳅摄食旺盛,诱捕效果最好;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泥鳅的活动减弱,摄食减少,诱捕效果较差。
② 也可用大口容器(罐、坛、脸盆、鱼笼等)改制成诱捕工具。 ③ 冲水捕捉法:在靠近进水口处铺设好网具,网具长度可依据进水口的大
第 13 页 共 31 页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整理)
小而定,一般为进水口宽度的3~4倍,网目为1.5~2厘米,4个网角结扎提纲,以便起捕。网具张好后向进水口充注新水,给泥鳅以微流水的刺激,泥鳅喜溯水会逐渐聚集在进水口附近,待泥鳅聚拢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提网捕捉。同时,可在排水口处张网或设置鱼篓,捕获顺水逃逸的泥鳅。
④ 排水捕捉法:食饵诱捕、冲水捕捉一般适合水温在20℃以上采用。当水温偏低时,泥鳅活动减弱,食欲下降,甚至钻入泥中,这时只能采取排干池水捕捉。这种方法是现将池水排干,同时把池底划分成若干小块,中间挖纵、横排水沟若干条。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左右,让泥鳅集中到排水沟内,这时可用手抄网捕捉。当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泥鳅会钻入泥中越冬或避暑,只有采取挖泥捕捉。因此,排水捕捉法一般在深秋、冬季或水温在10~20℃时采用。 此外,如遇急需,且水温较高时,可采用香饵诱捕的方法,即把预先炒制好的香饵撒在池中捕捉处,待30分钟左右用网捕捉。
5. 2 稻田泥鳅的捕捉
稻田养殖的泥鳅,一般在水稻即将黄熟之时捕捉,也可以在水稻收割之后进行。捕捉方法一般有以下5种。
① 网捕法:在稻谷收割之前,先用三角网设置在稻田排水口,然后排放田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 ② 排干田水捕捉法: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把田中、鱼溜疏通,将田水排干,使泥鳅随水流入沟、溜之中,先用抄网抄捕,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捞起,除掉淤泥,留下泥鳅。天气炎热时可在早、晚进行。田中泥土内捕剩的部分泥鳅,长江以北地区要设法捕尽,可采用翻耕、用水翻挖或结合犁田进行捕捉。
③ 香饵诱捕法:在稻谷收割前后均可进行。晴天傍晚时将水缓缓注入坑溜中,使泥鳅集中到鱼溜,然后将预先炒制好的香饵放入广口麻袋,沉入鱼坑诱捕。此方法在5~7月份以白天下袋较好,若在8月份以后则应在傍晚下袋,第二天日出前取出效果较好。放袋前一天停食,可提高捕捉效果。如无麻袋,可把旧草席剪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将炒香的米糠、蚕蛹粉与泥土混合做成面团放入草席中,中间放些树枝,卷起草席,并将两端扎紧,使草席稍稍隆起。然后放置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铺放些杂草等,泥鳅会到草席内觅食。
④ 笼捕法:是采用须笼或鳝笼捕捞。
⑤ 药物驱捕法:通常使用的药物为茶粕(亦称茶枯、茶饼,是榨油后的残留物,存放时间不超过2年),每666.7平方米稻田用量5~6千克。将药物烘烧3~5分钟后取出,趁热捣成粉末,再用清水浸泡透(手抓成团,松手散开),3~5小时后方可使用。
将稻田的水放浅至3厘米左右,然后在田的四角设置鱼巢。鱼巢用淤泥堆集而成,巢堆成斜坡形,由低到高逐渐高出水面3~10厘米。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一般为脚盆大小,面积0.5~1平方米。面积大的稻田中央也应设置鱼巢。
施药宜在傍晚进行。除鱼巢巢面不施药外,稻田各处须均匀地泼洒药液。施
第 14 页 共 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