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兴 贤
目标定位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理解作者对历史兴亡与是否兴贤的关系的论证。
1.背景探寻
仁宗庆历年间有庞大的军队,但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养成了骄堕的习气,战事不断,而多以宋军败北告终。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北宋的冗官、冗兵、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变法触及到官场的腐败、用人体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变法失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
2.文学常识
古代散文是相对于诗歌和骈体文而言的,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论说文属于古代散文,包括政论、史论、文论和事论等。先秦诸子的散文,有很多议论性的章节片段,都可以看成是论说文,如《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荀子》中的《劝学》等。单篇的论说文,最早的是汉朝贾谊的《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论说文可细分为论、说、辨等若干小类。“论”偏重于论理,一般有鲜明的论点、充分的论据、系统的论述。如苏洵的《六国论》。“说”偏重于申述,一般都是因事生情,有感而发,多一事一议,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苏轼的《日喻说》等。“辨”偏重于辨别、反驳,王充的《论衡》中多是这类文章,如《订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仲虺( ) ②召公奭( ) ③闳夭( ) ...
④谠直之路( ) ⑤不迩小人( ) ..答案 ①huǐ ②shì ③hónɡ ④dǎnɡ ⑤ěr 2.通假字
践五帝、三皇之涂 通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途” 道路 3.一词多义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夜寐,靡有朝矣 ①兴?夙兴.?汉大兴兵伐匈奴 .
有之亦不兴 ?昏乱之世虽.②虽?
薄恶,收可亩十石 ?田虽.
?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③众?
庶 ?博询众.古也 ?今犹.?④犹
有贤能若是之众 ?犹.
答案 ①兴盛/起来/发动 ②即使/虽然 ③类/一般人 ④像/还 4.词类活用
①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 .②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
答案 ①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②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能之士。 5.古今异义
①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 ..古义: 今义:
②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古义: 今义:
答案 ①古义:才干出众。今义:知识和能力。②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者情况之后。
6.文言句式
①此二者必然之势: ②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③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④不拘文牵俗:
答案 ①②③判断句。④被动句。 7.文学文化常识
王安石,是我国________(朝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今存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北宋 《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一、词句梳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②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③不可遍举: .④不责人以细过: .
答案 ①即使。②的,结构助词。③列举。④因为。 二、疑难突破
2.概括文段内容,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 答案 第一部分:提出“兴贤”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为什么(重要)”的道理。
第三部分:“怎么办”,得出结论,得贤才者得天下。 3.本文是怎样进行严密的论证的?
答案 文章先讲“兴贤”的重要性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讲“兴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