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汽车收购案分析
国贸095 刘广建0911110106
一、萨博公司简介(Saab)
Saab——通用汽车公司旗下品牌之一。
Saab(最初全称为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即瑞典飞机公司)原先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后来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合并了只生产载货汽车的斯堪尼亚(SCANIA)公司,成为一家生产轿车、卡车、飞机、计算机等产品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用飞机订货减少,
Saab决定开始生产汽车,并且将其制造飞机的技术和经验运用于汽
Saab把卡车、飞机
Saab轿车。
车生产。因此,Saab在汽车制造业颇与众不同。利用集团的优势,技术融为一身,生产了具有赛车性能的
二、萨博汽车概况
>> 财政
萨博自从2001年来就没有盈利。2007年萨博对2008和2009两年的亏损估计为美元,并原计划在>> 员工
2011年恢复盈利。但
29亿克朗、22亿克朗、30亿克朗。2009年萨博已无法逃脱被关闭的命运。
3.9亿
2006、2007、2008年,萨博的亏损额分别为
萨博2009年约有员工3400人,经销商1100家。>> 记事
2000年通用对萨博拥有
100%控股
2009年1月通用宣布出售萨博2009年8月柯尼塞克竞标萨博2009年9月北汽购买部分资产2009年11月柯尼塞克退出竞标2009年12月通用宣布关闭萨博
2010年2月,世爵以4亿美元的价格购得亏损中的萨博
2011年5月,庞大集团联合青年汽车收购萨博汽车,并分别以预付款的方式为萨博注资了4500万欧元和1300万欧元,青年汽车还额外向萨博注入了
2011年12月萨博申请破产
1100万美元
三、对收购历程的分析
>> 萨博的历史
萨博公司作为瑞典经典汽车品牌,自车约432万辆。
1947年建立至2009年宣告破产,共生产22种汽
萨博汽车拥有着先进的制造技术,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但这样的经典老品牌依然没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在
2000年,也是萨博最为辉煌的一年,通用公司购买
2001年以来就没有再盈利,通用公司支撑其
2009年宣布出售萨博。同年,柯尼塞克
了萨博公司全部股权开始接手萨博,却没有料到萨博从此走上了下坡路。尽管有着众多消费者的好评与支持,但是萨博汽车自渡过了三次经济危机。
在萨博品牌常年亏损的压力之下,通用公司于
与中国北汽集团同时竞标萨博股权,但不久柯尼塞克公司因发现了他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退出竞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柯尼塞克的退出,北汽集团因此成功购买了萨博包括现款萨博
9-5、9-3等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的技
术所有权以及部分生产制造模具的知识产权后意外的成为了自始至终唯一的一家受益公司。2009年12月通用宣布关闭萨博。
2010年2月,荷兰豪华跑车制造商世爵从通用手中以
4亿美元的价格购得亏损中的萨
博。为了寻求更多的投资商,萨博公司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品牌发展计划:
世爵公司的收购并没有挽回萨博亏损的趋势,但由于看好其生产技术,仍有多家公司
有购买意向。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汽车企业。购萨博汽车,双方并在去年
购买萨博100%股权,这遭到拥有萨博汽车
2011年5月,庞大集团联合青年汽车收
1亿欧元
17项关键技术中的
9项电气系统结构知识
10月28日与瑞典汽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拟以
产权的通用汽车反对,通用汽车担心这些技术传到中国市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正因为通用汽车的反对,处于停产状态的萨博汽车宣布破产。>> 通用收购萨博
通用收购萨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弥天大错。而这个错误的责任可以算到时任通用欧洲总裁的鲍勃·伊顿头上。后来伊顿成了克莱斯勒的首席执行官,在他任内,克莱斯勒与戴姆勒·奔驰达成了臭名昭著的通用收购萨博,可谓是当年由于通用
“对等合并”。
“在错误的时间里迈出了错误的一步,收购了一家错误的公司。
CEO罗杰·史密斯抛出了工厂自动化方案和宏大的支出计划,导致通用的
9000轿车,但它一直没能被萨博的爱好者们让很多铁杆车迷甚为不快。
虽然萨博9000量产
现金所剩无几,更别说资助严重缺乏投资的萨博了。后来通用与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等意大利品牌联手开发了萨博9000的点火开关却被安装在转向柱上,了13年,但总共只生产了这起收购的伊顿早在
完全接受。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萨博车系的点火开关一向布置在排挡杆后面,但萨博
50多万台,只相当于一个雪佛兰工厂两年的产量。
萨博的存在对通用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虽然萨博接连推陈出新,仍旧于事无补。促成
1992年就投奔了克莱斯勒。通用收购萨博的初衷是好的,可惜他
们走错了路。通用本来可以放任萨博自生自灭,但硬是留着它撑过了三次经济危机。萨博的铁杆粉丝们自然为它的消失扼腕叹息,但起码在通用的庇护下,萨博还是苟延残喘地多活了
20年。
>> 通用出售萨博的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通用继续掌握不但不能给其带来利益,反而会成为通用的拖累。透过一粒砂子,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看另外一件事却不是难事。
这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些困难,
但透过一件事
诸如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萨博相关知识产权
CEO惠塔克的某些意图,或者通用汽车的某些微妙但
20
和生产线一事。我看到了通用汽车的新变化!这体现出通用汽车董事长兼临时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年前就会消失。
>> 北汽与上汽在收购上的区别
北汽控股的这一步看上去和当年的上汽集团十分相似。部分生产设备,不在破产清算前买该公司的股权。上汽集团现下属公司。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国合资建立了上汽竞争关系。
但如果从2009年北汽收购萨博核心技术开始来讨论萨博收购事件,那么无疑北汽是成功的收购者,它的头脑足够清醒,高人一等的收购策略。
实际上,北汽的做法就是一种成功的国际化,>> 庞大集团与青年汽车的失败
从2011年9月份起,萨博在瑞典已经申请了破产保护程序,那么
10月28号的时候,
因此对于中国车企国际化,
我们不必悲观。
现在谋求再去收购一点破产萨博的尾产,
更显示出其
上汽集团与通用公司有着共同的利益,
上汽与通用公司在我
-通用汽车公司,因此,严格的来讲,上汽的收购并不能与通用形成
买整车平台,买发动机技术,买从某种方面来看,这是北汽控股在学
——快,要快!铁腕斩断流血的肌体!以达到快速复原的目标。
很多车迷认为是通用汽车害了萨博,事实上,如果没有通用的庇护,萨博这一品牌
习前者(上汽集团),或者说操刀北汽控股海外并购的高参们原来多来自于上汽集团或者
中国的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还与瑞典汽车建立了《谅解备忘录》个亿的欧元购买萨博百分之百的股权,音,不愿意由中国的公司来收购萨博。款的方式为萨博注资了
,这两个公司准备以1
当时这个通用汽车事实上就明确表达了反对的声事前庞大集团与青年汽车在收购以前已经以预付
1100
意味着庞大集团与青年汽车收购萨博的计
那么只能进入破产程序,
按
4500万欧元和1300万欧元,青年汽车还额外向萨博注入了
万美元,但是在萨博正式进入破产程序以后,
划,基本上已经宣告失败。根据瑞典当地的法院,由于以前他们两个支付的是预付款,预付款按照当地的法律不能作为一个特殊的债权进行清偿,
照(100债权)进行清偿,这意味着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以前已经支付的这些款项只能通过破产程序以后,在萨博汽车支付了员工的工资,支付了税款,支付了社保费用以后,只能按照(100债权人)来进行清偿,这个可能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到海外并购里面,我们听到的最匪夷所思的,已经进入了重症监护室,
也就是说一个收购的对象还没有收购,
那么支付了庞大的款项以后,
他本身最终仍然
我们还对它情有独钟,
没有挽救它的命运。也就是说用中国话来讲的话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来分析下为何两家中国公司的收购会失败:中国企业行业占到世界汽车行业份额的车领域的技术上所获得。
30%以上、这种份额的产生是中国在取得某些汽
主要体现在手工,随着
但是
这可能只是
通过汽车产品的流程及规范化经营,
我们汽车企业在过去一点基础都没有。
市场化的进程我们知道了汽车流水线的作业,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之遥是关键性的,而通用汽车作为美国的企业,美较量比较明显的状态下。
在汽车的技术上,如发动机、变速箱中国没有取得一个根本性的技术突破。业的收购达到这个目的。但是通用正式由于看到了这样一点,在美国及中国这样大国的经济较量之中,
是遥远的。所以中国汽车企业渴求通过外资企
所以才会百般地进行阻挠。
在中
这种想法中不免包含了美国等汽车企业及部分政客的意愿。
里面有可能包含着僻远政治的这样想法。
通用作为美国比较代表性的企业,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美国通
用汽车本身,而且也包含着美国一些不希望中国崛起的政客的意见。
四、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反思
国际化视角较浅的问题,
这在近十年才蓬勃发展
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才开始高喊走出去,迈出国际化步伐。应该说中国的企业都很年轻,也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中国汽车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特别是我们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和欧美企业有很大的差异。势力等。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的。
从长远的角度看,微观经济规律注定企业要想生存,此全球汽车工业能够容纳的汽车企业数量有限。
就必须建立并维持一定的规模,
因
行业的大部分空间会被若干实力雄厚的
国内竞争也海外设立
收购的成功并不代表结束,
后续如何做好国际化运作才是真正
但可以学习的时间却是短暂
的考验。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必须要深入了解其运作规律,
中国汽车企业必须了解国外的
相关法律、工会
市场环境,学习有效运营企业的管理方法,熟悉当地市场的生意准则、
汽车企业所占据。在全球舞台上,可供中国汽车企业竞争的空地少之又少,日趋激烈。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必须不断变化,必须更快地走向国际化。国际化道路,除了海外并购外,
还包括海外设厂;海外购买核心或先进技术;
研发中心,吸引人才;将部分研发外包给海外公司;作关系。除最后一种方法未被广泛使用外,
与国际研究机构或知名高校建立合
中国汽车企业对其余的国际化方法都在积极
但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
尝试。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北汽购买萨博技术、长安汽车等在欧美成立研发中心等。但相比之下,直接收购虽然可能迅速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却是最难的方式。
从一个眼光只在国内市场的中国企业到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管理能力的跨国企业,的艰辛和痛苦、学习和磨练都是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但机会仍摆在面前。
其中
国贸095-刘广建萨博汽车收购案分析教学总结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