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以下是1912—1913年中国女子学校及学生数量统计表(选自陈景磐《中围近代教育史》)。出现该表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年份 1912 1913 )
女子学校数(所) 占全部学校比例(%) 女校学生人数(人) 占全部学生比例(%) 2 389 3 123 2.737 2.879 141 130 166 964 4.811 4.582 A西方启蒙思想已传入中国 B?辛亥革命冲击着封建制度 C.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D.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2、民国中期以后,一种更新式更简化的婚礼形式——“集团结婚”在上海、北平等大城市流行,并很快为全国各地效仿。1935年,上海市社会局筹划组织了第一次集团婚礼,盛况空前,全国各大报纸派出记者百余名,上海市民更是比肩接踵前来一睹盛况。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集团婚礼在当时被民众普遍接受 C.大城市民众的思想解放程度高
B.集团婚礼效仿了西方的生活习俗 D.新式婚礼形式冲击着传统习俗
3、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开展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B. 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 C. 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D. 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4、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
A.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 D.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
5、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 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 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6、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从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有( )
年代 项目 1948?1966 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学历 26.6% 30.5% 10.6% 1967?1976年 28.8% 23.5% 11.7% 1977?1986年 12.66% 15.5% 12.6% 1987?1996年 5.6% 13.9% 25.3% ①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③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④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
消费水平指数 年份 国民收入指数 全国居民 1952 1957 1978 100 153 453.4 100 122.9 177 城市居民 100 126.3 212.6 农村居民 100 117.0 157.6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水平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8、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
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 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 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
9、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新式交通工具并未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D.人们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11、下图为民国21年在《申报》刊登的一则香烟广告。这表明当时( )
(注:“国难当头” “人人应有救国的责任”) A. 申报成为宣传抗日的主流媒体 C. 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B. 全民族抗战已成为社会共识 D. 爱国商家利用时局营销产品
12、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