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VIP专享】8-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8隧道)09.11.1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5mm。

防水措施。

1 8.6.6

纵向排水盲管应直接引水入侧沟。

求,防止雍水。

面宜与隧底填充面齐平。

修、维护功能的缓冲井(池)。

中心水沟间应设置排水管,间距宜为不大于50m。

双侧水沟相连通。干燥无水或排放量很小的隧道,可不设中心水沟。

件确定。隧道防排水应采取“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

则。地下水环境保护要求高、埋深浅的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封闭防水。

要求;暗埋中心排水沟应设检查井。检查井间距不宜为大于50m,其盖板

优先采用明洞顶设渡槽排水方案。

8.6 防排水

8.6.9 洞外排水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裂缝等,应采取封闭、引排、截流等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8.6.2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铺设防水板,防水板厚度不得小于

侧沟在边墙衬砌侧应预留进水孔,间距不宜大于4m。侧沟与

8.6.8 隧道洞内排水系统应与洞外排水系统顺接,必要时设置具有检8.6.7 隧道衬砌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应按一级防水要求采取可靠的8.6.5 水沟断面应根据水量大小确定。水沟的设置应考虑清理和检查8.6.4 隧道衬砌背后应设置与排水沟连通的环、纵向排水盲管。环、8.6.3 新建铁路双线隧道应设置双侧水沟和中心水沟,中心水沟应与8.6.1 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应结合隧道洞身水环境要求和水文地质条

中;经路堑侧沟、涵洞排放时,应采用无缝顺接,并保证过水能力满足要

应避开不良、不稳定地质体,以较短途径引排到自然稳定的沟谷3 对横跨洞口的自然冲沟、水渠,当沟底高程大于隧道洞顶高程时,2 对洞口范围威胁施工及运营安全的地表径流、坑洞、漏斗、陷穴、65

的风速不应小于2.0m/s。救援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

1

8.8.3

般情况下可采用450~500m。

8.7 运营通风

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宜设置运营通风。

8.8 防灾救援疏散

8.8.4 隧道内的紧急救援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道防护密闭门,门通行宽度不应小于3.4m。发生灾害事故后所产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满足旅客安全疏散需要,并不得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8.8.2 长度大于10km的隧道宜优先采用两个单线隧道方案。防灾通风应在火灾情况下能控制烟雾扩散方向,与人员疏散相反方向8.8.1 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应贯彻“以人为本,应急有备,方便自救,8.7.3 隧道通风方式,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考虑工务维修、防灾8.7.2 紧急救援站应设置防灾通风,避难所和有紧急出口的隧道应设

长度为20km及以上的隧道应设置紧急救援站,紧急救援站之

安全疏散”的工作方针。健全防灾救援疏散系统,预防灾害发生,将列车

度10km到3km之间的隧道应可结合辅助坑道情况设置紧急出口。

相反方向的风速不应小于2.0m/s;。防灾通风应与运营通风结合考虑。

行车密度、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及两端洞口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置应急通风;防灾通风应在火灾情况下能控制烟雾扩散方向,与人员疏散

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km;长度10km到20km之间的隧道应设置避难所;长

4 紧急救援站内满足人员等待的空间应按0.5m2 /人设计。

8.7.1 隧道运营通风应根据隧道长度、隧道平面与纵断面、道床类型、

2 紧急救援站内的疏散横通道间距不宜大于60m。横通道内应设置两

3 紧急救援站内应设置疏散站台,站台宽度宜为2.3m,站台高度应

紧急救援站长度应根据旅客列车编组长度加一定富余量确定,一

66

施。

5

砌结构应加强。 置变形缝。

散引导标识。

按0.5m2 /人考虑。

的衬砌隧道净空宽度。

8.10.1

8.9 抗震设计

口应有良好的过渡和衔接。500m、纵向坡度不宜大于12%。

洞口边仰坡宜采用柔性防护措施,并适当接长明洞。

设防段的长度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设防烈度确定,并不得小于2.5倍3.0m、高度不应小于2.2m。当采用斜井作紧急出口时,水平长度不宜大于

对活动断层破碎带地段,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预留断面净空。洞口8.8.6 紧急出口应优先考虑采用平行导坑和横洞,其宽度不应小于8.9.1 隧道洞口、浅埋和偏压地段以及断层破碎带地段应按现行国家8.8.7 救援通道、紧急救援站、待避所、紧急出口、横通道应设置疏8.8.5 避难所应设置应急通风、应急照明、应急通信等设施,其面积8.9.3 地震区隧道应贯彻“早进晚出”的设计原则,避免洞口高边坡。

紧急救援站内应设置防灾通风、应急照明、应急通信、消防等设8.9.2 隧道抗震设防段应采用曲墙有仰拱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并应设

8.10 接口设计

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其衬

施在隧道内的布置应综合考虑,减少设备洞室数量。隧道与相关专业的接

1 隧道洞口边坡防护应与路基边坡协调设计;

8.10.2 隧道与路基、桥梁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隧道设计应考虑相关专业在隧道内设施的布置要求。各种设

67

求:

顺利排出;

满足电缆铺设要求;

底部结构进行检测。

2 2 1 4 3 8.10.3

2 路基隧道分界处应设置过渡段;

8.10.4 隧道与无砟轨道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隧道内过轨管应采用预埋方式,管径不宜大于100mm,并应埋入1 无砟轨道底座应设置在牢固的基础之上。隧道底板、仰拱填充应与隧道施工完成后应对隧道结构的沉降与变形进行观测,并对隧道隧道衬砌结构应考虑接触网下锚、综合接地等专业的安装要求。隧道内的电缆槽向路基、桥梁范围的电缆槽过渡时其转弯半径应隧道洞内排水沟与路基排水沟应顺畅衔接,保证隧道内地下水能

隧道与接触网、通信、信号等专业的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要

3 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隧道底部结构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评估合隧道底部混凝土内足够深度以下,避免受力变形或损坏。

设备安装不应对隧道结构安全和防水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格后方可铺设无砟轨道。

5 桥梁与隧道相连时,隧道内的救援通道与桥梁人行道应平顺连接。

无砟轨道底座结合设置。隧道底板、仰拱填充应与无砟轨道底座结合设置。68

【VIP专享】8-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8隧道)09.11.11

1.5mm。防水措施。18.6.6纵向排水盲管应直接引水入侧沟。求,防止雍水。面宜与隧底填充面齐平。修、维护功能的缓冲井(池)。中心水沟间应设置排水管,间距宜为不大于50m。双侧水沟相连通。干燥无水或排放量很小的隧道,可不设中心水沟。件确定。隧道防排水应采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87ij454ah036aw5tvxo0daes3y38300x3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