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P20):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2、建构主义的观点(P32):
概述: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的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以自己的经验基础来构建或者解释现实。因而构建主义更加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维特罗克提出的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说明了这种建构过程)
2、学习的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选择题):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分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步骤)
构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一、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线呈现整体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自行发现要完成主任务的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注意不能过于简单化),同时提供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然后让学生单独或小组探索,逐步掌握所需技能知识并解决问题。
2、知识结构网络概念:认知主义下的直线型教学设计、构建主义非线性、网络化
的设计思想。
二、情景化教学,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
三、重视社会性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如小组讨论)
3、戴尔的经验之塔(P48~50页)
底层: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最高:语言符号
做的经验(下三层):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经验;
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和电视、静态图、广播、录像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平面指示图、图表、示意图)、语言符号塔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1)“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着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2)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3)教育不能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的经验,而必须想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
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4、常见视听教学设备及其应用(P75~80)
电视系统和电视机由发送、传输、接收3部分组成。发送端,图像变电信号;电视信号传输方式分为开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像信息)与闭路 (通过电缆) 两类;接收端(电视机),通过天线将将射频信号接收下来,电信号变图像和声音。
录像机:是视听教育中的重要设备、与摄像机、电视机、特技信号发射器等组合使用。可以很方便地对各种教育电视节目进行编辑组合、记录重放等操作。利用磁记录原理对教育电视信号进行记录和重放。磁头系统是进行电磁扎unhaunde关键部位。
视听媒体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有:1.主体式教学:在主体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管理者,主要完成组织、辅导答疑、实验指导及批改作业等工作,这种形式的视听媒体教学,要求配有高质量的视听媒体教材和认真负责的教
2.补充式教学: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可适时插入一段视听媒体教材,以补充表现教师讲解中学管理工作人员,能收到低投资、高效率的效果。
较难以其他形式表现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以提高教学信息传播容量和速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3.示范式教学:视听媒体教材可提供规范标准的行为模式,供学生观摩仿效,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误导与曲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个别化教学:视听媒体教学手段除了适合集体教学外,还十分适合于自学方式的个别化教学,十分方便学习者自定步调、因需求学、因材选学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各种层次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体素质优势,适合自学式继续学习。
5、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及其优点:(P87~91)1、基本模式:
1操作与练习:1、可以及时反馈相关信息;2、能够以多媒体方式有效激励学生;3、将学生的成绩及时加以保存;
2个别指导: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于个别化教育;教学效率高
3教学测验:(CBT: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动出卷、联机测验、自动阅卷及测验数据分析)有利于测定考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产生的试卷可以回避一些人为因素,有效性高;
4教学模拟:高效、安全、低成本;
5问题解决: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问题求解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问题解决来应用、检验和精炼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
6教学游戏:1、产生一种带竞争性的潜在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2、使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他们的所学知识,千方百计地寻求取胜的策略,激发潜能
6、目录检索工具(P128):
由信息管理专员在广泛搜索网络资源,并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按照某种主题分类体系编制的一种可提供检索的等级结构式目录。(不重要)
优点:所收录的网络资源经专业人员的选择和组织,可以保证质量,减少检索中噪音,从
而提高了检索的准确性。
不足:由于人工收集整理信息,因此花费大量人力及时间,难以跟上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所涉及信息范围有限,其数据库的规模也相对较小。(重要)7、搜索引擎:
概念: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并标引网页、建立数据库。以网页形式提供给用户一个检索界面,供用户输入检索关键词、短语、词组等检索项。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查找,并且按其相关度排序输出。(不重要)
优点:使用搜索引擎时,无需判断类目、归属,使用比较方便
不足:由于人工干预过少,使其准确性较差,检索中会有很多冗余信息。其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信息采集、储存(自动方式收集储存信息)、加工(即建立索引)、处理输出(相关处理并建立索引页面)等几个部分
检索功能:一般的,布尔逻辑检索(and or not);词组检索;截词检索(带*);字段检索8、多元搜索引擎:同过对多个搜索引擎的整合和调用,再反馈给用户;优点:可以获得多个独立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
不足:技术不完善,在信息来源及技术方面有限制,搜索结果不理想。如Dogpile9、微格教学的实施(P192页,先画图,再具体)
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模拟训练的实践活动。是以现代教与学的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系统科学为指导的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总的特征:
理论与实践结合;
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也可以说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话,观摩评价及时化。
图在书上:
P193(1)学习先关知识:
在实施模拟教学前应学习微格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利于以后观察学习内容的同化与顺应,提高学习信息的可感受性及传输效率,以促进学习迁移(2)确定训练目标:
训练之前,指导教师应向受训者讲清:本次训练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该教学技能的类型、作用、功能、典型事例运用的一般原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观摩示范:(4)分析与讨论:(5)编写教案:
(6)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7)评价与反馈:(8)修改教案:其定义:P190
微格教室(场所)又称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发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P272
其有着广泛的作用。采用工艺学记录、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电子档案、统计软件和评价研究工具等方法,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简单和科学。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P21)
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其内容均涉及到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的结构要求和基本内容。 再加实际(我的是)
2、对各种不同流派学习理论的认识(P37)
行为主义:代表起源,巴普洛夫、华生、斯金纳(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成功考强化。只注重有机体外在反应不注重有机体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是被动接受外部刺激、通过试误来获得正确反应。(斯金纳再次基础上的程序教学的个别化原理: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5个原则。)
认知主义: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行为。布鲁纳的需、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是把新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探求者。加涅信息加原理,知识信息现在短时记忆区,加工后存到长时记忆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其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的认知构建出来的。因此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另一方面也是对原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并结合实例
3、结合实例谈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步骤(一般以PPT为例)P94
答: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小组全员的合作,因此需要对开发过程的各个步骤和任务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作为行动的指南。
步骤: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和修改——使用
(1)环境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不仅包括学科领域及教学内容范畴,且应对教学提出具体要求,如学习新概念、训练解决某类问题的能力等)、课件使用对象分析(1、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如年龄;2、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以及其已掌握的相关基础)、开发成本估算。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
其实根据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如根据内容进行课时分配及教学单元的划分。
(3)脚本设计:脚本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软件编写的直接脚本。是从教学策略设计到计算机软件间的过渡。
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类脚本。文字脚本:包含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的文字描述,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内容和知识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模式选择。教学策略制定、媒体选择。
(4)制作脚本:是依据文字脚本及教育学科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进行课件交互式界面以及媒体表达方式设计、(5)PPT制作(6)修改与评价
4、举实例谈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P165)
答: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远程教育方式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符合提纲中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1、现代远程教育由于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交互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如视频教学、网络公开课)
2、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网上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将改变传统课堂中主要以教材和教师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学习方式。
3、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不仅可以发挥协作本身的优势、而且能够通过网络巨大化的交互功能有效解决传统的课堂协作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展开交流谈论、讨论对象范围局限(如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能一起讨论的问题)5、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各阶段主要任务。
1.前期分析。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背景分析。
2.教学目标阐明。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其方法有(1)行为术语法(2)表现性目标表述法(3)内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3.教学策略的制定。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如何教”的问题,即教学策略的制定。一般来说,适合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策略体系主要包括如下要素:教学过程的确定(主要指教学过程的阶段论)、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
4.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①方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既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其形式有文本形式、文本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文本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等等。②成果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指教学设计的形式性评价。其目的是获得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产品,提高教学设计产品质量。
6、结合实例,说说如何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P256) 一般实例以PPT为例答:应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使用性5个角度说
教育性:选题是否恰当(以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为衡量标准)、重点是否突出、是否以学生为主题、
科学性:1、内容是否正确、逻辑是否严密、层次清楚与否; 2、模拟仿真是否形象,举例是否恰当、真实、准确(如在PPT中)
3、场景设置、素材选取、名词术语、操作示范是否合理合规技术性:1、PPT中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是否设计合理。摆布、比例等方面 2、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文字醒目 3、声音清晰、音量、快慢适当。 4、交互设计合理
艺术性:1、媒体素材多样、选用适当、创意新、构思巧妙、 2、画面悦目、声音悦耳
使用性:1、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观看、记录 2、容错能力强,文档齐备
7、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组合的认识:
(1)将改变教学结构;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工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数字化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入
总结: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使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实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8、当前国内外教学评价的主要动态及特点:(P272)
答: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此为生命是教育评价。)
主要动向:课堂观察、调查、测验、档案袋评价、面向过程的评价(此为主要动向,分为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和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主要特点: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着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调查、测验以及学习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技术学习过程信息进行判断。在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中,评价结果的描述包括绝对性描述、相对性描述、比较性描述和发展性描述。
面向学习资源的描述是对学习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和标准通常包括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以下是书上P235~236页,个人感觉比老师提示的更为合理
现今国内外评价的趋势:评价不再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创新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和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被提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