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二章检测 宇宙中的地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章检测 宇宙中的地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章末检测卷第4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下图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宇宙飞船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的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轨道。图中金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表面温度高达400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对该宇宙飞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穿过小行星带近距离拍摄照片 B.能观测到地球从太阳前经过的情景 C.可探测光球层黑子及其活动周期 D.能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

2.下列关于金星表面高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云层吸收大气辐射多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多 C.金星表面反射太阳辐射强 D.金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宇宙飞船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而小行星带处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故A项错误;该宇宙飞船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不可能观测到地球从太阳前经过的情景,B项错误;该宇宙飞船计划飞行6年,而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故C项错误;该宇宙飞船可以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D项正确。第2题,云层对大气辐射主要以反射为主,A项错误。如果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多,那么到达金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金星表面温度会降低,B、C两项错误;读材料可知,“金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接近金星表面的CO2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射,热量无法散发,而其表面温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超级“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金星表面最终达到了如此高温。故选D项。

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下午在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S、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 A.黑龙江 B.广东 C.新疆 D.四川

4.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 ) A.一直向南 B.一直向北

C.先向北,再向南 D.先向南,再向北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S、N为南北方向,与SN垂直的PQ为东西方向,所以a位置位于正西方。只有二分日时才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落时当地地方时是18:00,北京时间是17:30,所以当地的经度是127.5°E,只有A项符合。第4题,由图可知,在17:30时a太阳即将落下,而b太阳仍在天空,b比a昼长长,因此可知b昼长夜短。春分日四个月以后是7月21日前后,此时该地昼长夜短;秋分日四个月以后是1月23日前后,此时昼短夜长。所以a为春分日。春分日以后四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为向北,从夏至日到7月21日前后为向南。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第5~6题。

5.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16日6时30分 B.16日18时30分 C.17日4时30分 D.17日20时30分

6.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飞船发射时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西五区比东八区晚13小时。美国纽约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16日18时30分,B项正确。第6题,由材料可知,飞船发射时,北京时间是10月17日7时30分,10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图B、图C中北极无极夜现象,B、C两项错误。图A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冬至日的日照图,A项错误。全球昼夜状况只有图D符合,D项正确。 图1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图2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图2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图2中C坡)栽种小树苗。据此完成第7~9题。

图1

图2

7.图2中A埂的作用是( ) A.改变沟内光照 B.拦蓄地表径流

C.升高沟内温度

D.增加地表粗糙度

8.一年中正午时分,图2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黄赤交角取23.5°)( ) A.60天 B.100天 C.180天 D.340天

9.6月22日,图2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为(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7.A 8.B 9.C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图中A埂是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成,位于南面,可以减少正午阳光对沟内小苗的照射,有利于小苗成活,A项正确。树苗种在沟内,本身就有拦截地表径流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培土到树顶,积水过多,不易成活,B项错。A埂遮挡了光照,对于沟内温度影响不大,C项错。增加地表粗糙度主要是为了防风,而小树种在沟内即可防风,D项错。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沟内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说明只要正午太阳高度达到60°,沟内小苗即可全部被阳光照射。该地位于北纬40°,计算可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10°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的时间为(23.5°-10°)/47°×2×180天,约为100天,故选B项。第9题,该日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太阳高度为0°,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3.5°(90°-40°+23.5°),则该日太阳高度变化为147°,而当太阳高度大于60°时,沟内小树苗能够被全部照射,期间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73.5°-60°)×2=27°,该日北纬40°昼长为15小时,计算可得,该日沟内小树苗能够全部照射的时间为3小时,故选C项。

(2019湖北八市十二校一调)下图示意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0°N。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 )

A.0° B.10°S C.10°N 11.乙地纬度为( ) A.20°S B.20°N C.40°S 12.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 ) A.S点高度降低 B.Q点向右移动 C.T点向左移动 D.Q、T间距增大 答案:10.C 11.A 12.D

D.20°N D.40°N

解析:第10题,据图分析,甲地位于30°N,正午太阳高度为70°,昼长大于12小时,应为甲地的夏半年。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0°N。第11题,据图分析,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且昼长小于12小时,应为乙地的冬半年,此时太阳直射点为10°N,乙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90°-(乙地纬度+10°)=60°,计算得乙地纬度为20°S。第12题,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说明太阳直射点从10°N向南移动,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减小,昼长变短,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会增大,昼长变长。因此,S点高度增加,Q点向左移动,T点向右移动,Q、T间距增大。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据报道,南京高楼“紫峰大厦”建成后,居住在北楼南侧的陈先生发现居室日照时间变短,不足两小时。依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一年中,住宅建筑白昼最短日的日照时间应满足大于或等于两小时的标准。下图为南京市(约32°N)某两居民楼示意图。

(1)指出南京一年中白昼最短的节气及物体正午日影朝向。

(2)在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说明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住宅楼间距的差异及其原因。 (3)为使已建北楼住宅的日照达到法规要求,假设在北楼南方重新规划建设紫峰大厦,请你简单说出两种合理的设计方案。 答案:(1)冬至。正北。

(2)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住宅楼间距大。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地区小。

(3)保持紫峰大厦高度,拉开两楼的间距以达到要求;保持两楼间距,降低紫峰大厦的设计高度以达到要求。

解析:第(1)题,南京市位于32°N,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京市昼最短、夜最长,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朝向正北。第(2)题,为了保障充足的光照条件,楼间距应当不小于南侧楼层的最长影长,以使得相邻两栋楼房不会受到遮挡。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对较大,所以北方地区楼间距要大于南方地区。第(3)题,为了保障北楼有良好的采光,可以采取降低南楼高度或者扩大楼间距的方法。

14.(2018广西南宁测试)(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米2)分布示意图。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二章检测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检测宇宙中的地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4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下图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宇宙飞船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的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84ma0tu727px008twlp8xswm2yhl0015l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