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木桩控制,标高控制点测量完成后立即用平地机进行刮平。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需要时,再返回刮一二遍。用轻型压路机立即在刚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然后再用平地机整平一次。每次整平都按照要求的坡度和路拱进行。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使接缝顺接平整。
水泥石灰稳定土垫层表面的低洼处,严禁用薄层水泥混合料找补。摊铺时,按“宁高勿低”的原则,最好整平(终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 5.5碾压
5.5.1在碾压成型前对刮平的灰土顶面进行标高复测确认高程没问题后,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进行碾压,以求各部分碾压的次数尽量相同(通常两侧多压2~3遍)。
5.5.2水泥石灰稳定土整平满足要求后,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大含水量时,立即用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重叠1/2轮宽,后轮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每小时不大于1.5~1.7千米,以后每小时不大于2.0~2.5千米。
5.5.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5.5.4碾压过程中,水泥石灰稳定土的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发生“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换以新的混合料或添加适量的水泥重新拌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5.5.5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石灰稳定土,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无明显的轮迹。 5.6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5.6.1同时施工的两个作业段衔接时,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6m不进行碾压,后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碾压部分,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于后一段一起碾压。
5.6.2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石灰稳定土层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cm的槽,直挖到路床顶面。此槽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切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第二作业段拌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一小段,人工进行补充拌和。平整时,接缝处的水泥石灰稳定土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利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
5.6.3水泥石灰稳定土层的施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采用垂直相接。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刚模版做支撑,方木或刚模版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板)的一部分,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二幅的部分,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5.7 养生
5.7.1 底基层碾压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应洒水养生。
5.7.2 完工后的水泥石灰土垫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
5.7.3水泥石灰土垫层养护时间未到7天且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时,不应开放交通;必需开放时,须采用覆盖措施并限制重车通行,通行车速不得超过15km/h。 5.8 验收程序
5.8.1水泥石灰土垫层养护时间达到7天以后,取芯检查厚度,灰土路面弯沉检测。
5.8.2测量中线偏位、纵坡、横坡、高程、平整度、宽度。 六、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等级确保合格。 6.1验收标准
水泥石灰稳定土垫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见下表。
其中主控项目底基层压实度大于95%,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0.8mpa。
6.3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
6.3.1.严格按技术规范标准和监理程序选择性准备水泥石灰稳定土原材料,做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水泥石灰稳定土用作道路路面垫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
6.3.2.严格执行合同规范和监理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检查认可,后道工序不准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报检。
6.3.3.开工前在技术规范规定的时间内,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段实施方案铺筑规定长度的试验段,对计划用于工程的材料、配合比、松散系数、最佳含水量、稳定土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取得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数据,以指导施工。
6.3.4.施工前对路床内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6.3.5.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做到其级配、灰剂量、压实度、强度均达到规范的标准。
6.3.6.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停留和“调头’。
6.3.7.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达到设计要求,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6.3.8.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充分碾压,不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摊铺时,按“宁高勿低”的原则;最后整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
6.3.9.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
6.3.10.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6.3.11.任何机械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避免破坏底基层表面。碾压过程中如发生“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换新材料或重新拌和。
6.3.12.养生期七天完成后安排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3.13.养生和交通管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其它施工车辆可以在两侧人行道(人行道单侧3米宽)范围内通行施工。
6.3.14.严格按施工方案中明确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保证质量的措施组织实施,确保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质量。 七、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7.1、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7.1.1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把一切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7.1.2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每项工作和每天的作业安排由施工员和安全员布置安全工作,交底安全要点,经常检查落实情况。
7.1.3特殊工种(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路拌机)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保证施工安全。
7.1.4施工现场,特别是夜间施工要设立明显标志。日挂线旗,夜挂线灯,防止不必要安全事故的发生。
7.1.5工地临时用电必须有专职电工架设电线,用绝缘的木杆或砼电杆挂起,每个用电点需安装有配电箱,箱内有保护线路的漏电保护器。工地电工定期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放过每一个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