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来源学科网]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2.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A.草叶上的露珠 B.屋檐下的冰挂 C.树叶上的白霜 D.旷野上的白雾 3.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内侧会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夏天,在电风扇下吹风,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4.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刻度尺放置正确的是

[来源:Zxxk.Com]

- 1 -

5.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步行速度约为5km/h D.脉搏正常跳动3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D.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7.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景物在镜中成像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v-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9.2016年4月8日,主题为“溱湖‘篙’歌、千舟‘潼’庆”的溱潼会船节在十里溱湖开篙,发令枪响,几艘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其中一艘龙舟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4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6m/s,则该龙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4m/s B.5m/s C.4.8m/s D.6m/s

ZXXK][来源学科网

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跟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 2 -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1.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后,以下列哪一物体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A.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B.“神舟十一号”飞船

C.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 D.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12.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甲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

A

B C

D

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不可能是图乙中的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小明在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 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按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4.塑料制品厂使用的注塑机,先将塑料颗粒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成固态并压制成塑料盆.塑料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需要 ▲ 热;塑料是非晶体,在由液态变成固

态的过程中,塑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右图中的 ▲ (选填“a”或“b”). 15.假期中,贝贝同学一家去溱湖游玩.(1)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她站在湖边的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 ▲ 现象;(2)她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所见之鱼其实是鱼的 ▲ 像(选填“虚”或“实”),这是光的 ▲ 现象,此现象是光从介质 ▲ 射入 ▲ 造成的;(3)她还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行的趣景,以白云为参照物,鱼是 ▲ 的;(4)雨后天晴,溱湖上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 ▲ 现象,物理学史上,最早通过实验研究此现象的科学家是 ▲ .

- 3 -

16.如图所示,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甲图是用相同 ▲ 比较 ▲ ,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乙图是用相同 ▲ 比较 ▲ ,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s/t,这种方法与 ▲ 图方法相同.

17.小明在观察“碘锤”实验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 ,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都会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 ▲ ,折射角是 ▲ .

19.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N A 空气 30O M 水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20.小明坐在一列从泰州开往启东匀速行驶的动车上,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400m、车长200m,若此动车全部通过此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20s.则此动车的速度是 ▲ m/s,动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 ▲ s,坐在座位上的小明通过此大桥的路程是 ▲ m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6分,解答22、23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 4 -

21.(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乙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3)请在丙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F N

甲 乙 丙

22.(6分)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这两个标志牌所提供的两条信息分别是什么? (2)该轿车在经过图示的标志牌时速度已达40 m/s,并仍以此速度向姜堰行驶,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3)若此轿车按要求行驶,从标志牌处到姜堰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3.(4分)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此处海水的深度为多少米?

(2)利用此法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试简述理由.

- 5 -

M A

O F F F B

姜堰 40 km

24.(2分) 甲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 s;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乙图示方法测量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 ▲ cm.

25.(7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甲

(1)图甲中A、B、C是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为 ▲ ℃;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 (选填“升高”或“不变”).

(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

丁甲 (4)如图丁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

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其理由是: ▲ .

26.(4分)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须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 (2)实验中气泡运动的起点不从玻璃管底部记录40 cm s/cm 30 cm

50 的原因是 ▲ .

20 cm 40 30 (3)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10 cm 20 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0 cm

10 t/s

0 2 4 乙

6 8 10 - 6 -

① ▲ ;② ▲ .(请写出两条)

27.(6分)小琳在照镜子时发现,她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于是她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以及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她按图甲摆放器材,进行实验. (1)她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 .

(2)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 ▲ (选填“A”或“B”)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 (3)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

[来源:Z+xx+k.Com]

1 5 5 甲 乙

实验次数 2[来源:Z_xx_k.Com] 3 6 6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 4 (4)小琳将图甲中的毛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ON与平面垂直(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NOF ▲ ∠EON(选填“>”、“<”或“=”). (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

28.(11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 cm.

甲 乙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 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

- 7 -

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 反射.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 .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的明暗将 ▲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 ▲ (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A B C

0 10 20 丙 30 40 50 cm 60

(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近视眼镜的镜片为 ▲ (选填“凹”或“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① ▲ 或② ▲ (均以透镜为参照物).

- 8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C 6 A 7 B 8 B 9 C 10 A 11 B 12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振动 音调 空气 14.熔化 吸 b

15.(1)反射 (2)虚 折射 水 空气 (3)运动 (4)色散 牛顿 16.时间 路程 路程 时间 甲 17.升华 熔化 凝华 18.60° 30° 19.同一直线 光沿直线传播 倒立 20.80 15 1400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6分,解答22、23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每小题2分,共6分)图略 22.(2分+2分+2分=6分)

(1)标志牌距姜堰40km 从标志牌到姜堰车速不超过120 km/h (2)违反了交通法规 40m/s = 144km/h > 120 km/h (3)20min (0.33h) 23.(2分+2分=4分)

(1)1500m (2)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24.(2分)337.5 2.13(2.11-2.14均认可)

25.(7分)(1)B 96 (2)99 不变 (3)水量多少不同(合理即可)

(4)不会 温度达到沸点后,试管中水无法继续吸热

26.(4分)(1)秒表(答秒表刻度尺的不扣分)

(2)气泡刚开始做加速运动 (3)①气泡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气泡速度为5cm/s)

27.(6分)(1)像的位置(2)A 像物大小相等 (3)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 (5)光路可逆

28.(11分(1)10.0 (2)放大 投影仪 漫 (3)蜡烛距凸透镜一倍焦距(烛焰

- 9 -

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4)完整 变暗 (5)B (6)凹 ①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②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 10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图文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来源学科网](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82wr3mmu46cyp27lz4y3h0qq02ukg01by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