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工艺流程
质检工程师签发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实验室检测砂石料含水量实验室出具施工配合比监理签认搅拌站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检测混凝土性能指标汽车泵泵送入模浇筑成型养生检验验收
图4.2-1 混凝土作业工序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
4
方案。
5.1.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发现与规定不符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按规定作好记录。
5.1.3完成原材料的选定、复检工作,并应充分考虑试验周期和可能出现的原材料变化,尽早开展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工作。
5.1.4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试浇筑,以便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对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温升过程进行测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2施工工艺
5.2.1连续梁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经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由质检工程师根据签认后的检查证,发出混凝土浇筑令。
5.2.2所用的投料计量装置使用半年请计量局进行检定,使用过程中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自校;每次使用前复核一次。
5.2.3试验室根据骨料含水率,按照已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
5
工配合比,经试验主管确认后发放给搅拌站,并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含水率每班抽测2次,雨天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2.4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5.2.5搅拌前将搅拌机和混凝土存运设备用水湿润,检查卸料闸门是否灵活,开动搅拌机空车运转2~3min,确认正常后排尽积水,再投料搅拌。
5.2.6搅拌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控制为150s。
5.2.7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得超过30min;最长不得超过混凝土的
6
初凝时间。否则,将搅拌机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
5.2.8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采用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篷、采用井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尽可能在傍晚或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5~30℃之间
5.2.9混凝土的拌制速度和浇筑速度密切配合,拌制服从浇筑。 5.2.10混凝土浇筑完后,搅拌机及时冲刷清洗干净,并进行维修保养。 5.2.11试验室前三盘每盘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浇筑正常后,每50m3抽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含气量、坍落度、扩展度各1次,每100m3抽查入模温度1次,并作好记录。
5.3混凝土运输
5.3.1根据施工地点与搅拌站间距离,采用4~8台8m3混凝土罐车运至浇筑现场,通过3台汽车泵(一台备用)输送混凝土入模。 5.3.2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7
5.3.3严禁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5.3.4混凝土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须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5.4混凝土浇筑
5.4.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检查记录,并将预应力孔道位置作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需经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5.4.2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阴雨天气或施工场地泥泞时,上模型作业人员应将鞋子冲洗干净,防止泥土污染钢筋或混凝土。
5.4.3梁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汽车泵泵送,分段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浇筑时间尽量控制在6h以内或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滞留时间不得超过1h,间断时间不得超过2h。 5.4.4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控制在2~4%,坍落度要求180~220mm,扩展度450~550mm;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控制在5~35℃,入模温度5~30℃。
8
铁路桥梁工程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