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沁园春.雪》
我很爱读毛泽东的诗词。通过学习和反复阅读,深感他的诗词造诣很深,每一篇都是精工雕琢的艺术珍品,特别是《沁园春?雪》百读不厌,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读了这首词,使我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这里浅谈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独领风骚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作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东征途中。当时,正是民族斗争、国内战争异常激烈的年代,虽然他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日寇正肆虐而疯狂地侵略我国所以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正是代表中华民族、代表人民的利益,才有这种气魄和灵感,写下了这阕史诗般的光辉词篇,并带领全国人民奋勇抗战。 一九四五年八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日寇,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同年,毛泽东以惊人的胆略和气魄,亲自到重庆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震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当时成为重庆的一大政治新闻。于是毛泽东的故旧及一些社会名流纷纷前往住地拜望。在毛泽东抵渝的笫三天,柳亚子先生面呈一诗,并称颂毛泽东亲临龙潭虎穴是“弥天大勇”,同时他提出索要毛泽东的诗稿。后来毛泽东致柳亚子一封信,并送上自己手书《沁园春·雪》一阕。
不久,热情的柳亚子先生把毛泽东书赠的《沁园春?雪》与自己
的“和作”在重庆《新民报晚刊》上一起发表了。一时使得政治气氛紧张的山城平添上几分风雅。由于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过去对毛泽东所知甚少,他们读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以后,无不被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胸襟、气魄、才思、文采所折服,所倾倒!当时搅动山城,震惊全国,独领风骚。正如柳亚子先生用诗句称赞为:“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隔了几天,重庆《大公报》又把毛泽东“雪”词转载在新闻版上,便引起了各方面强烈的反响。正如柳亚子词中写到:“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二)气势恢宏
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他充满革命的理想主义激情和浪漫主义诗人气质。他的诗词源泉,来自丰富的实践。阅读他的诗词,无不感到豪迈雄健、气势磅礴,这里就《沁园春?雪》恢宏的气势归纳为:“博、大、精、深”四个字。
1、博。毛泽东《沁园春?雪》,其内容非常广博,具体表现在:(1)从大地到天空。寓指神州的“北国”,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遍地冰雪、长城、黄河、高山等景物;诗笔忽然转到天空的“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好风光,使读者进入了一个更新更美的境界;(2)从静态到动态。“千里冰封”和“顿失滔滔”,使人感到多么的沉静;接着又写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仿佛我们看到舞动的银色长蛇和奔跑的蜡色群象,还有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竞争精神,使人感到意境深远,气魄超拔;(3)从古到今。毛泽东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回顾了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引出“无数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史上的豪杰;他们与当今无产阶级革命家相比,就“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紧挨着诗笔疾转当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是笔力千钓,意味深长,余音缭绕。
2、大。这首词气魄之大,已超越常人的视野,可以说前无古人。具体之大有:(1)景物环境大。一开始就看到巨大的飞雪和“北国”的长城以及大河、高山等,把人们引到雄伟壮丽的秦晋高原和祖国旷远辽阔的大环境中;(2)数多量大。冰封“千里”、雪飘“万里”,还有纵贯数千年的英雄“无数”,皆为数多量大,语气壮阔,气势雄浑,使读者视野无限,如临其境;(3)题材人物大。毛泽东对《沁园春?雪》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两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可见,这首词的题材之大不言而喻。“雪”不仅是诗词艺术作品,而且是政治性较强的力作。词中纵论历史上突出的而有代表性的无数英雄豪杰,从秦皇写到成吉思汗,前后跨越1400多年的历史人物,挥洒自如,笔势浩荡。
3、精。读了“雪”以后给人们的印象,不仅是博大,而且词材别具一格,写得非常精致质朴,表现在:(1)精雕细刻。“雪”的作品风格是豪放又精致细腻,整个词基本律稳、语工、字句千锤百炼,恰到好处,富有音乐性、节奏感,琅琅上口;(2)精确自如。词中写到许多历史人物,批判的锋芒对准封建统治者,其靶子精确无误,不过只确切地点出了他们的弱点:“略输”、“稍逊”、“只识”而已,笔锋自如一转“俱往矣”,正如毛泽东自注所说:“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漫骂这些人吗?”;(3)精于词意。“雪”词雄视古今,妩媚壮丽,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统一,但不因格律的羁绊物害意,如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