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学考试笔记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

?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163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 提出了泛智教育

? 论证了学年制、班级授课制 。

?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

康德(I·Kant,1724—1804) ——首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 一、教育的产生 ? 1、生物起源论 ?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2、心理起源论

?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

3、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一方面,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另一方面,教育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教育本质的异化

教育本质的异化,是指教育成为异己的力量,成为异化的、无人的教育,这种教育非但没有完成其培养人的作用,反而成为限制人发展甚至伤害人的力量。

教育本质异化的表现为:阶级社会为“奴化”教育,现代社会为“物化”教育

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已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一般来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手段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

理想的教育:

所谓教育,不过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活,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和灵魂。

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几个方面。这几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遗传与人的发展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它是指人的机体与生俱有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它包括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三、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带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地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地阶段性,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一、 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二)、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

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

主要观点

一、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

第二、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

第三、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

第四、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 评价

(1)积极方面:社会本位论将对教育目的考察的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视角的转换在近代有助于教育与教会的分离;在当代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

(2)不足之处: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完全将受教育者当成是等待被加工的“原料”,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

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和教育学者。

主要观点

第一、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

第二、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

第三、这种趋向在道德或价值上是“善的”或“向善的”;

第四、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确保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国家,才是善的和正义的国家;

第五、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

第六、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评价

(1)积极方面:个人本位论在教育上和社会上都具有一种革命的作用,有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伸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权力,同时对于人性也有一种解放的作用。 (2)不足之处:

第一、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第二、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毁坏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 第三、掩盖了自己的阶级属性。

教育无目的论 1、代表人物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

实事求是地说,“教育无目的论”其实并不是主张教育不要目的,而是主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注意此标题中的“教育无目的论”用了引号,意指其是一种“误解”。 评价

? ? ? ? ?

第一:人是一个经验系统;

第二:人的发展即是个体经验能力的提高;

第三: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简而言之,“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或改组”。

积极方面:所要反对的是从教育过程外部强加而来的多重教育目的,所要提倡的是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所要培养的人是能够不断适应和改造民主社会的公民和建设者。

? (2)不足之处:过分重视教育的内在目的而忽略教育的外在目的,过分强调个体

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忽略环境对个体的约束和限制因素,看到个体与环境一致的一面,忽略个体与环境相冲突的一面。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一)成为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

这种提法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价值。他们不是剥削者,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

(二)人的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四个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有全面发展教育的诸因素。如个体的智力发展、品德发展、身体发展、审美发展等

三)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个性发展指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主体意识,形成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其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具有个性的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 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

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 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教育功能

因此,教育功能可大致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个体发展概括而言,即个体的身心发展。鉴于个体“身”

的方面的发展相对更多地取决于自然的成熟,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更多地在个体“心”的方面。个体“心”的发展反映出来的对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为个性化与社会化两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故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一、教师的基本含义

“教师”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一种社会职业,其二是指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作为从业者来讲,从广义上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上来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属于教育者当中的一部分,而并非全体。本章中,我们对教师的探讨是在狭义的层面上进行的。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首先,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其次,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学生的“向师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首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其次,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性决定着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再次,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性决定着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一、教师素养概述

(一)教师素养的含义

教师素养(或称教师职业素养、教师素质等)是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一般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方面。

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教师主要扮演传授者、教学管理者、心理保健者、学生的朋友、学习者、研究者等角色。

教师角色的特征

1、教师角色具有社会规定性

社会必须严格规定教师职业角色所具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任务。 2、教师角色具有社会示范性

教师作为社会代表人,是社会学习的楷模,他的言行代表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角色对社会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3、教师角色具有社会规范性

在学生面前,教师是公众形象,起着表率作用,因此必须对教师角色行为进行规范。

教师角色的特征

1、教师角色具有社会规定性

社会必须严格规定教师职业角色所具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任务。 2、教师角色具有社会示范性

教师作为社会代表人,是社会学习的楷模,他的言行代表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角色对社会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3、教师角色具有社会规范性

教育学考试笔记整理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泛智教育?论证了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7ptw5wqum6tck19hpxv8jj329nz0t003o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