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 经
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吋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 经
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工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的宏观战略措施。
3. 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与适宜程度。
4. 土地质量评价:为了全面衡量土地质量水平,显化土地差异,以土地对某一特定用 途
而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的综合鉴定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5. 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 土地需求量预测: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內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 先
测算和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7. 土地规划后评价:指在规划结朿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朿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 守
法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8.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和配置。 9. 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 一
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0. 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K经济对农产品的耑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 确
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的区域。
11. 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了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保护区域。 12. 土地整理: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 态
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期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 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3. 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创造土地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途径和 措
施的总体安排。
14. 土地整治及对象:在一定曲艺内,雅居土地利用规划,才有行政、经济、法律和 技术
手段,对田、水、林、村等进行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 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吐了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措施。
对象: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泽地、风沙地、低产地和滩涂地等。
15. 土地复垦及对象: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早场破坏的土地采取整 治
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对象:挖损、塌陷、压占早场破坏的土地
16. 土地开发及对象: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手段多大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 地
利用程度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对象: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
【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川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 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rti—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
1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 评
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二、问答题
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
① 土地利用数量分析(分析各类用地的Ifif积及占总用地的比重,掌握各种土地类型的数
量,用绝对量和相对量即人均面积表示)
②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利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法相结合,分析用地结构变化及动态平衡情
况)
③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 ④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分析每种用地的投入和产山的效益)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和内容:
1、 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
绝对量分析:包括已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丨摸清家底,各类用地1
相对fi分析: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数fi f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耕地减少的速度1
2、 土地资源的结构分析:分为土地资源单项分析和土地资源综合分析。
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源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类型来表 述。 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 的组分结构分析 3、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根据特定的0的,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判定,以评 估
其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 逐级控制原则; 动态平衡原则; 节约利用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3. 居民点布局原则:
用地规划原则: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合理利 用
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功能分区要求:1、经济合理要求:居民点要与周围经济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2、 环
境保护要求:不要让来自生产的污水、大气排放物和噪声影响到居 民
E3、建筑技术要求:各种建筑用地的土地承载压力、地形和地下 水位
都应满足建筑的要求,尽可能不采川人工基础以减少基础投入。
4. 如何评价人口承载力:
(一) 以粮食为标志的人口承载力分析
通过计算已订购曲艺的土地所能生产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口开推算土地的人口承 载力。
(二) 农业生态区法
通过对每一个具有相同气候和土壤的同种农业生态区的土地生产力进行估算來确 定在不同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准条件下的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三) 系统动力学法
建立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不同策略下人口变化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从整体上反 应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5、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构成、功能?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是在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屮应用的一个专题子系统】 硬件: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数据输出设备。 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空间分析软件;辅助分析软件。
功能:数据的输入与检查;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显示和 绘
阁输出、人机交互的友好接口等功能。
5. 如何进行耕作田块设计:
1. 耕作田块的长度: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灌溉效率和合理组织田 间生产过程。一般在500至800m左右。
2. 耕作田块的宽度。①在平原地区机械化较高的条件下,田块的宽度要便于机械顺利作 业;②在需要排水的地区,田块宽度要结合排水沟的有效间距来确定。
3. 耕作田块的规模。田块的长度与规模是相互制约的。10到13hm2在不同地区由于采用 不
同的经营方针,种植不同的作物种类田块规模差别很大。-?般在平原机械化旱作地区, 要求m块有较大规模,在丘陵水m地区,规模较小。
4. 耕作田块的外形。①为了给机械作、Ik和田间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田块外形力求规整; ②在不规则外形地形上划分耕作田块时,要力求外形规整;③在A然界边较多的地区, 最
好把自然界线设计成田块的短边。
5. 耕作田块的方向。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为其创作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机械作业和
水土保持,
6. 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要求田诀内土壤、坡向、和坡位一致。 6.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
1、 土地利用规划阁。 2、 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 3、 技术和法律文件及其他调查资料。 4、 施工图及实施计划。
【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的内容
1、 阁件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图、各种专题地图、施工图等 2、 文字部分: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文本、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 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图: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图,一般均以复制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工作底图。 1设计程序:1)初步设计:在晒蓝阉或透明描阁纸上进行。
2)技术设计:在初步设计方案取得规划单位和上级部门批准同意后才能惊醒 此
项。在优质复制图上进行。
2土地利川规划图的清绘:在设计技术图上川绘图墨水进行最后绘制 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整
饰:图库、比例尺、指北针、图名及图】
7.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主要程序:
1、 耕地现状和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 2、 耕地需求量预测。 3、 基本农m保护面积指标的确定。 4、 基本农田的布局。 5、 规划成果整理和绘阁。 【规划程序 1、 准备工作:组织准备、资料收集、制定工作方案
2、 耕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分析: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耕地利用的问题、耕地的
开发利用潜力
3、 耕地需求量预测:农产品需求、建设用地需求、上级下达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指标 4、 保护指标的确定与分解】 8、 效益评价方法:
1、 市场价伉法:把环境质量看做是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的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后者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
2、 机会成本法:应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来计量规划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或损失。 3、 替代市场法:川替代的物品和老挝市场的价格作为确定不能用市场价格飙升的物品 和劳务价值的依据
4、 调查评价法:通过专家或资源使用者的调查来估算资源价伉或项目效益。 9、 费用评价
1、 防护费用法:为消除会减少资源破坏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作为资源破坏带
来的经济损失。
2、 影子工程法:当资源遭到破坏以后,人工建设一个工程來代替原來的资源利川效益,
用建造新工程的费用來估计原來资源被破坏带來的经济损失。
10、 如何进行粮食需求量预测?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对粮食的需求形象因素的判断进行分项估算加总求得粮食需求量,影 响因素有:
① 人口增长: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城镇居民的口粮成为巾国一定时期内粮食增长的 主要动力。
②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是对粮食需求增长的新动因,城市化进程将对粮食的间接
消费产生影响
③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cdp每增加10个百分比将间接消费粮食4300万t ④ 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逐步适当增加动物性消费
【人均粮食需求预测:选定某一时期不同积极发展水哦的区域并确定在这一时期的人均收入 和人均粮食需求数据作为横截而资料建立人均收入与粮食需求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把这种 函数关系看做是一种“普通的关系”并据此预测任意区域未来的人均粮食需求量。
粮食需求量一般包括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酿造及其他工业用粮等项消费量,这些方面 的需求量又决定于人口总数、城乡人口比例、收入水平、农业生产规模、食品工业发展以及 出口等因素。一般來说,可以根据上述对粮食耑求影像因素的判断进行分项估算加总求的粮 食需求量。
1) 口粮:城镇人均口粮稳定在100kg,农村乂目前260kg递减至200kg(年均递减1.7g) 2) 饲料粮:按肉类比1:4,蛋料比1:2.5,鱼料比1:0.8,奶料比1:0.3预测生产所需动 物性食物
的饲料用量;加上役畜所谣要的饲料用粮。
3) 种子用粮:2000-2030以年均1500t计算 4) 工业用粮:以每年递增100万t计算
5) 损耗及其他用粮:预计每年200亿kg作为损耗及其他用粮】
11、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编制过程和内容 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摸清家底,规划基础 2、 土地供给量预测:明确土地利用潜力 3、 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
4、 确定规划0标和任务:规划的方向 5、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的核心内容 6、 土地利用分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7、 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实施的保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规划层次:企国一一省级一一地(市)级一一县(市)级】 规划程序:
1、 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成立规划工作小组 2、 方案编制阶段
(1)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和土地供需预测
(2)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通过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计算,以达到协调各类用 地
的关系。
(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
(3)制定技术方案:规划大纲等 (4)收集资料:相关的文字和图件资料
(3) 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要作好“两个估计”和“两个协调” (4) 编制供选方案(5)方案择优(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
3、 规划审批阶段(1)由专家评审土地利用规划成果(2)再由政府部门审批
12、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
1. 准备工作:明确任务、组织班子、收集资料、明确问题、 2. 编制规划:总体构想、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优化、系统评价 3. 规划实施:系统运行、系统更新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 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2、 按规划时间分为:长期土地利用规划、屮期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规划 3、 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在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一省一市一县一乡五级 土
地利用规划。】
13、 公路选线原则(不同地区选线特点P274)
一是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叫和运输量的需要; 二是因地制宜;
三是连通性好,路线短,节约用地;
I川是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
五是经济合理。
1) 、平原、微丘陵地区
1、 平原地区,力求取直短捷;微丘地区沿地形布设 2、 避免穿越居民点,与其他线路相交,倾角不小于45° 3、 合理处理路桥关系 2) 、山岭、重丘陵地区 1、 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2、 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fi,降低造价 3、 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
4. 公路线形一般有: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和越岭线
考试卷B 名词解释:30 1、 土地利用规划 2、 土地质量评价 3、 土地人口承载力 4、 土地需求量预测 5、 土地利用结构 6、 基本农田 论述: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简答:56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
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3、 居民点布局原则: 4、 如何进行耕作田块设计: 5、 如何进行粮食需求量预测?
6、 土地整治的对象 7、 土地潜力包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