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土壤学部分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土 壤 肥 料 学》

土壤学部分教学大纲

总学时:30 理论24 实验实习6 课程学分:1 课程面向专业:蚕学本科专业、农学本专科 Ⅰ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为农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Ⅱ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土壤的组成、性质及其与水、热、气、肥耕作等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土壤粘土矿物类型与电荷、离子交换、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水、肥、气、热等性质的动态变化关系。 二、能力、技能方面

通过实验分析、野外观察等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测定土壤水、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土壤养分等到方面的技术,初步掌握野外认土和剖面观察方法,并将所分析观察结果与生产问题进行综合解释,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 Ⅲ 选用教材的基本依据

虽然已有面向21世纪的《土壤肥料学》统编教材,一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吴礼树主编;还有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的,陆欣主编的教材。但由于我国南方、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有较大的差异,为结合实际,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也不相同。如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采用陆欣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土壤肥料学》教材;南京农业大学使用的是《土壤肥料学通论》,沈其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采用的是谢德体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土壤肥料学》,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农业大学以及广西大学也有采用此教材。

Ⅳ 课程讲授大纲(24学时,1学分) 绪 论(2 学时)

教学目的:1、明确土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了解土壤学的地位以及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壤学的地位以及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讲授要点:1、土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3、土壤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4、土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5、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4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土壤母质的来源;2、明确土壤形成的基本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壤母质与母岩的相关性,土壤形成的基本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讲授要点::课堂讲授:1、土壤母质的形成;2、土壤的形成。 第二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6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2、明确各类物质在土壤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壤的物质组成、质地层次肥力、有机质对土壤的影响、土壤水的主要化学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讲授要点:课堂讲授;1、土壤矿物质组成;2、土壤有机质;3、土壤生物;4、土壤水;5、土壤空气。

第三章 土壤基本性质(6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土壤基本性质的概念、种类;2、掌握土壤性能与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土壤的生产性能。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讲授要点:1、土壤吸收性;2、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3、土壤孔隙性、结构性、耕性;4、土壤热性质;5、土壤生产性能。

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4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土壤形成的条件及分布;2、掌握主要土壤的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主要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讲授要点:1、土壤的形成条件及分布;2、我国土壤的形成过程;3、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利用改良。

第五章 土壤管理(2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2、弄清土壤的退化、及培肥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土地和土壤资源现状、土壤的退化及土壤的培肥。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讲授要点:1、我国土地资源;2、土壤退化与防治;3、土壤培肥。

土壤学实验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验大纲

实验一 土壤机械分析及质地速测 (2学时) 1、了解土壤颗粒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土壤机械分析的基本方法。 3、学会手测质地方法。

实验二 土壤有机质测定和腐殖质速测 (2学时) 1、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掌握测定方法和基本计算。

3、熟悉腐殖质速测方法,了解其用途。 实验三 土壤养分速测诊断 (2学时) 1、了解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2、学会养分速测的基本方法。 3、学会诊断壤养分丰缺状况。 二、教学实习大纲解(野外实习二天) 1、目的要求

? ?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认识成土环境因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 ? ?

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 学习土壤生产性能的观察和农情访问。

结合成土因素、土壤剖面、土性等,综合评价土壤肥力。

2、实习内容

? ? ?

肥料学部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及任务

《肥料学》研究植物、土壤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其中心任务是解决合理施肥的问题。它由植物营养与施肥基本理论和肥料特性与施肥技术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主要讲述植物营养成分、植物根系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等内容;后一部分主要讲述常用各种化学肥料的成分、性质及合理施用技术,有机肥料的特性和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各种有机肥料的积制方法、肥料成分、性质和合理施用技术,施肥与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肥料学》是种植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直接服务于各类种植业,是种植业各课程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方式、养分在植物体的迁移、运转规律、环境条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等,施肥对农产品产量、品质的影响,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

2.掌握氮、磷、钾化肥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在土壤中转化过程,以及肥料合理分配和有效施用技术。

3.了解各种中、微量元素的营养特点,及有效施肥范围、条件、技术。掌握复合肥的特点、性质及合理配方的依据,掌握复肥高效施用技术。

4.认识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有机肥与化肥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开发、综合利用有机肥源的途径,了解各种有机肥的合理积制方法。

5.了解施肥与环境的关系和防治施肥对环境的副效应,认识施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直接作用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技术措施。

校区附近紫色土观察:了解地形、母质与土壤厚度、质地结构、耕作等的关系。 (1天)

实验室标准剖面观察,观看教学幻灯片。 (1天) 实验室内,综合评土比土,测定土壤性质。 (1天)

三、课程讲授大纲(20~25学时)

第6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4~5学时) 讲授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施肥与植物产量品质的关系、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 本章重点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

第7章 大量元素肥料(5~6学时) 讲授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植物氮、磷、钾的营养作用,土壤中氮、磷、钾的循环,主要氮、磷、钾肥种类、性质和施肥技术,氮、磷、钾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本章重点

植物氮、磷、钾的营养作用,主要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主要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主要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第8章 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复混肥料(4~5学时) 讲授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植物中量元素硫、钙、镁和微量元素硼、锰、钼、铁、锌、铜、氯的营养作用,土壤中中量和微量元素的循环,主要中量和微量元素肥类种类、性质和施肥技术;复混肥料的基本概念、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合理施用以及肥料的混合技术。 本章重点

植物中、微量养分元素的营养作用,主要中、微量养分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肥技术,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合理施用。 第9章 有机肥料(3~4学时) 讲授内容

土壤学部分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学大纲总学时:30理论24实验实习6课程学分:1课程面向专业:蚕学本科专业、农学本专科Ⅰ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土壤肥料学》课程是为农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7n6j13b679x6b7430x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