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实录
师:非常好,聪明的同学可能已经感悟出来了,老师的“有过交集”“有过碰撞”两个问题实质上问的是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谁和老师认识(或者交往或者打过交道)?现在,我们综合刚才的问答,就可以这样总结:同一个问题,问法是多样的,每一种问法就是一个角度。说到这儿,我又想问问题:这学期我们写作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生:表达交流的内容。 师:你说的表达交流在哪里?
生:在课本的“目录”中,有四部分内容。(学生读目录中“表达交流”)(附必修3“表达交流”内容如下: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师:大家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论据”“论证”两个词语推测出的。 师:为什么呢?
师:你关于议论文基本知识掌握得很好。议论文三要素还有一个要素,在哪个部分可以看出?
生:应该在第一部分“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可以看出来。 师:为什么用“应该”这个词?你用“应该”表示“确定”还是“不确定”?
生:不确定。
师:为什么是“不确定”?
生:因为“论据”和“论证”这两个词非常明显表示议论文。但是,第一部分中“立论”一词的意思是“确立论点”。由此推断可能说的是“论点”。
师:你的语感很好,能够展开“相关联想”,言之有理。其实。你的分析是非常合理的。同学们,关于本学期所练重点文体议论文的提问,还可以这样设计:本期所练议论文,教材编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提出要求的?
生:论点提炼,论据选择使用,论证方法借鉴,议论中的记叙等四个方面。
师:希望大家把这学期的写作任务熟记在心,目的是让大家随时关注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老师照样会自己去做。
生:这就叫角度,(说着该生在空中用手指画了一撇一横)。 师:奥,你说的是一撇一横构成的角度,请你在黑板上给同学们画一画。(上黑板画出角度)
师:数学学得不错,首先联想到数学课上学的角度,但是,大家觉得今天学习的这个“角度”是Xx同学画的这个角度吗?
生:不是,今天学习的角度的含义是“看问题的出发点”。 师:两个同学所说的“角度”的含义都是正确的,字典上写得很明确。但是,在“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这个特定语境下,选择比喻义比较合适。因为汉语特点之一是一词多义,学习时一定要根据语境选择字词含义。同学们,字典是大家无言的老师,你们将来会离开老师,但是,字典是随叫随到的终身老师。可是,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判断是用不上字典的,比如,有人说“1个加1个是2个”。面对这个判断,你怎么想呢?为什么?
生:是2个。数学知识告诉我们的。
师:嗯,这叫正面思考。还可以离开数学领域去思考呀! 生:物理上1个力加1个力,有时合力是0.
生:1本好书加1个读者就是1顿丰富的精神大餐。
师:同学们联想丰富,这种联想跨过了学科,突破了学校,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所以,一般情况下面对问题,我们要学会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只有跨地域联想,写作才会精骛八极、纵横捭阖。再比如,有人说:开卷有益。你怎么认识的呢?为什么? 生:开卷未必有益。对于一个缺乏自制力的人来说,如果沉迷于玄幻、武打、色情等书籍中,就未必有益处了。
师:你的思维带有批判性,直接从逆反方向思考的,还应该有正面思维,大家怎么判断“开卷有益”?
生:开卷的确有益。 生:跨学科思考。 生:突破地域思考。 生:跨行业思考。
生:还可以正面思考或反面思考。
师:大家总结得很到位。我们平时练习按照角度立论,出题人给大家的材料形式基本是固定的。看课本P页,从文体角度给“写作练习”分类。
生:诗歌类材料、记叙性材料。
生:我分析“写作练习”3/4/5三道题,可能是议论性材料。 师:为什么用“可能”这个词,表示确定还是不确定。
师:你的分析判断很正确。下来同学们以“写作练习”第二大题为例,讨论怎样确定“角度”?怎样“立论?(自主练习)
(巡视3分钟后,发现学生不会确定“角度”,顺势询问:)不知道怎么确定“角度”是吗?
生:是的。(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
师:谁知道“记叙类材料”怎么确定角度?(无人回应,过了一会儿)
生:大概是以人物多少确定的吧! 师:为什么是“大概”呢?
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是记叙类材料,当时老师讲的,我记不太清了。
师:有这样的印象也是好的。同学们,有些东西一定要烂熟于心,像“叙述类材料的立论角度是人物多少”的知识,不但要记熟,而且要会用。“写作练习”第二大题的角度结果有了吧?
(学生列出了角度: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路人;别人(有人);有人;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
师:下面,继续自主立论。(学生没有完成,下课铃声响了) 师:课后完成剩余的练习,根据“写作练习二”材料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主立论。请选3个角度,分别立论。第八节自习后上交。(下课)
教学反思:《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这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是选取“角度”,教学难点是“立论”,但是,课堂预设太过举例研讨“选取角度”了,导致教学难点未能论深论透、举一反三练习,预计学生立论操作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再上这部分内容,会直接询问学生“读完这部分内容,大家觉得最难操作的是‘角度’还是‘立论’”,然后,开门见山直奔学生问题,带领学生一起释疑。课前预设还是把教学难点解决方案未能“想透彻”,犯了不了解学情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