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光明*创编 2024.03.07
中华民族:傣族(daizu))
欧阳光明(2024.03.07)
傣族是中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
他们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了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傣族:礼仪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 傣族: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
*欧阳光明*创编 2024.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4.03.07
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傣族:饮食
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傣族:建筑
傣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传统舞蹈:孔雀舞 中华民族:景颇族(jingpozu)
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 习俗
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食俗
*欧阳光明*创编 2024.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4.03.07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采、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景颇族重大节日
“目瑙纵歌”,是云南省德宏景颇族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也是景颇族人民祝颂吉祥幸福、欢度丰收的传统节日。“目脑”是景颇语的音译,意即“大伙跳舞”,
此外,还要祭“能尚”宸庙,祭“能尚”每年两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较隆重,届时要杀牛、猪、鸡等,以庆贺丰收。
景颇也过“吃新谷”节,“吃新谷”都选在农历八月的一个龙日,届时把新谷炒干、舂成米,与老米合在一起做饭,以喻老米、新米接续不断。吃新饭时,要把饭菜和酒洒到地里一部分,献给地鬼,然后全家共餐。
中华民族: - 阿昌族(achangzu)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由于长期和汉、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使用汉文。
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铁器
*欧阳光明*创编 2024.03.07
2024年三年级少数民族之欧阳学文创编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