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
课题 第3课 《认识物体的形状》 学科 小学科学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 年级 一年级下册 1.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学习 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2.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重点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难点 学法 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 教法 演示、讲解 教学准备 师:乒乓球、木块、橡皮和螺母每组若干;不同的收纳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幻灯片:出示下雪啦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下雪啦、下雪啦,小动物们都来作画了,快来看…… 问题。 授新课 活动1: 观察立体物体 1.过渡:形状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这些形状都是平面的。如果物体是立体的,它们的形状有哪些特征?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活动。 2、活动1观察立体物体。 3、提出问题1:观察角度发生变化,所观察物体的1、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1。 2.总结汇报回答问题2。 1.了解学生在数学课上对形状学习的掌握情况。为后面教学的调整提供借鉴。 2.让学生通过简形状会发生变化吗? 4.幻灯出示四种物体的观察效果图。 5.提出问题2:哪些物体,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后,它们各个面的形状都一样?哪些物体,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后,它们各个面的形状不一样? 讲授新课 活动2:把乒乓球和木块分别平铺到同样大小的盒子里。 1、 过渡:分别把乒乓球、木块、螺母、橡皮平铺到盒子中,只铺一层。平铺的方法一样吗? 2、 先平铺乒乓球和木块试一试。 3、 问题1:想一想为什么把乒乓球和木块放在一起做为一个活动,分别平铺。 4、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 比一比乒乓球和小木块放置在盒子里的数量哪个多? 6、 问题2:小木块放入盒子里的数量要比乒乓球多,你能找到原因吗? 7、 记一记:把平铺放入盒子里的物体数量记录下来. 8、 问题3:想一想乒乓球和小木块你还有其它的平铺方法吗?为什么? 9、师归纳小结:通常各个面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平铺方式是单一的。如乒乓球和正方体的小木块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已经找不到其它的平铺方法了。 1、回答问题1:乒乓球和木块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后,它们各个面的形单的观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1、让学生认识到大小差不多的物体,它们的形状不同时,它们占据空间的方式是状不会变化。 不同的。 2、学生实验. 3、回答问题2:乒乓球是球形的,很多空间没有利用上。 4、做好记录。 5、回答问题3:乒乓球和小木块的各个面都相同,因此没有其它方法平铺。 2、意识到各个面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平铺方式是单一的,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讲授新课 活动3:把螺母和橡1、过渡:前面我们已经分别平铺了乒乓球和木块。1、学生实验接下来我们分别平铺螺母和橡皮试一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2、回答问题1:立起来后能1、让学生意识到每个面的形状不同的物体,以不皮分别平铺到同样大小的盒子里。 3、把平铺放入盒子里的物体数量记录下。 想一想你还能铺的更多吗?选择螺母或橡皮试一试。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提出问题1:为什么立起来平铺更多? 6、老师小结:每个面的形状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面放进盒子时,它们在盒子中占据空间的方式会发生变化。 够利用更多的空间。 同的面放进盒子时,它们在盒子中占据空间的方式会发生变化。 问题研讨 1、比较记录表中的数据,讨论交流: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 2、总结归纳:物体形状的特殊性会对平铺的方式和平铺的数量产生影响。 能够根据分析数据得出乒乓球和正方体木块无论怎样摆放,其放在盒子里的量都是一样的等结论。 让学生意识到物体形状的不同,会影响平铺的方式和平铺的数量。 巩固提升 判断 1.物体的形状会不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 2.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只和它自身的形状有关。( )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根据“盒子”的形状,选择不同的平铺方式。 让学生意识到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有时还取决于装它的“盒子的形状” 课堂小结 认识物体的形状 形状是可以被观察的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 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课程结束,与老师一起梳理本课知识点 总结本课所学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大小 板书 认识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大小 呈现本课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