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人教版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了俄国经济发展

1920 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时间:1921年

3、内容:(1)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

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3)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5、特点(“新”在何处):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建设:1924 年 1 月,列宁逝世。1925 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从 1926 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措施: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1928-1937 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4、结果:快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工业化强国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5、性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6、影响:(1)积极性: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2)局限性: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

1、背景:粮食收购危机的爆发

1927 年底至 1928 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开始: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过程: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4、实质:将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为工业化提供支持。 5、影响:(1)新经济政策被终止;

(2)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四、苏联模式

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3、实质(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4、影响:(1)积极性: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局限性: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习题巩固:

1、“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一变化,有助于( )

A.结束沙皇统治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防止生产过剩

2、观察右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1929年,斯大林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为此他( ) A.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制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计划

4、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5、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家 年均增长率 苏联 24.3% 英国 17% 法国 9.4% 德国 7.1% 美国 4.3% 日本 3%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C.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6、材料一 到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 “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列宁

(1)材料一中“冲击的办法已经失败了”指的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分)

7、材料二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1分)

部编人教版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了俄国经济发展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2、时间:1921年3、内容:(1)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76gt4lpfz4mu7526k929d31q9p63i00ee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