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4学年度第3学段 直升初二年级语文课程教与学诊断 (2024.4) 命题人:谷秀梅 季安琪 任宇岧 雷其坤
注意: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卷相应位置,对准题号。
一、古诗文(25分)
1.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①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原本静止的鱼忽然向远处游去的两句是: , 。
②《诗经·周南·关雎》中,表现文静善良而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理想配偶的两句是: , 。
③《诗经·邶风·式微》中,劳动者感慨若不是因为君主,为什么要日落天黑时还在露水中劳作的两句是: , 。 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友人不要在分别时像恋爱中青年男女一样落泪的两句是: , 。
⑤盂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洞庭湖发端,写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的两句是: , 。
⑥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山中景色使鸟儿怡然自得,水中影像使人俗念消失的两句是: , 。
⑦李白在《送友人》中,表现自己在分别来临时潇酒挥手,任凭离群的马嘶叫的两句是: , 。
⑧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月亮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夜深人静的两句是: , 。
⑨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梅花纵使调零于地,化为尘埃,也香气不改来表现自己品格的两句是: , 。 ⑩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直接描写卖炭翁的外貌的两句是: , 。
2.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人”究竟为何人,众说纷纭:持“爱情说”,认为“伊人”是意中人(部编教材采纳此说法);持“政治说”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持“理想说”,认为“伊人”是象征理想。
B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想象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穷愁潦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D.《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女子,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那青绿的衣领,佩玉的绶带让她沉醉。恋人约会不至,她有一丝淡淡的失落惆怅,但这份惆怅又是有所节制的,因而增加了这首诗的含蓄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小石潭记》,回答3-5题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从山门右折( ) ②而犹不忍去( )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④斗折蛇行( ) ..
4. 语句翻译(每句2分,共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疾趋,度石罅,瀑见
5.下面两句话在写法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异同?(3分) ①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月是故乡明” 为什么会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4分)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游记,完成7-10题(11分)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游西溪,本来是从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tiào wàng,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泰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③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wān yán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
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④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支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⑤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⑥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有删改)
7.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tiào wàng( ) ②wān yán( )
8.文章开头说“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请概括作者在微雨中欣赏到了 哪些“野趣”?(3分)
9.文章题目是“西溪的晴雨”,为什么第⑥段在自然景物之外还要写与“老僧”相关的内容?(3分)
10.请赏析第③段标注下划线的语句。(3分)
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二)阅读下面演讲词,完成11-13题(10分)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马丁·路德·金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独立宣言》)
我梦想有一天,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
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 2 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洛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乔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瞭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儿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11.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概括。(3分) 12.文章分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3分)
13.文中有很多“让自由之声从……响起来”这样的句子,为什么不简单地说“让自由之声从美国各地响起来”?而要用这这么繁复的语言呢?(4分)
三、名著阅读(14分)
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文段,回答第14-15题。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14.文中他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15. 作者以上面这段文字作为小说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5分) 16.阅读下面傅雷先生的一封家书,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淇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一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 perfect 【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 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1955年1月26日
16. 傅雷先生希望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这种教育理念,在上面这封书信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分条概括。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4学年度第3学段直升初二年级语文考试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