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微生物检查法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分泌物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有诊断价值。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有效。

第十章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点:

1、形态结构:中等大小的G-菌,大多有菌毛、鞭毛,少数有荚膜,没有芽胞。

2、培养:兼性厌氧或无氧,营养要求不高

3、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致病菌和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糖。

4、抗原结构:

⑴O抗原:存在于细胞壁脂多糖(LPS)最外层,具有属特异性。 ⑵H抗原:菌体失去鞭毛后发生H-O变异。 ⑶荚膜抗原:具有型特异性。

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最常见耐药性变异。

第一节 埃希菌属

■埃希菌属供6种,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大肠埃希菌。其主要表现在: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并能为宿主提供一些具有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物。 ②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正常菌群:肠道外感染) ③有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可引起人类肠胃炎。(特殊菌群:肠道内感染) ④大肠埃希菌在环境、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产气。IMViC试验(吲哚生成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利用试验)结果:++--。能产生大肠菌素。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物质

①黏附素:使细菌紧贴泌尿道和肠道细菌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蠕动作用而被排除。 ②外毒素

2、所致疾病

①肠道外感染——大多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

败血症:大肠埃希菌是从败血症病人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的G-菌

新生儿脑膜炎:大肠埃希菌是小于1岁婴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因子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肠道(上行性),占泌尿道感染首位、女性多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②肠胃炎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婴幼儿、旅游者腹泻,与霍乱功能相似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成人腹泻,与菌痢相似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婴儿腹泻(水样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7):

出血性结肠炎,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AEC): 婴儿腹泻(持续性)

第二节 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人类是其主要宿主,灵长类动物也是其天然宿主。 一、生物学性状 ①G-的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营养要求不高

②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迟缓发酵乳糖(一般3~4天)外,均不发酵乳糖。在S.S等选择培养基上呈无③色半透明菌落。

④动力阴性,引起肠道疾病的无动力细菌。

⑤志贺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分类依据,借以将4群和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 A群——痢疾志贺菌(10)

B群——福氏志贺菌(13)→我国最常见 C群——鲍氏志贺菌(18) D群——宋内志贺菌(1)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㈠致病物质: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尚能产生外毒素。

㈡所致疾病:

①志贺菌引起细菌性痢疾。我国常见的主要是福氏志贺菌(B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 ②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③志贺菌传染几乎只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④志贺菌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经过1~3天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常有发热、腹痛、水样腹泻,约一天左右,腹泻次数增多,并有水样腹泻转变为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后重,下腹疼痛等。 ④急性中毒性痢疾常见于小儿,常无明显消化道症状而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急性细菌性痢疾与10%~20%的病人可转变为慢性。 ㈢免疫性:抗感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分泌性IgA,病后免疫期短暂。 四、微生物检测 初步将志贺菌从肠道杆菌中鉴别出来的生化反应方法是:半固体双糖含铁培养基接种试验

第三节 沙门杆菌

根据DNA同源性,分为肠道沙门菌和邦戈沙门菌。

沙门菌中少数血清型是人的病原菌,绝大多数宿主范围广泛,部分沙门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败血症,动物感染大多无症状或为自限性胃肠炎。

一、生物学性状 1、G-菌,有鞭毛,除个别外周身都有鞭毛,一般无荚膜,均无芽胞。

2、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SS选择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S型菌落。

不发酵乳糖或蔗糖,对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糖发酵,除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均产酸产气。

3、抗原主要有O和H两种,少数有表面抗原。功能上与大肠埃希菌K抗原类同,一般认为它与毒力有关,故称Vi抗原。(伤寒杆菌Vi抗体的检查可用于调查带菌者。) 4、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差。 二、致病性 沙门菌有较强的内毒素,并有一定的侵袭力,个别菌型尚能产生肠毒素。 1、侵袭力:能侵袭小肠粘膜 2、内毒素: 3、肠毒素: ■所致疾病:

传染源为人和带菌者,后者在沙门菌感染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1、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沙门菌是胞内寄生菌。严重者有出血或肠穿孔等病发症。 2、肠胃炎(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约占70%。

3、败血症:经口感染,经肠道入血,败血症症状明显而肠道症状不明显 4、无症状带菌者:约有1%~5%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在症状消失后1年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有相应沙门菌,转变为无症状(健康)带菌者。

三、免疫性 特异性细胞免疫是主要防御机制。特异性体液抗体有辅助杀菌作用,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的sIgA有关。肠热症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四、微生物检测 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测定血清中是否有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1、标本采取:

■肠热症:1W取血,2W取粪便,3W取尿液,1-3W取骨髓液 ■食物中毒: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败血症:血 ■带菌者:粪便

2、分离鉴定:增菌(血、骨髓)→EMB、SS→生化反应→血清鉴定

3、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Widal)→(问答:试述肥大反应原理及其判断)

■肥达反应:是指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抗原、H抗原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原测定可疑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的定量凝集试验。(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第2周)

■原理:伤寒杆菌有三种抗原:分别为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体表抗原(Vi抗原)。其中以O抗原及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而Vi抗原的抗原性不强,且相应抗体效价低且为时短暂,随细菌的消除而消失,故不列为肥达试验的检测项目。当抗原遇到特异性抗体时,便会发生凝集反应,通过对凝集物量多少来推算病人体内抗体的多少,以协助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方法:试管凝集法(定量)

当TO≥1:80,TH≥1:160,PA、PB均≥1:80才有意义

■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临床意义: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O抗体(IgM), H抗体(IgG) * O 、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 O 、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 只有H升高,则可能是预防接种过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 只有O升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的交叉反应。

■分析结果时应注意:①正常人抗体水平。一般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②动态观察:一般随病程延长第2次检测抗体效价比第1次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③区别H、O抗体增高的意义:两者同时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两者同时低于正常无意义;O抗体效价高而H抗体效价低,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若H抗体效价高而O抗体效价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是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五、防治原则 目前新一代疫苗为伤寒Vi荚膜多糖疫苗。 肠热症目前使用的有效药物为环丙沙星。

第十一章 弧菌属

弧菌属(Vibrio):为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G-单毛菌,运动极活泼,分布广泛,多存在于水中,对人有致病性主要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第一节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的发源地: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有3个疫源地 印度恒河三角洲(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六次世界性大流行,始于1817年。 印尼苏拉威西岛(霍乱弧菌El Tor生物型):第七次世界大流行,始于1961年至今未停止,累及140多个国家。 孟加拉湾(O139群霍乱弧菌):始于1992年,危害相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G-弧菌,单鞭毛,穿梭样动力,鱼群状排列,有菌毛,个别有荚膜,无芽胞。

2、培养特性:兼性厌氧,氧气充分生长良好。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pH7.4-9.6),故用pH8-9碱性培养基,形成光滑透明湿润的“水滴样”菌落,分离(选择)能在无盐培养基中生长(区别其它弧菌)。

3、生化反应: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靛基质(+)

4、抗原分型:根据0抗原的不同,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可引起霍乱,其余不致病或仅引起胃肠炎等, O1群包括两个血清型:古典生物型和埃托生物型(E1-Tor)。 5、抵抗力:较弱,干燥时易死亡,水环境中可存活两周(水源性传播,水性爆发);怕酸——正常胃酸4min;不耐热——100℃,1-2min;对消毒剂敏感,可用漂白粉处理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①霍乱肠毒素——最强烈的致泻毒素 ②菌毛:使细菌定植于小肠

③鞭毛:鞭毛运动有利于细菌穿过黏膜表面黏液,其致病机制与ETEC的LT相似,但作用强烈得多。

2、所致疾病:霍乱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水源和食物。 ■传播途径:经口传播 ■潜伏期:2-3d

■临床表现:剧烈吐泻、米泔样,每日数十次,持续2-3天,失水12000ml,严重吐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肾衰、循环衰竭、休克、死亡,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大大降低死亡率。

■免疫力:病人愈后可获得牢固免疫。但以前感染O1群获得的免疫对O139群感染无交叉保护作用。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烈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流行迅速、死亡率高),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尤其首例)对防治蔓延意义重大。 1、标本:“米泔样”便及呕吐物,快速送检,指定实验室

2、直接涂片镜检:悬滴法或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穿梭样运动有助于诊断。 3、分离培养鉴定

4、快速诊断:荧光菌球法,SPA 协同凝集试验

四、防治原则

加强国境检疫,加强水源及粪便管理 及时检出病人,隔离封锁疫区 疫苗接种

对症治疗,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及时抗菌治疗。

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嗜盐性弧菌,沿海地区常见,存在于近海海水、海泥、海产品中,1950年首发于日本大阪,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一 、生物学性状

1、G—弧菌(多形性),单鞭毛

2、具有耐盐性(与霍乱弧菌的显著差别),在含有3.5% 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无盐不长,>8%也不长。 3、神奈川现象(KP):神奈川现象(KP):在特定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中某些菌株在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为碳源的我妻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该现象作为鉴定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机制不甚明确

(KP+为致病株、KP-不致病)

KP+有耐热性溶血毒素(耐热直接溶血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及黏液素及黏液素酶

2、引起食物中毒

好发夏季,误食未熟海产品等而致,潜伏期短5-72h(24h),急性胃肠炎症状,水样便,病程短,可自愈。

3、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可重复感染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四)微生物检查法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分泌物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有诊断价值。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有效。第十章肠杆菌科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点:1、形态结构:中等大小的G-菌,大多有菌毛、鞭毛,少数有荚膜,没有芽胞。2、培养:兼性厌氧或无氧,营养要求不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74r92lr1a3xy6q95ja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