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力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Experimental Technique of Mechanics 力学实验技术是航天航空和工程力学专业重要的实验课之一。其基本的教教学目的与重点 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了解实验过程、掌握最基本的固体和流体实验技术和原理。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实验/实践为主 □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 □自学为主 □其它 ?□中文 □ 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授课语言 □英文 □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学分 考试 评分标准:课堂10%,实验、习题20%,最后的考试70%。 中文 1.现代光测力学/李喜德编著(讲义), 清华大学教材科;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2.应变电测与传感器,张如一,沈观林, 李朝弟 3.流体力学实验技术/陈克城主编,清华大学教材科 外文 3 总学时 48 □文化素质课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中文名称 开课单位 力学实验技术 航院 1. 光测力学教程, 赵清澄等主编 2. 实验应力分析 / 张如一, 陆耀桢 主编 3. 基础流体实验/徐有恒等编 主要参考书 材编委 3.Photomechanics, P. K. Rastogi, Springer, 1999 4.Optical 4.流动显示技术/总装军训教measurement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P. K. Rastogi, Artech House, Inc. 1997 普通物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 先修要求、适用适用力学、航空航天、机械、精密仪器、水利水电、材料、核技术、汽车、院系及专业 能源与动力、化工等。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400字,双语教学课程须同时提供中英文内容简介) 课程内容将围绕基本的力学参数和工程问题,介绍固体和流体实验技术中力学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实验设备和操作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固体和流体参数测量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应用领域和适用范围;能制定初步的实验方案和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为其以后的课程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列多级标题,如设有实验,还须注明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注:星号为自学内容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电测 第一章 电阻应变片 1.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类型 2.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3.横向效应系数及影响 4.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5.应变片的粘贴和防护 第二章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1.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 2.温度效应的补偿 3.应变片在电桥里的布置 4.交流电桥的输出电压 5.电位计式电路 第三章 静态应变测量 1.静态应变测量步骤 2.贴片方位及应力换算 3.静态应变仪的校正 4.环境湿度与温度的影响 5.测量导线的修正 6.接触电阻与多点测量 第四章 动态应变测量 1.动态应变仪及其频谱 2.应变片的动态响应 3.动态测量系统 4.波形图 5.仪器系统的振幅及频率特性 *第五章 运动构件的应变测量 1.运动构件应变测量的特点 2.温度补偿 3.应变片及导线的保护 4.运动构件应变测量中的信号传递 5.集流器线路接法 *第六章 高(低温)应变测量 1.高(低温)应变测量的特点 2.高温应变片的工作特性及测定方法 3.高(低)温应变测量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第七章 高液压下的应变测量 1.高液压下应变测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高液压下应变测量中应变片和导线的保护 3.导线的密封装置 4.应变片的压力效应 *第八章 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处理 *第九章 相似理论和模型设计基础 *第十章 数据处理与信号分析 第二部分:光测 第一章 全息干涉技术, 第一节 光学测量技术简介 第二节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双曝光与时间平均全息干涉 第四节 实时与频闪全息干涉 第五节 全息干涉术的应用介绍 第二章 散斑干涉技术, 第一节 散斑的性质和检测原理 第二节 散斑照相术 第三节 散斑场的逐点和全场分析 第四节 双光场散斑干涉 第五节 散斑检测技术应用介绍
力学实验技术教学大纲要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