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2019年最新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中国传统文化

B.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文化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对一个事物价值的判断因人而异,说明价值具有(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64、.“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这表明( )。

A.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性真理走向相对性真理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C.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

D.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5、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践的( )。

A.唯一尺度 B.价值尺度 C.真理尺度 D.客观尺度

6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现实和理论的关系

D.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67、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反映论 D.先验论

68、价值评价的认识对象是( )。

A.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 B.价值客体的结构和功能 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D.主客体之间的依赖关系

69、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

70、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基本形式有( )。

A.感觉、知觉、概念 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 D.知觉、表象、推理

71、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

A.人们的认识欲望是无止境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 C.事物的本质是深刻的

D.主客观条件限制和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72、“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是( )。

A.认识过程的终结 B.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 C.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D.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73、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践的( )。

A.唯一尺度 B.价值尺度 C.真理尺度 D.客观尺度

74、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75、当我们在书上看到动物、植物等一个具体概念时,就会在大脑中立即出现一个感性的形象于此概念相对应。这表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转化 C.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和推理的工具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76、“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77、下拉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C.实践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D.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78、要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必须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7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质上是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 )。

A.感觉论 B.反映论 C.经验论 D.实践论

80、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才会成为认识的对象,才有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81、以下关于真理和价值关系错误的观点是( )。

A.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 B.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C.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

D.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

8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来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8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84、“有用即真理”是( )的一个典型。

A.主观真理论 B.客观真理论 C.实践真理论 D.神启真理论

85、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的矛盾和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是( )。

A.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B.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C.物质和意识的矛盾 D.认识和实践的矛盾

8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

A.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是相对的 C.是绝对的

D.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相对的

8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 )。

A.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社会历史性的

88、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 )。

A.相对性 B.绝对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8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0、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价值是主观的

B.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91、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之内的客观事物

92、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2019年最新答案)

A.中国传统文化B.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C.社会主义文化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3、对一个事物价值的判断因人而异,说明价值具有()。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64、.“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v5x8quh11qw0b8cvba7dd7d92whi01am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