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对胃痛怎样辨证分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医对胃痛怎样辨证分型?

发布时间:2010-12—7 16:32:35

1、湿热互结证 胃臆疼痛灼热,脘腹胀闷,恶心,干呕,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肠鸣漉漉,便溏或便秘。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结,气机不畅,故见胃脘疼痛灼热,脘腹胀闷;胃气上逆则感恶心,干呕;湿热内盛,津不上承,故有渴不欲饮,口苦口臭;湿热下注则尿黄;湿热伤及肠道,传化失常,故有肠鸣漉漉,便溏或便秘;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结之象。 2、肝胃气滞证 胃脘疼痛,连及胁肋,胀闷不适,食后尤甚,嗳气嘈杂,呕恶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见胃脘疼痛,连及胁肋;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可有胀闷不适,食后尤甚,嗳气嘈杂,呕恶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为肝胃气滞之象.

3、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食后

胀满,呕吐清涎,纳食减少,腹泻便溏,四肢酸软,畏寒喜暖,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 证候分析: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故有胃脘隐痛;虚则喜按;寒则喜暖;脾虚运化迟缓,水饮停胃,故有食后胀满,呕吐清涎,纳食减少,腹泻便溏;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酸软;阳虚则生内寒,可有畏寒喜暖;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为中虚有寒,脾阳不振之征.

4、胃阴亏损证 胃脘疼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食后饱胀,干呕嗳气,口干舌燥,渴喜冷饮,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

证候分析:胃阴受伤,胃络失养,故见胃脘疼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胃失和降则食后饱胀,干呕嗳气;阴虚津少则口干舌燥,渴喜冷饮;肠道失润则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5、瘀阻胃络证 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拒按,便血色黑。舌质黯红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气滞则血瘀,血瘀有形,可有胃脘刺

痛,痛有定处,拒按;血脉受伤,可致便血色黑;舌质黯红有瘀斑,脉细涩均为瘀血内结之象。

中医对胃痛怎样辨证分型

病情观察和一般护理

仔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伴发症状及诱发因素,如与饮食、情志、气候、环境的关系等.除发热、疼痛或合并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外,一般患者如为闷痛或疼痛缓解时,可起床活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饮食有一定规律,避免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经常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使病人了解过度劳累、忧思恼怒、恐惧悲观对本病的影响,平时注意自我调节,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辨证施护

慢性胃炎有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寒邪客胃、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血停滞等7种证型。对不同证型应做到辨证施护。 1.饮食停滞型

常有有饮食不节或不洁史,症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心厌食,或食谷不化、吐后痛减,或

中医对胃痛怎样辨证分型

中医对胃痛怎样辨证分型?发布时间:2010-12—716:32:351、湿热互结证胃臆疼痛灼热,脘腹胀闷,恶心,干呕,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肠鸣漉漉,便溏或便秘。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候分析:湿热内结,气机不畅,故见胃脘疼痛灼热,脘腹胀闷;胃气上逆则感恶心,干呕;湿热内盛,津不上承,故有渴不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ui376gl25kaxd91bwp423gj8gjlb00ky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