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Ⅱ第一、二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些年,考古学家在江西吊桶环发现距今(2019年)9000?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距今(2019年)10000年前的稻谷化石。这些考古发现可以说明我国

A. 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 古代农业起源较早 C. 先民定居生活历史悠久 D. 是世界农业发源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考古学家在江西吊桶环发现距今(2019年)9000?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距今(2019年)10000年前的稻谷化石。”可知,这表明我国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农业生产了,说明我国古代农业起源较早。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世界其他地区的水稻种植情况,无法得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稻种植情况,并未体现先民定居情况;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 1 -

2.明朝邝瑶的《耖田》诗载:“耙过还需耖一番,田中泥土要均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不匀时插也难。”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是 A. 精耕细作 B. 铁犁牛耕 C. 因地制宜 D. 集体劳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耙过还需耖一番,田中泥土要均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不匀时插也难。”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征。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铁犁牛耕、因地制宜和集体劳作。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战国时期,韩非子认为“夫陈善田利宅,所以厉战士也”,即战士在战争中立功就要用好的田宅来奖赏。韩非子的这一主张 A. 说明当时土地兼并较严重 B. 促使井田制开始走向瓦解 C.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战士在战争中立功就要用好的田宅来奖赏”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新兴军功地主阶级的兴起,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战国时期尚未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B选项错误,井田制在此之前已经开始走向瓦解,韩非子的主张只是顺应了井田制瓦解的趋势;C选项错误,这一主张是奖励战士建功立业,与农民生产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 2 -

4.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经过了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现象十分严重。公元4奶85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在土广民稀之处,官府可以把土地借给百姓耕种;地狭之处,可让百姓迁徙到地广之处,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准“避劳就逸”。据此可知,北魏政府

A. 已认识到人地矛盾突出 B. 积极推广传播农耕经验 C. 意

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D. 赞许百姓自发开垦荒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府将荒芜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其目的是恢复发展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招徕流民恢复被破坏的农业生产,人地矛盾并不突出;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积极推广传播农耕经验;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百姓自发开垦荒地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下面是唐朝不同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表。据此表可知,唐朝 时期 前期(618?714年) 中期(715?850年) 后期(851?907年)

A. 农田水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B. 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C. 农业生产格局日益发生变化 D. 农业生产专业化加强

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分布 黄河中下游共46项,南方地区共19项 江淮地区的淮南道和江南道共25项 北方共5项,江南道共19项 - 3 -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唐朝北方农田水利工程数量不断下降,而南方的数量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利工程数量的变化,与技术水平无关;B选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学校教育兴旺发达,尤其是东南地区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说明 A. 政治中心已迁移至南方 B. 封建国家政府忽视北方教育 C.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之后,南方的教育发达,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所以南方的教育相对发达,说明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宋代之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B选项错误,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南方的经济发展有关,并非是由政府政策所导致的;C选项错误,南方教育发达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盐铁官营”政策,把盐和铁两样生活必需品纳入国家垄断经营的名录。该政策

A. 妨碍了传统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 促进了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C. 可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 4 -

D. 激化了官府与匠户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盐铁官营”政策将盐和铁两样生活必需品纳入国家垄断经营的名录。增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利于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营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营手工业,并未与农业紧密结合;D选项错误,该政策与官府和匠户之间的矛盾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1965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荥阳发现汉代冶铁遗址,该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同时期的冶铁遗址,1万平方米以上即已足称可观。据此可推知,汉代

A. 冶铁业采用炒钢技术 B. 冶铁业规模宏大 C. 私人冶铁业遭到禁止 D. 河南是冶铁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代冶铁遗址面积广阔,体现了冶铁业规模宏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汉代冶铁业采用的技术;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私人冶铁业遭到禁止;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河南是汉代冶铁中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据史书记载,清代前期汉口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除了食盐仍为大宗贩运商品外,山陕的木材、皮毛,江汉平原的棉花、布匹,湖南、鄂南的茶叶、粮食等,都经由长江和汉水汇集汉口。这反映出当时 A. 国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 南方交通比北方更便捷 C.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 5 -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Ⅱ第一、二单元。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tdo09fxv9pugm7qnnb9acj39qq6000eg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