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在教学中,要时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把“精英教育”价值观转变为“全民教育”;把“单一文化教育”转变为“多元化的教育”;把“升学谋职教育”转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等。那么,作为音乐教师,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呢? 一、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
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音乐教育是一个人基本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智能;丰富生活,增进健康;开发右脑,培养创新等作用。了解了音乐教
育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才能用这种理念,进一步指导自己的音乐教学。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一种“人本思想”。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把教学时间放到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上来,在活动中了解、影响、激励、鼓舞学生,营造一种接纳、支持和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2.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观
转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
第 1 页
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和谐与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懂得尊重学生,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这也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的一个优良传统。
3.要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
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繁和民主平等师生观的建立,教师的权威地位势必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挑战,教师应学会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这种权威来自于教师谦虚进取的精神特质、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人格魅力。
二、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进行的,在教学中,要以教师良好的音乐教学基本功和高尚的师德为基础。因此,音乐教师还要进一步提升以下素养: 1.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养
吹、拉、弹、唱、跳,是一位音乐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在中小学,现今将乐器引入了课堂,最基本的简单乐器有竖笛、口琴、口风琴等,这些乐器简单易学,只要我们稍下功夫就会掌握,在课堂上将这些简单乐器教给学生,在教学中适时应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这些乐器的同时,不但在音高、音准、节奏等方面能很好掌握,而且对音乐的理解、兴趣爱好、音乐技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熏陶,使音乐素质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不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标准优美的范
第 2 页
唱、弹奏、舞蹈示范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另外,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动作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功不可没。
2.要对学生充满深厚情感和永不放弃的信心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是心和心的交流。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师生之间有了爱和信任,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爱,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对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要经常关注,多帮助他们,多表扬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充满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一大宝贵的财富。 3.良好的道德修养
音乐教师也和其他教师一样,不但教书,也要育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固然很重要,但他们的道德素质更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在学生的注视之下,对学生的言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言语上要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多与学生交流,多给学生以帮助。这样学生才能亲近你,你所教的课程才能被学生喜欢,否则,你整天忙忙碌碌却无功而返。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那么教师上课也不能迟到,要求学生上课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那么教师也要同样,不接听手机电话等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