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一名技术负责人的分享--献初学者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分享--献初学者

王存帅

从19年开年到现在,在项目上从事技术负责人这个岗位已有年余的时间,从刚开始的紧张不安,到现在心里绷着的弦还是不敢有丝毫松弛,虽然知识是越积累越多,但懂得越多才发现自己懂得太少,更得加倍的去拓展、去沉淀,就像看似能伸手可触,但在伸手的过程中才明白其遥不可及,从而这份工作越做越发心惊胆战,越做越得小心翼翼。今日提笔写下的这个题目,相对整个领域只是一个点,但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却很大,我想只能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作一个探讨,也是对自己的工作一个总结,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

刚到项目时合作单位已经做好了场平工作,其它的工序还没进场施工,我想这个时候自己应该多熟悉图纸,于是便加班加点的看图,恨不得尽快背下来,其他事情也就没多在意,也不知道怎么去在意。大概在五月份的样子,事业二部到项目上检查进展情况,在检查到现场东侧地下室时,科质部刘数问道,项目部有地下室边坡的施工和支护方案及交底吗,我顿时蒙了一下,想解释道这是项目部还没进场就形成了,甲方也没提供专业单位的支护方案诸如此类的原因,但又觉得苍白无力,因为重点不是没有,可怕的是自己压根没想到这个问题,刘数又说道,你真是胆子大,就不怕出事情吗,我心想这哪是胆子大,自嘲道还真是无知者无畏。随后就赶紧把需要做的方案和交底清单拟出来,按照重要程度划分好时间顺序,这才发现,其实已经有好些方案应该提前准备了,而不是等着进场了才慌忙地去做,甚至开始施工

了还在补,这也导致了开始近两个月的时间技术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本来前期的管理人员就少,再加上没抓住重点,形成了一个不良循环。这是我学到的第一点,方案和交底先行,这句话我们随时挂在嘴边,但真正实地操作时往往会忽略一些点,这也是意识需要加强的问题,方案和交底,我想这是一名技术工作者首先要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按图施工是本职工作里十分重要的一项,但是“图”与“图”之间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图”是我们最开始拿到的设计施工图,第二个“图”是经过优化、深化后的设计施工图。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施工图,经过多方审查后,无可厚非是有权威性的,但我们知道,现在拿到我们施工单位手里的设计施工图,也不少是有失合理性的,甚至有的可谓漏洞百出,这往往要耗用我们施工单位大量的人力去找出这些疑问和矛盾,但现在我们在找的过程中,很多是基于已经接受了其权威性,把它当作是个神圣而不可更改的东西,再去找缺点,找出来的东西大多是这个作法不明确、结构图和建筑图矛盾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而没有花心思去找它的弱点,去优化它的施工工艺,去深化它的设计内容,让优化、深化后的设计施工图在合规合理的情况下,偏向于我们的整体利益。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思想也是如此,还有点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地坚定,第一次项目经理找到我把钢结构连廊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优化成组合楼板,这会节约一大笔费用,同时也能加快进度,说实话心里是有点抵触的,为什么不按图施工,还要耗费精力去和各方联系,也不一定能成功。后面我们把这个优化谈成功了,跟着对大门结构形式的优化、建筑用材的优

化、装饰装修作法的优化等等,经过这一过程我才发现,其实项目上的技术工作者不是没有能力去发现这些优化内容,而是一怕麻烦,因为这需要与多方进行沟通、博弈,要让对方欣然地认为你们是站在同一角度在看这个问题,这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二不自信,很多时候我们找出了优化的内容,但总觉得其他几方是不会同意的,特别是涉及到利益的时候,然而往往你提出来大家探讨过后,这是有可行性的,因为一个人的思维并不全面;三缺乏意识,这需要理解透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几个字,需要把项目的整体利益当作本职去把控,需要从全局出发,而不单单是只考虑自身岗位,这种意识说起来很高,但我想这是一名技术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是我学到的第二点,优化、深化设计施工图,要找缺点更要找弱点。

有人说从事技术的人比较木讷,不善交际,说的不错,但也不完全正确。项目上的技术工作者在办公室的时间比较多,这是必然的,整个项目系统性的资料不周而复始地对着电脑是完不成的,这就导致到现场的时间相对就少很多了,再有一个对着电脑工作了两三个小时,你让他接着去现场,他可能休息一下刷刷手机,屁股就离不开凳子了,就如同一个跑了现场两三个小时回来,你让他接着做点文字上的东西,他可能休息一下喝喝水,一上午就过去了,这是人的惰性。然而项目上的技术工作者不到现场是不行的,一味的闭门造车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之前谈到的优化、深化设计施工图,不是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规划一个类似海市蜃楼般的东西,只有深入实地才能得到最优的结果,也只有深入实地才能想到更多的优化内容,还有项目上的科

技创新工作,不是几个人坐在办公室翻来覆去的看图纸、浏览网站这么容易做好的,只有多去现场观察、了解,可能你看一个工人绑扎钢筋半个小时,比你在办公室绞尽脑汁地想两天更能激发灵感。还有,项目上的一些技术工作者要么不去现场,要么去现场就是走马观花、“趾高气昂”,这也导致很多的技术管理落不到现场去,很多时候技术工作者在现场提出的问题得到的只是敷衍的结果,甚至连敷衍都没有,因为连不少的分包管理人员都只认识你这个岗位,不认识你这个人,更别说那些工人,连你这个岗位他们有可能都不清楚,久而久之,你也不愿意多去现场,因为只会碰一鼻子灰,而他们也只会觉得你是站在河岸上干吼的人,这就让办公室和现场中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理论和实际始终联系不到一起。这是我学到的第三点,技术工作者要多去现场,去现场切忌居高临下。

言到于此,先分享这三点,当然我说的只是自己观察到的,并不全面,若皆是糟粕望海涵,若有三两句能引起共鸣,愿与诸君共勉。

一名技术负责人的分享--献初学者

分享--献初学者王存帅从19年开年到现在,在项目上从事技术负责人这个岗位已有年余的时间,从刚开始的紧张不安,到现在心里绷着的弦还是不敢有丝毫松弛,虽然知识是越积累越多,但懂得越多才发现自己懂得太少,更得加倍的去拓展、去沉淀,就像看似能伸手可触,但在伸手的过程中才明白其遥不可及,从而这份工作越做越发心惊胆战,越做越得小心翼翼。今日提笔写下的这个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qa18aoyx57eja0pqkz5136q5t3m0006w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