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8讲城市化学案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8讲 城市化

一、选择题

(2017·高考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C.2007年

B.2005年 D.2011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第1题,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中,自行车消耗能源最低,属于“绿色出行”;与小汽车相比,公共交通载客量大,人均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对较少;由图可知,2011年之后,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占比迅速上升,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占比也有所上升,选择小汽车出行的占比迅速下降,这表明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了明显影响。第2题,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地域范围受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城市服务功能主要受城市等级、规模影响。

答案:1.D 2.B

(2019·武汉调研)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 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3~4题。

城市人口规模 >100万的大城市 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 10万~50万的小城市 <10万的乡镇 个数 4 10 70 13 500 1

3.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 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 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

4.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 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解析:第3题,图示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 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小城镇。第4题,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答案:3.C 4.D

(2019·鹰潭一模)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5~6题。

市级 区级 综合 现状 3.40 1.86 2.21 圈层增长模式 3.50 1.95 2.33 双城增长模式 3.31 1.84 2.21 新城增长模式 6.17 1.87 2.94

5.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

2

A.现状 C.双城增长模式

6.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B.圈层增长模式 D.新城增长模式

A.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B.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C.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规模 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解析:第5题,表中数据显示双城增长模式出行距离最短,则消耗的能源最少,排放的碳也最少,故C正确。第6题,图示双城模式中两个城市范围相当,中心城市均为市级服务中心,说明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则A正确。

答案:5.C 6.A

(2019·安徽江淮十校模拟)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地域结构变化深受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导致地价惊人增长,住宅建设向外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持续下跌,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中心区人口增加。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加剧了东京都市圈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京都市圈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郊区环境恶化 C.郊区地价上涨

B.中心区交通便捷 D.中心区房价适中

8.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势头减弱是因为( ) A.人口少子化 C.收入减少

B.人口老龄化 D.土地供应紧张

解析:第7题,泡沫经济崩溃后,东京都市圈中心区地价开始回落,由此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建设,带动了诸多价格适中的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供给,这些新增的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吸引了不同人群的迁入。第8题,由于日本人口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由此出现的人口少子化现象导致家庭户均人口数持续减少,所以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的势头减弱。

答案:7.D 8.A

(2019·郑州模拟)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9~11题。

3

9.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C.交通

B.资源 D.政治

10.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A.服务门槛 C.服务等级

B.服务种类 D.服务范围

11.“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 C.产业协作

B.规模结构 D.城市化进程

解析:第9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第10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11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

答案:9.D 10.D 11.B 二、综合题

12.(2019·邯郸馆陶一中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甲)。

4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乙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 (2)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1)读材料及图甲、图乙可知,改革开放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2)从环境污染、资源、生态、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3)从城市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

答案:(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

(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任答3点即可)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运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

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8讲城市化学案解析版

第18讲城市化一、选择题(2017·高考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C.2007年B.2005年D.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iy90otox9da6a52gje3fmdy9ul8q00gh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