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民间艺术
(上)
武汉的民间艺术,不仅有特色鲜明的地方曲艺,还有一批手工艺术品。武汉拥有京剧、汉剧、楚剧、歌舞剧、话剧、杂技、说唱、交响乐、儿艺等九个专业艺术团体。汉剧、楚剧是“楚风汉韵”的武汉地方戏曲剧种,杂技是武汉最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曾任第一至五届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夏菊花女士即出自武汉杂技团,武汉国际杂技节已成为世界杂技的“东方赛场”。汉锣、汉绣、武汉绢花、黄陂泥塑,都是海内外闻名的民间手工艺术品。
汉 剧
汉剧是湖北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约有200余年历史,俗称“二黄”,又叫“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成“汉剧”。
(图:吴天保演汉剧《哭祖庙》)
汉剧的主要声腔为“西皮”、“二黄”。“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主要由汉调艺人创造发展,并与“西皮”合奏,开创出以西皮、二黄为主的“皮黄”声腔风格。汉剧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即在天、沔、夏口一带兴起,科班迭起,名角辈出,并依流行地区划分为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个路子。直到清末,汉剧才发展形成十大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
民国初年,汉剧人才济济.剧目增多,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十大行当都有拔尖的角儿,而且不是一两个。如“一末”余洪元,“二净”朱洪寿,“三生”吴天保,“四旦”李彩云、邓云凤,“五丑”李春森,“六外”周天栋,“七小”李四立,“八贴”董瑶阶、陈伯华,“九夫”陈凤钦,“十杂”严炳奎。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兴汉图》、《哭祖庙》、《打鼓骂曹》、《摘花戏主》、《打花鼓》等,还合力演出连合本子戏《封神榜》,令人叫绝。
历史上汉剧曾有上千个传统剧目,现存剧目仍有660多个。汉剧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余洪元、董瑶阶、吴天保、陈伯华等一批著名汉剧艺术家。
楚 剧
楚剧,原名花鼓戏,又称西路花鼓,即黄孝花鼓,1926年改名“楚剧”。约有百余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武汉地区及其附近。
楚剧是在融合黄陂、孝感一带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哦
呵腔”的基础上,吸引其他戏剧程式及舞台表演技巧而形成的剧种。从它萌芽之始,即被人们视为“淫戏”。受尽官僚地主豪绅摧残。当时地方恶势力勾结官府强加给花鼓戏许多罪名,用下令禁演、捕捉艺人、焚毁戏箱等手段予以打击,使花鼓戏受到极大损害。
1920年进入汉口后,受到汉剧、京剧的影响,逐步发展提高。926年在汉口“血花世界”(即新市场)三楼开辟剧场专演花鼓戏,并正式定名为“楚剧”。从此,楚剧成为湖北新兴的剧种,受到武汉地区观众的喜爱。
(图:沈云陔演楚剧)
建国后,楚剧在音乐上有所革新,丰富板式,发展“小调”,吸收“高腔”,形成以“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早期剧目多反映大众百姓生活,深受民众喜爱,常常是一唱百和。
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葛麻》、《百日缘》、《泼粥》、《狱卒平冤》及现代戏《双教子》、《追报表》等影响较大。楚剧在发展过
程中,先后产生沈云陔、关啸彬、高月楼等著名楚剧艺术家。
杂 技
杂技百戏在武汉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杂耍表演一直在民间极为活跃,不少杂技艺班曾活跃在汉皋城乡。当年天沔、荆襄的杂耍技人在农闲或灾后生活无着时,便到汉皋后湖一带变戏法魔术,耍猴玩鼠。他们掷棒击鼓,边唱边舞“三棒鼓”,曰:“来到后湖堤,演一台好把戏,翻杠子,耍手技,还有登云梯……”
自20世纪30年起,在汉口民众乐园杂技厅内,几乎天天都有专场的杂技表演。清道光年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有描述:“近来耍戏更新鲜,教法能将畜类传,猴子狗熊玩棍棒,省儿老鼠打秋千…”。 建国初期,武汉创立专业杂技团体。50多年来,武汉杂技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中国几大杂技名团之一,艺术特色明显,技艺实力雄厚,在海内外事有盛名。
武汉杂技团继承中国传统杂技艺术,先后发展与创新了《顶碗》、《跳板》、《车技》、《转碟》、《飞车顶竿》、《椅子造型》、《蹦床蹬人》、《空中飞人》、《古圈技》、《驯熊猫》等一大批优秀杂技节目,为中国乃至世界杂技艺术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武汉杂技团足迹遍及全国,还先后80余次赴五大洲14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
(图:“顶碗皇后”夏菊花)
武汉杂技团曾涌现出“顶碗皇后”夏菊花等一批享誉国际杂技赛场的杂技艺术家与著名杂技演员,许多优秀节目在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在国内外占有重要一席。20世纪50年代末,夏菊花把顶碗与柔术相结合,创造出“顶碗脚面夹碗”的高难技巧,一举在莫斯科夺得金奖。近年来,年少的罗文洁又推出“舞碗”节目,将顶碗柔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图:武汉杂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