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之前,也就是说在少儿编程出现之前,人们所讲的编程其实是一种非常艰深的技术,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少儿编程出现了,少儿编程主要培养的是一种编程思维,与成人编程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很多成人因为种种原因觉得编程很难学,其实并非这样。
编程真的好难呀,孩子真能学会吗?
家长常问的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一个成人人都觉得编程难,小孩子恐怕更学不会吧。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编程难?是真的所有人都觉得难吗? 01没有接受过解决问题的训练
在我们这一代之前,所有人受到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考取理想的学校。每一张张考卷都是一个个堆砌起来的知识点:三角函数,解析几何,数列,函数…... 这么多知识点,很多时候都是死记硬背,或者说的更高级一点,理解它们。
即便是强调思辨和分析的“文科类”,靠背诵答题模板拿分更容易,就连高分作文都要有标准的框架。
可以说我们是非常擅长理解和记忆的,套公式就是小case。
但我们熟悉的这一切,到了学编程这里,统统都不奏效了。所以我们觉得很难。
要知道编程的核心,不是编程,不是语法,甚至不是算法或数据结构本身,恰恰是如何分解问题——发现规律建立解决问题模型,映射到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上,根据算法写程序实现。
而在我们接受的应试教育中缺乏的恰恰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举个例子:我想喝咖啡,那我可以请求你:“可以帮我倒杯咖啡吗?”
但这句话如果想让电脑听懂,我得先告诉它哪个是“杯子”、哪个是“咖啡”、什么是“倒”,然后再告诉它怎么去倒,比如先直走5米,左转75度,左臂下放50度……
编程,是找出解决方法的能力,把现实问题转换为代码逻辑的能力。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攻克它。
02没有学过创造,创新力缺乏
因为填鸭式的教学,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是固定的,完全没法用所学的知识创造出任何东西来。
而编程则极需要创造力。
因为没有“题型”和“公式”能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化成填空,编程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是空而泛,需要根据脑子里的逻辑推断,利用所学编程语言的各项功能组织成代码,来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保持“实验者心态”,不断探索自己的想法,质疑自己的假设,从所犯错误中学习宝贵的经验,才能在编程的魔法世界中得到更多宝藏。 03没有“知识共同体”,无法深刻了解世界
学编程,往往学的也不仅仅是计算机本身,而是将各行各业,结构力学,生物细胞,光学声学……等千百万个行业,抓住它们的重点,迅速理解并且教给CPU,让它代替人类工作。 而课堂的学科则为了实现教学效益化划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仿佛每个知识只存在于真空中,与外界事物毫无关联。
这些划分限制了学生的理解,对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但其实整个世界都是相互关联、依存、影响。
而编程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缩影,我们之所以觉得难,其实是因为我们丧失了独立并深入探究知识细节的能力,而计算机是不允许我们冠以笼统的态度求知,因为计算机听不懂模棱两可的语言。
那么我们大人都觉得难的编程
孩子也觉得难吗? 当然不是!
1.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改变。
根据《2019年STEAM教育(机器人教育)行业分析报告》80%的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报素质教育课程;其中科创类(包括STEAM教育、创客教育、少儿编程教育等)受到62%的家长欢迎。
我国也不断发布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各项政策,人工智能教育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编程人才也是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重点。 2.少儿编程的学习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
孩子学习的少儿编程是根据年龄阶段进行学习的,伴随着孩子的认知水平不断进阶,绝对是孩子可以攻克的。
所以,并不是编程难,而是对于我们这部分思维固化的大人来说难。 \学以致考\和\学以致用\不一样 记忆和创造不一样 学好学科和理解世界不一样
我们家长遇到的真正难题是如何教才能发挥孩子的个性,才能长成更好的少年。
成人编程与少儿编程其实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为成年人没有经历过解决问题的训练,没有学过创造,缺乏创新力,没有知识共同体,无法深刻了解世界,所以会觉得编程非常难,而少儿编程是在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孩子们完全可以接受,并且能够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