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经营管理方案及措施
一、组织结构和团队建设 (一)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置
1、机构部门设置:在开业前第六个月准备就绪
机构拟定管理团队的组成部分及相应的人数配备,包括院长、副院长、以及护理部、医务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外联部、社工部、财务部、膳食部、质控部、后勤部,共11个部门,具体见附件所示。
2、员工招聘:在开业前第五个月开始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
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各部门的员工招聘,包括招聘会的参与,新员工入职、体检、培训及各部门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和薪资待遇的制定等。完成所有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后,制定基层员工的培训计划,各部门人员到位后,进行相关岗位培训,明确具体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内容,开展各项工作。 (1)中层人员招聘及培训计划
新设机构可由爱心老年公寓内派相应的管理人员上岗,同时对外进行招聘,以此负责整个部门的运行。中层人员的招聘要求需具有相应管理工作经验3年以上。人员招聘齐全后进行岗前培训,以机构的特点、运行、管理模式等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确保中层人员对机构的有基本的了解,再进行工作的展开。 (2)基层人员招聘及培训计划
一线医护人员来源主要为六安市卫生职业学院。通过与学校建立长期人才输送基地,学校可为机构培养大量的护理人才,加大到机构实践的力度和强大,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同时也能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成为养老护理事业的接班人。把卫校发展成为养老机构的人才定点输送基地,长期合作,使机构在入住老人不断增多的基础上,保证人员配备充足。
第一阶段:在机构运营的第一、二年,主要的护士来源为各高校的招聘及社会招聘,满足机构运营前期的人才需要,保证运营正常进行。在开业的第一年,建立与学校的合作,进行人才的储备,从各个年级中挑选出一部分有意向且表现优秀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并与学校订立协议,在各种实践及见习时优先考虑这部分学生,人数为10名;其次护理员的引进主要以周边居民为主,利用学校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达到持证上岗。第三年开始,假设入住老人达到500名,按照养老机构的标准比例进行配备人员。
第二阶段:在头三年的运营中,机构逐步步入正轨,日常运营趋于成熟,各方面的人员配置已能满足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人才储备。从第一次的人才储备中可以得出一些经验,即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可以继续借鉴。护理员方面,人力资源部可以发展家政服务公司,到六安周边县区、乡镇进行宣传和招收,最后进行培训,作为第五年入住500名老人的人才储备用。
二、各部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医护服务制度
(一)护理部管理制度
1、接待服务流程体系,包括入院-住院-出院制度
包括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收费、入院指南、护理评估制等。
2、护士、护理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护士注册管理及护理员考试制度。
3、护理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护理部工作制、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会议制、人员调配制、值班制等内容。
4、护理核心制度:主要包括分级护理护理制、护理查对制、交接班制、医嘱执行制、护理文书书写制、消毒隔离制、抢救工作制、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等内容。
5、临床护理工作制度:主要包括老人健康教育制、老人转科交接制、与老人沟通告知制。
6、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保护性约束制、压疮管理制度等。
7、临床教学、继续教育、见习、实践生管理: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制、护理人员进修学习制等内容。
(二)医务科管理制度 1、医务室工作制 2、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3、查房制
新建敬老院经营管理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