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试题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科研人员发现在小鼠新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蛋白)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此时,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后会移向两极 B.若水解微管桥网络,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 C.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 D.早期胚胎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微管桥 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中,不选用血红蛋白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不选用洋葱根尖细胞 C.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中,不选用植物材料 D.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中,不选用蝗虫的卵巢
3.为探究沙枣在不同浓度Na2SO4胁迫下的生长特性,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四组Na2SO4浓度依次为:0mmol/L、60mmol/L、120mmol/L、180mmol/L),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净光合速率 组别 对照组 低浓度组 中浓度组 高浓度组 -2-1气孔导度 2-2-1根冠比 0.16 0.18 0.26 0.35 水分利用效率 2.8 3.5 3.6 3.7 (μmol?m?s) (mol?m?s) 17.5 14.5 13.6 13.1 0.34 0.14 0.12 0.10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根冠比是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的比值 A.净光合速率下降原因之一是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 B.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光反应所需的水分减少 C.沙枣叶绿体固定的C02来自细胞呼吸和外界的吸收 D.沙枣通过维持根的生长抑制冠生长来适应盐渍逆境
4.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褐色蜥蜴后,褐色蜊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了树上生活。研究发现经过仅仅
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据此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B.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耻 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 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古比鱼尾形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如图示,据此推测的错误是
A.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少3种、最多27种 C.圆尾鱼与扇尾鱼杂交,子—代中圆尾:扇尾:三角尾数量比可能出现2:1:1 D.让圆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它尾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重组所致
6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油茶芽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不同浓度IBA处理后愈伤(组织)比例均值 处理 浓度 0.0 0.1 IBA/(g?L) 2.0 1.0
57.70 43.83 -1愈伤比例均值/% 34.06 46.83
A.IBA是油茶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IBA对嫁接苗成活率调节有两重性 C.对照组的油茶芽苗内不含植物激素 D.愈伤比例越大,嫁接苗越容易成活 二、非选择题 29.(10分)
单基因遗传病研究过程中,常用“DNA探针”(人工合成的带有放射性或荧光物质标记的单链DNA片段)从人的基因组中“钓”出致病基因,从而进行相应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控制的疾病。
(2)“DNA探针”的制备方法之一是先分析致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其mRNA 形成DNA,进而制成探针。经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探针碱基序列是否一定相同? ,理由是 。
(3)利用上述方法,科研人员“钓”出了半乳糖血症基因和血友病基因(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调查发现,某地区半乳糖血症发病率1/6400,下图为该地区某家系遗传图谱。
①半乳糖血症遗传方式为 ,为保证发病率数据的准确,调查时应该做到 。
②图中,能够确定基因型的有 人,Ⅲ-9与该地区某正常男子结婚,生出两病均患孩子的概率为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考前模拟试题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